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生存之道 毛乌素沙地南缘伙盘地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自清初以降,陕北边界地带拓荒增多,其土地的权属关系、伙盘地移民社会的营建过程具有“地方经验”。本项研究以移民社会的构建为切入点,复原该区域清至民国近300多年的农业生产过程,提取相应的人口和土地数据作定量表达。同时结合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描述人类需求-人类行为-人类作用的过程,寻找环境变化的驱动指标,定量表达人文作用的效应,对演变中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深刻解读和准确判断,形成综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学框架,进而构建脆弱生境地带地理过程综合研究的平台,以寻求宜于优化和改善当地生态的有效途径。 目录 绪论 节 理想与现实:选题缘起和学术史研究 第二节 核心议题:在变异的边缘地区把握历史脉络 章 伙盘地:移民社会的复原 节 历史背景——移民社会出现的先决条件 第二节 移民因素的介入——从“雁行人”到伙盘地居民 第三节 村庄化——伙盘地居民定居生活的前提 第二章 “界”的动与静 节 清至民国时期蒙陕边界舆图解析 第二节 清代伙盘地的渐次扩展和蒙陕边界的形成 第三节 地方治理与利益诉求:民国初年陕绥划界纠纷研究 第三章 土地权属与蒙边垦殖 节 清代毛乌素沙地南缘伙盘地土地权属问题研究 第二节 民、教之争:晚清民国时期毛乌素沙地南缘“赔教地”问题分析 第四章 制度政策与地方治理 节 清代垦殖政策的调整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自然环境变化 第二节 清代陕北长城沿线地方官员的环境感知和地方治理 第五章 蒙边垦殖与环境变迁 节 清代怀远县土地垦殖过程研究 第二节 清至民国定边县八里河灌区土地垦殖过程及其影响 结论 结论环境变迁和经济社会 节 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环境变迁和经济社会” 第二节 蒙陕边界地带环境变迁的人文因素分析 第三节 伙盘地村庄今昔环境 附录1 名词解释 附录2 榆林蒙语地貌地名释义表 附录3 《伊盟七旗岁入岁出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存之道 毛乌素沙地南缘伙盘地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850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09000 |
出版时间 | 2021-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942.4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