“现代武侠小说之父”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重要的一派,他信奉吕祖的伍柳天仙法脉,融合神话、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收录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三十余部,《紫电青霜》是其中一部。
图书 | 紫电青霜/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现代武侠小说之父”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重要的一派,他信奉吕祖的伍柳天仙法脉,融合神话、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收录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三十余部,《紫电青霜》是其中一部。 内容推荐 《紫电青霜》是一部长篇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全书共五回,约十万字。本书延续了还珠楼主以往的写作风格,是其鲜有人知的一部作品,曾在《益世报》连载,至1935年3月中断,未载完。作品文笔洒脱,人物刻画细腻,行笔颇有刚中带柔的侠客风范。本书后附还珠楼主创作年表。 目录 还珠楼主小传 第一回 画船箫鼓节应天中 客邸风尘惊逢异叟 第二回 狍鸟蛮花山光如画 星镡电锷苗女施威 第三回 猓女怀恩独身采灵草 瑶人背信两矮戏银花 第四回 病行者野烧苦竹叉 天翼儿大闹留人峒 第五回 鸟道蚕丛逢旧雨 高山流水听鸣筝 附: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年表 编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画船箫鼓节应天中 客邸风尘惊逢异叟 广西梧州,又名苍梧,地当水陆两路要冲、往来孔道,承平之世,商贾云集,百业繁盛,加以土厚水深,宜于稼穑,虽说是地介僻远,杂在蛮荒,人民倒也安居乐业,足食丰衣。 梧州的城,本是依山为郭,桂江的水,自西北来,绕着梧州西南门,汇入西江,倚山临水,不但形势雄胜,风景也非常清丽。一班退休官员、文人学士,有的山半结庐,有的临水安宅,人家白云,楼台烟雨,固然是生活闲适,起居风雅,就连那农夫牧竖、樵子渔人,当着春深陇亩、叱犊归耕、锄罢白云、渔舟唱晚的当儿,在劳力辛苦之外,随时也各享着几分清福。 在前清雍、乾年间,正是由乱返治之时,虽然人心思汉,犹未忘明,许多有志之士,还在暗中团结,伺机光复,毕竟康、雍、乾三个皇帝老儿十分聪明,知道天下虽是由马上得来,却不能再以马上治之。一方面排除异己,大兴文字之狱,对智识阶级,极尽示威惨杀之能事;一方面对于无知无识的小民,倒并不十分苛待,再加上年景丰收,人民不愁衣食,渐渐就安之若素了。这些志士,看到民气如此销沉,好不痛心疾首,枉自不避艰难辛苦,到处奔走呼号,作那万一之想。 无奈清廷方面早有防备,知道这些人志行高洁,智虑忠纯,不能以高官厚禄收买,尤其是他们都生具异禀,本领超人,行踪飘忽,极难捉摸,若令他们散在民间,必为将来满族心腹之患,便想下以毒攻毒之计。一面令许多叛明降臣严密查拿,宁可滥杀无辜,不可妄纵一人;一面又用重金收买有大本领的汉奸使为己用,一时爪牙密布,罗网高张。 那些降臣叛贼,大都是些庸懦无能、贪生怕死之辈,除了妄杀许多无辜、令人发指外,并无足虑;惟独这些汉奸,多半出身绿林盗贼,武技超群,平时就不知那些志士根底,也都有个耳闻,何况行家相遇,见面便看出形迹,他们人数既多,又仗着清廷密旨、官家护符,也不知许多英雄志士死在他们的毒手。 虽然邪正两方本领各有高低,优胜劣败,可是一方面是受着满人豢养,服食淫奢,仗着人多势众,心骄气盛,以此等等俱犯武家之忌,日子久了,功夫有退无进;一方面却身在江湖,心存汉室,含辛茹苦,卧薪尝胆,到处访求能人,拼命练习本领,功夫有进无退,每遇一个同党被害,无不倾心协力,誓死报仇,不论对方的仇人本领多大,用尽心血,早晚将仇报了才罢。 似这样循环报复,同室操戈,彼此当然互有伤亡。正的方面,固然元气大伤,仅存硕果鉴于大势已去,时不我与,只率暂时退隐山林,将匡复之志托诸后人;而邪的方面,所剩下有限几十个有本领的汉奸,纵不死于志士英雄刀剑之下,也都遭受清帝的忌视,成了功狗。虽因事涉满人忌讳,正史不载,然而民间传说、野史逸闻,斑斑可考,未必无因。 作者幼年随官,多闻异迹,兹特录供读者茶余酒后遣兴之资。若谓振衰启懦,挽救人心,多记山川,自诩博涉,则吾岂敢! 话说梧州江心里有一种船,构造非常奇特。船名叫作木篇,有的是许多根大小相同的木头,用铁练铁条,钉捆成两三丈宽、五七丈长的木排,再在上面搭起两三层楼台,加以彩漆。最讲究的,还悬有名人书刊的匾额联语,陈设家具无不清雅。也有用三只船并排打成的。一班富贵人家,到了春秋佳日,携眷约友,带了乐人,坐到木篇上面,饮酒作乐,观赏江景。尤其是五月端午,龙舟竞渡,遍江处处,画船箫鼓,金碧辉煌,随波上下,远望无殊蜃楼海市,非常美观。到了赛舟之时,更是万人空巷,齐集江边,热闹已极。 