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访巴比伦(往昔的记忆又一次如梦魇般再现)/世界名家经典短篇小说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处在一个喧嚣繁华的“爵士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很多人的金钱美国梦提供了良好机会。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人们的精神空虚和传统道德的丢失,菲茨杰拉德也是经历了金钱人生的芸芸众生之一。作者通过《重访巴比伦(往昔的记忆又一次如梦魇般再现)》描述了主人公在美国梦破灭之后的心路历程,而这一历程也正是作家的人生写照。

内容推荐

《重访巴比伦(往昔的记忆又一次如梦魇般再现)》由菲茨杰拉德著,本书所选取的国外短篇小说,是对自我与生命的内在审视。人们总是在现实的生存法则中想象理想的存在状态,在忏悔中不断总结迫寻自我,最终趋向哲学的思考。

《重访巴比伦(往昔的记忆又一次如梦魇般再现)》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保罗的故事

 [美]薇拉·卡瑟尔

 刘洋译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美]海明威

 付稳译

一双长筒丝袜

 [美]凯特·肖邦

 刘洋译

美女还是老虎

 [美]弗兰克斯·托克顿

 屈帮亚译

“疯狂”哲人的生活

 [意]加斯帕罗·戈齐

 费思嘉译

肉桂色铺子

 [波兰]布鲁诺·舒尔茨

 霍翠平译

伊尔的维纳斯

 [法]梅里美

 秦璐译

一个少女的忏悔

 [法]普鲁斯特

 秦璐译

马卡尔·楚德拉

 [苏]高尔基

 侯昌丽译

饥饿的石头

 [印度]泰戈尔

 陈梦莹译

威廉·威尔逊

 [美]爱伦·坡

 吴晓晖译

重访巴比伦

 [美]菲茨杰拉德

 刘洋译

一块牛排

 [美]杰克·伦敦

 万敏琦译

试读章节

这天下午,保罗要在匹兹堡高中全体教师面前对自己的各种不端行为作出解释。一周前他已被勒令停学,而他父亲也拜访了校长办公室,坦言自己对儿子的行为感到不解。保罗温文尔雅地走进教务室,面带微笑。他的衣服略微显小,敞开的大衣领子上棕色的天鹅绒已经磨损;即便如此,他的着装仍有几分时髦。齐整的黑色活结领带上别着蛋白石饰针,扣眼里插着朵红色康乃馨。不知为何,老师们总觉得这样的装饰与一个遭遇停学的男孩应有的悔过之心不大相称。

保罗在同龄人中算得高大,他身形瘦削,耸立的双肩略显狭窄,胸膛亦不算宽。他的眼里闪烁着某种近乎狂躁的灵气,而他也总是有意为之,并加以夸张,表现在一个孩子身上这种品质则尤其令人生厌。他的瞳孔大得出奇,仿若服用阿托品上了瘾,但其中却炫动着一丝晶莹,远非药物所能给予。

校长问其为何而来,保罗不失礼貌地回答想要重回学校。这不是真话,但保罗对撒谎已习以为常;并且他发现,谎话实为战胜阻力之必需品。老师们按要求各自陈述对他的指控,且一个个忿忿不平,痛心疾首,仿佛要证明这等事件非同小可。违犯规章、目无师长是众多罪名中的两条。然而所有老师都感到,用言语几乎无法表达真正的症结所在,而这症结就植根于这孩子歇斯底里的狂妄挑衅,植根于保罗对他们的蔑视——这点老师们一清二楚,而他似乎也从未费心掩饰。一次,当他正在黑板前归纳段落大意时,英语老师走到他身边,想手把手地指导他。保罗猛然转身,将两手紧紧背在身后。女老师目瞪口呆,她既伤心又难为情,感觉不亚于挨了保罗一拳。那种侮辱是如此偶然,针对明确,让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保罗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让所有的老师——无论男女——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同样的厌恶感。一堂课上他习惯用手遮着双眼坐着;另一堂课上诵读时又总是望着窗外;换一堂课又会不停打趣老师的授课内容。

又是耸肩,又是轻浮的康乃馨,老师们感到保罗这天下午的表现已经说明了他的态度,于是都毫不留情地对他大肆讨伐,其中英语老师首当其冲。他始终微笑着站在那里,苍白的嘴唇微张,露出洁白的牙齿。(他的嘴唇不住地抽动,还习惯性地挑动眉毛以示轻蔑,教人忍无可忍。)被折磨到这种地步,比保罗大的男孩也会崩溃求饶,痛哭流涕,可他却始终把微笑挂在脸上,唯一不自在的表现只是摆弄着大衣纽扣的手指会紧张地颤抖,拿着帽子的另一只手也会偶尔痉挛。保罗总是满面微笑,不时地环顾四周,似乎感觉有人在盯着他,想从他身上窥探些秘密。这种刻意的表情与毛头小子的天真烂漫实在相去甚远,因而往往被说成不知天高地厚或者“耍小聪明”。

