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德国高等教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德国高等教育》是《看世界·强国教育》丛书中的一册。该丛书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欧盟、日本、加拿大 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12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希望以外交官视角和研究视角向国内读者详细介绍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情况。本书主编陈正副教授是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博士毕业,曾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二等秘书,对德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非常熟悉,而且研究颇深。在他的动员下,一批熟悉德国高等教育的外交官和知名学者,如北京大学陈洪捷教授等,从政策措施、科教体制、育人模式、特色办学维度,全面而深刻地介绍了德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对国内读者全面了解德国高等教育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政策举措篇、科教体制篇、育人模式篇和特色办学篇,主要涉及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等部分。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68年。成立于1810年的柏林洪堡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近年来,德国政府推出的旨在促进德国大学很好科研及学术创新的“精英大学”计划,是提升德国大学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德国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次突破。精英大学计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现已进行了两轮的建设。分析对比德国精英大学计划的建设过程及经验教训,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职业教育方面,德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双元制”职业教育以职业行动能力(职业胜任能力)为导向,以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立足企业劳动实践过程,企业和学校密切配合,为“德国制造”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被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近期新OECD研究报告高度肯定德国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作用。职业教育特别是“双元制”职教模式和理念受到欧盟和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的重视。 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外,德国大量引入“结构化”模式,为博士生设立了跨学科、跨机构和跨国界的研究平台,以增进师生交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培养博士生毕业后应对更广阔就业市场需求的综合技能。传统”师徒制”模式和”结构化”模式相互补充,构成德国多元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不单纯以分数取人,注重全面考察,尤其注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选修课程非常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的需要进行选择;对博 目录 政策举措篇 德国精英大学计划:特点与特色 德国资格框架构建:策略与启示 人工智能时代:德国高等教育应对举措 科教体制篇 德国高等教育和研究体系概览 趋同与特色: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应用型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传统、特色与创新发展 育人模式篇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学徒制:产教协同育人的德国模式 “增量”改革:德国强化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新举措 德国高校跨文化教育历史溯源、实践路径与现实启示 特色办学篇 跨学科与实践性:德国劳动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探析 德国学习工厂产教融合的特点及启示 行业自律:德国行会与教育规范建设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德国高等教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36006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25000 |
出版时间 | 2023-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9.51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