这一年恰好又是端午,十几条龙舟,一字儿排列在下流头江心以内,静候三声锣响,红旗一挥,便即开始竞渡,往上流头争先抢进。数十家木篇上面的官绅豪富,早预备下了猪羊红酒,准备犒赏。成千累万的观众,延颈企足,正在凝望的当儿,南门临江一家小酒肆中,忽然走进一个身背包裹、形容憔悴的少年。 酒肆主人姓郑,人极本分,正在独个儿看家,见有客人进来,忙即上前招呼,接了那少年包裹,递过掸子,端了脸盆,请少年先拂尘洗完了脸,落座以后,说道:“客官想是从远处来,偏赶上我们这里赛龙舟的热闹,真巧极了。如今天气还早,赛舟要午时才起头。小店两个伙计,年青人不晓事,这早晚就跑到江边去等候,我一人又忙不过来。好在他们并未走远,客官如不嫌弃,等一会,我就去将他们喊回来,给客官预备吃的。” 那少年闻言,脸上微显惊异道:“今天已是端午了么?怪不得来时,沿江如此热闹。我因要到桂平去寻一个人,约定是在端节前后,不想在路上生病,耽误些时,连日兼程赶到此间,实在力乏,略进饮食,便要去雇江船上路。我有病在身,也多吃不下,只消来两角酒、一碗热稀饭,去去风湿足矣。”P1-3 序言 还珠楼主,原名李善基,后更名李寿民;笔名还珠楼主,晚年又改笔名为李红。四川长寿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二十八日。在同胞兄弟中排行老大,在叔伯兄弟中排行老七。李家世代为官。其父元甫,进士出身,光绪年间官至苏州知府,为人清廉正直,厌恶官场肮脏黑暗而弃官归里,设馆授徒。其母周家懿,四川成都人,也是大家闺秀,知书通文。由于父母教子严厉,李寿民又聪明过人,三岁开始读书习字,五岁便能吟诗作文,七岁能写丈许长对联。九岁时更写出了五千言的《“一”字论》长文,被誉为“神童”,并获得了长寿县衙颁发的“神童”大匾,此匾高高悬挂在李家祠堂。可知李寿民具有惊人的天赋且受到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这也是他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基础。不幸十二岁丧父,家道中落,家计难以维持。其母携带李寿民及两弟、一妹,顺江而下,至苏州投奔亲友,幸得其父之门生故旧慷慨周济,勉强度日。李寿民也得以就读于著名的草桥中学(今苏州第一中学),学习成绩一直高出侪辈,名列前茅。 在此期间,李寿民坠人了初恋的情网。恋人名叫文珠,比李寿民大三岁,为邻右之女。虽非绝代佳人,却也相貌清秀,性格温柔,尤善琵琶弹奏。李寿民爱听文珠弹琵琶,文珠则爱听李寿民摆四川“龙门阵”。一来二往,两小无猜,爱苗在不知不觉中茁壮成长。然而这段恋情却只见开花而未能结果。原因在于李寿民家境贫寒,又是长子,故从二十二岁起,便不得不停止学业,为养家糊口而开始浪迹江湖。起初尚与文珠有鸿雁传书,渐至鱼沉雁杳,后才得知文珠竟然沦落到烟花柳巷。这是李寿民的终生之痛,致使他在很长时间内不作燕婉之想。据说他的小说《女侠夜明珠》,就是为纪念文珠而写的。 李寿民的首个落脚点是天津,而天津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不仅使他找到了终身伴侣,而且成为他作家生涯的起点。李寿民初到天津,经人介绍,充任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的中文秘书,因其才气横溢,中文功底深厚,深得傅作义赏识。傅作义的英文秘书为段茂澜,是留英学生,与李寿民一见如故,义结金兰。由于李寿民生性散漫,不惯军旅生活,且性格强傲,不肯唯命是从,有时甚至敢于顶撞上司,故不足一年,便拂袖而去,据说还留下一首打油诗,对傅作义冷嘲热讽。傅作义也有过人度量,一笑了之。此后李寿民的职业很不固定,做过宋哲元冀察政务委员会的秘书,天津《天风报》的编辑、记者,还为名伶尚小云写过剧本并结为金兰之契,又曾以“木鸡”(取意于典故“呆若木鸡”)和“寿七”(“寿”指长寿县,“七”指排行老七)的笔名发表短文,接着又进入天津邮政局,当了一名小职员。由于小职员的薪金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又经人介绍,兼做天津大中银行老板孙仲山公馆的家庭教师,为其子女教授国文和书法。不料这一来,却给李寿民带来了桃花运,成为他一生的一个转折点。 孙仲山是一个暴发户,他与李寿民为小同乡。当李寿民进入孙公馆时,正是孙仲山生意的鼎盛时期,其大中银行在全国十三个城市开有十三个分行,其带花园的洋房豪宅在天津英租界马场道占地达二十余亩。孙家二小姐孙经洵,比李寿民小六岁,虽貌不惊人,但温文尔雅,气度非凡,性格坚强。起初,李寿民因初恋的隐恨未消,心如止水,对孙经洵并未在意;而孙经洵乃大家闺秀,对于李寿民这个憨厚的老师,也没有一见钟情。然而不知为什么,两人之间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引力,既搅动了李寿民止水般的心境,也搅乱了孙经洵小姐矜持的芳心。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同时陷入了情网。 那时正值民国初年,社会风气虽然有所开放,但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因此他们的恋爱仍如张君瑞与崔莺莺那样,只能在暗中进行。