问询过程中,一位老师始终揪着保罗的某次无礼言论不放,校长问他用这样的言辞跟女士说话是否礼貌。保罗略微耸了耸双肩,眉毛一阵抽动。

“不知道。”他答道,“我没想礼貌,也没想不礼貌。可能我就这样,说话很随便。”

校长问他是否觉得这种说话方式还是改掉比较好。保罗咧着嘴,笑着说可能是吧。当被告知可以离开,他优雅地深鞠一躬然后退了出去。那个鞠躬仿佛是那朵气人康乃馨的翻版。

老师们陷入了绝望,绘画老师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这孩子身上的某种气质,根本没人能够理解。他随即补充道:“我觉得他不光是因为张狂才那样笑;其中仿佛隐藏着某种不安,一定是他不够强壮。我碰巧知道他生在科罗拉多,生下来几个月,他母亲就因某种慢性疾病死在那里。这孩子有点不对劲。”

观察保罗,绘画老师渐渐意识到,人们只看到他的一口白牙和故作精神的眼神。一个和煦的午后,孩子趴在画板上睡着了,老师这才惊奇地注意到,那张脸原来如此苍白,青筋暴起;他面容憔悴,眼周皱纹满布宛如老叟,甚至连睡梦中,嘴唇都在不停抽搐,并且因紧张而生硬咧开,露出两排牙齿。

离开大楼时,老师们都心怀不满,闷闷不乐。居然跟个小毛孩子一般见识,还任由这情绪化为激烈言辞冲口而出,仿佛彼此怂恿着投身一场可怖的谩骂游戏,这让所有人感到惭愧。其中一位还记得,这就像是曾见过的一只可怜的流浪猫被一群虐待狂逼得走投无路。

至于保罗,他冲下斜坡,嘴上还吹着《浮士德》中的士兵合唱曲。他不时回头张望,看自己兴致勃勃的样子有没有不幸被哪位老师瞧见。天色渐晚,当晚保罗还当班,在卡内基音乐厅当引座员,于是他决定不回家吃晚饭。

赶到音乐厅,大门还未开。外面微凉,他决定先上一趟美术馆——这个时候那里往往空无一人,有几幅拉菲利所作的明快巴黎街景,还有一两幅略带朦胧忧伤的威尼斯风景画,这些总是让他兴奋不已。他很高兴美术馆没人,只剩下一个年迈的看守。老人坐在角落里,膝盖上摊着报纸,一只眼睛戴着黑色的眼罩,另一只闭着。保罗独自占据着这方空间,自信满满地来回踱步,还吹着口哨。过了一会儿,他在里科的一幅蓝色基调画作前坐下,沉醉其中。等他回过神来再一看表,已经过了七点。他蓦然起身往楼下冲去。一路上,陈列室里的奥古斯都雕像正凝视着屋外,保罗冲他做了个鬼脸;路过楼梯间,他又朝那里的维纳斯雕像摆了个下流的手势。

等他到了引座员更衣室,有五六个孩子已经在那儿,他慌忙兴奋地换上制服。保罗就那么几件衣服还算得上合身,这件制服是其中之一。他觉得穿着挺合适——尽管他知道,笔挺紧绷的制服会凸显他狭窄的胸膛,他对此格外在意。换制服的时候,保罗总是很兴奋;乐器室里传来弦乐调音和小号试吹的调子,保罗也一路随着哼唱。不过今晚他貌似兴奋过了头,不停地戏弄其他孩子,直到大伙说他疯了,把他按倒在地并坐在他身上。

但他凭借自制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冲到音乐厅前面,引领早来的听众就坐。保罗是模范引座员,总是温文尔雅,面带微笑地在过道跑来跑去。他总是不辞辛劳,替听众捎信、拿节目单,仿佛这是他最大的乐事。他所负责区域的听众也都认为这是个可爱的男孩儿,觉得他会记得他们,敬仰他们。随着坐席渐满,保罗越发来了精神,面颊和双唇也有了血色,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招待会,而保罗正是盛会的主人。正当各位演奏者上台就坐时,他的英语老师拿着预留座位卡走过来。整个演出季,那几个座位都被一位制造业巨头包下。把票递给保罗时,老师的脸上流露出几许尴尬,还有一丝傲慢,随即她便感到这傲慢的愚蠢。保罗先是一惊,一股赶她出去的冲动随之而来。她有什么资格上这儿来,与这些名流丽色为伍?上下打量一番之后,保罗断定她着装不够得体,这副打扮坐在池座无疑是丢人现眼。为她放下座位时,保罗想,人家送她票可能也就是出于好心,她比自己高贵不到哪儿去。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访巴比伦(往昔的记忆又一次如梦魇般再现)/世界名家经典短篇小说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菲茨杰拉德
译者 刘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70950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2014064287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