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恋情终于被孙仲山发现。孙仲山首先以“门不当,户不对”以及“师生相恋,败坏家风”来训斥女儿,结果无效;然后又以“只要李先生与小女一刀两断,要多少钱不成问题”利诱李寿民,又遭到李寿民严词驳斥。于是孙仲山便下了个杀手锏,将李寿民炒了鱿鱼,以为如此便可斩断这对恋人的情丝。 然而爱情犹如燎原之火,是很难扑灭的。他们居然想出了一个传递情书的绝妙办法:双方将情书用橡皮膏贴在孙仲山上下班乘坐的汽车号牌后面,李寿民等孙仲山上班后到大中银行门口取信,孙经洵则在孙仲山下班回家后取信。孙仲山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专车倒成了女儿与李寿民的邮车,自己也被迫当了一回红娘。终于有一天,事情败露。孙仲山自然怒不可遏,一个耳光将女儿打倒在地。这一耳光不仅没有打消孙经洵婚姻自主的决心,反而打得她离家出走。 …… 直到抗战胜利后,社会初步安定,李寿民的稿酬也相当丰厚,才把家眷由北平接到上海,全家得以团聚。 然而正当李寿民踌躇满志的壮年时期,其创作事业也进入如火如荼的鼎盛时期,却因时局的巨变而使其创作之路走到了尽头。一向风行民间的武侠类小说,似乎突然变成了洪水猛兽,“谈武侠而色变”的气氛笼罩于九州大地,图书馆也通统将其束之高阁,禁止借阅,以至于武侠类小说完全销声匿迹。这就是李寿民的大部分小说皆被腰斩、成为断尾蜻蜓的唯一原因。这是李寿民无可弥补的遗憾,也是中国文学和中国读者无可弥补的遗憾! 李寿民的最后十来年,一度暂居苏州,旋又移居北京,都是在惶恐中度过的。他虽然没有被戴上什么政治“帽子”,并前后任上海天蟾京剧团、总政京剧团、北京京剧三团的编剧及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委员,为剧团写过不少剧本,但似乎总有一种无形的巨大压力笼罩在他的头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的数十部小说似乎都变成了深重的罪孽,他所塑造的那些人物形象更像是变成了憧憧魔影,使他挥之不去。于是他把自己的作品全部付之一炬,一本不剩。这种恐惧感和负罪感,使他犹如惊弓之鸟,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这倒帮了他一个大忙,使他在那场“放长线钓大鱼”的政治阴谋中没有上钩,保持沉默,从而侥幸成为“漏网之鱼”,逃过了一劫。然而最终还是没有逃过那“批判的武器”的致命一击。1958年6月,一篇《不许还珠楼主继续放毒》的文章,便把他打成了脑溢血,虽经抢救脱险,终造成左半身偏瘫,生活无法自理,自此辗转病榻两年有余。当他口述完历史小说《杜甫》,秘书以工整的钢笔小楷记录下杜甫“穷愁潦倒,病死舟中”那一段的描写时,李寿民对妻子说:“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第三天,即1961年2月21日,还珠楼主终于与世长辞,终年只有五十九岁,恰与一生坎坷的中国“诗圣”杜甫同寿。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李寿民虽然一生坎坷,结局凄惨,但他无愧于中华民族,无愧于古老的文明祖国。他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作了总计达一千七百万字的四十部小说,还有几十个京剧剧本。他的《蜀山剑侠传》更荣登于香港和内地两个专家组评出的两个“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之上。他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新神魔小说,为中国小说增添了一枝璀璨的奇葩。他的小说曾为一代人所着迷,并将永世流传。 裴效维 2011年12月15日于北京蜗居 后记 本次修订最重要的是补人首次发现的还珠楼主家族资料和1930年天津《益世报》上的专题报道《打倒专制家庭,力争自由之一个勇敢女性》,该文详细报道孙经洵离家出走经过。又补人1955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刊登的先生自我批判文章《一个荒诞、神怪小说制造者的自白》。另据先生三子李观洪言,先生因肺脓疡不治,逝世于北京大学附属医院,而非因并发食道癌逝世于家中。 周清霖顾臻 2015年10月16日 第9次修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紫电青霜/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还珠楼主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47209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8 |
CIP核字 | 2015297972 |
中图分类号 | I24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