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淞沪大会战(1937)/话说中国抗战史
内容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抗战史》是一套完整记录中国抗战史的鸿篇巨著。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叙述这段历史,意在对中国抗战历史的沉痛缅怀和深刻解读。

徐志耕所著的《淞沪大会战(1937)》全景式地再现了1937年8月13日开始历时3个月的上海战场的烽火硝烟,用理性思考审视历史原貌。本书以全景白描手法配以清晰真实的老照片,带领读者一起走进封存已久的历史档案。

内容推荐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

《淞沪大会战(1937)》以中日上海战场为圭线,以国际外交斗争为背景,展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万众一心的凛然正气,描写了从统帅部的高级将领到各界民众的抗日救亡活动。一触即发的虹桥事件,寸土必争的“血肉磨坊”,姚子青营宝山悲歌,八百壮士威名四行;大场撤退,杨行喋血,闸北大火,直至孤岛沦陷。既有枪林弹雨的浴血厮拼,又有秘密战线的除奸暗杀;还有赤胆忠心的悲壮英烈和名扬四海的慷慨义举。

《淞沪大会战(1937)》作者徐志耕采访当年官兵,踏看战场地形,查阅原始档案,以翔实的史料和文学笔法。全景式地再现了1937年8月13日开始历时3个月的上海战场的烽火硝烟,气势恢宏,场面雄奇,为历史留下了一部关于淞沪抗战的真实记录。

目录

第一章 一声枪响,揭开了中国抗战的序幕[1]

 1.一触即发[2]

 2.风驰电掣[6]

 3.沪宁急电[9]

 4.剑拔弩张[11]

 5.计谋和阴谋[13]

 6.调兵遣将[17]

第二章 攻击!攻击!攻击![25]

 1.横扫千军[26]

 2.碧空扬威[28]

 3.寸土必争[32]

 4.弓与箭[36]

 5.长天大捷[40]

 6.众矢之的[44]

 7.铁拳行动[48]

 8.烈火尖刀[54]

第三章 日本到上海是三天,贵州到上海走了三十七天[59]

 1.旧地故友[60]

 2.推波助澜[66]

 3.急如星火[71]

 4.大本营[74]

 5.百川归海[77]

第四章 向全国的所有爱国军队和爱国同胞致以

 革命的敬礼[85]

 1.誓师出征[86]

 2.豪气长歌[90]

 3.血雨江阴[95]

 4.铁军神炮[99]

第五章 从优势进攻到弱势防御[107]

 1.全线登陆[108]

 2.吴淞失守[112]

 3.宝山青史[118]

 4.分割包围[122]

第六章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129]

 1.铁的后盾[130]

 2.捧出你的心[136]

 3.血色红十字[145]

 4.巾帼风采[154]

 5.患难相依[161]

第七章 艰难的苦守,一寸山河一寸血[169]

 1.血肉磨坊(一)[170]

 2.血肉磨坊(二)[174]

 3.血肉磨坊(三)[178]

 4.血肉磨坊(四)[185

第八章 最后的拼搏[191]

 1.先下手为强[192]

 2.多路突击[198]

 3.以守为攻[203]

第九章 “兴登堡”防线在哪里[209]

 1.大场失陷[210]

 2.壮士浩歌[214]

 3.最后的防线[224]

 4.肉弹攻击[230]

 5.腹背受敌[235]

 6.哀兵悲民[241]

后记[253]

试读章节

一触即发

由南而北的淞沪铁路以江湾为中心。东江湾路1号面对四川北路的拐弯处,像军舰状般地横卧着一幢四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大楼。椭圆的外形和粗壮的门柱以及粗线条式的建筑风格,显示出大和民族的骄横和强壮。这幢建于1924年占地6 130平方米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的重要据点和指挥部。

这幢军舰状大楼背后,淞沪铁路逶迤而过。这里是虹口地区的繁华地段,也是公共租界和华界的边缘地区,横浜路、宝山路、宝兴路和四川北路在这里交会。相距不远的北面,是松柏苍翠的虹口公园。宝山路上狭窄而平坦的八字桥,因引发了1932年19路军的“一·二八”抵抗和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而闻名。

和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1937年“八一三”的淞沪抗战是日本侵略军的故伎重演,也是贫弱而坚毅的中华民族又一次悲壮的呐喊。

这一天是星期五,8月的太阳像火球在天空燃烧。

住在法租界的姜豪,一吃完早饭就急匆匆地赶往西藏路三马路的一条里弄。里弄里有一幢二层的老式楼房,这里是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秘书处的办公室。秘书长叫陶百川,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执行委员。小个子的姜豪那年29岁,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监察委员,又兼市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的书记。“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上海市的工人、妇女、青年和学生纷纷成立各行各业的群众救亡组织。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领导的500多个半公开的秘密组织全是合法的社会团体,他们得到市党部的许可证,又经过社会局的登记。救亡团体的目的大都是支援华北的抗日运动。1937年的夏季,上海的抗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

姜豪刚刚从庐山参加暑期军官训练回来。蒋介石亲任训练团团长,陈诚任教育长,下设30个中队,每个中队150人,人人都是雄赳赳的一身戎装。中队长由师长担任,原定三个星期的训练课目,结果两个星期就结束了。

原因是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7月4日训练团开学,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姜豪是以上海市新生活运动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参加蒋介石7月17日召集的庐山谈话会的。行政院长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发表了意见,他说:“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占领,那么我们五百年的古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

姜豪记得十分真切,蒋介石说到这里的时候提高了嗓音:“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士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聆听了这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姜豪的心中既激动又紧张。他是上海人,老家在上海北郊的宝山。自从5年前日军挑起“一·二八”事变,19路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就失去了在上海驻军的权利。眼见野心勃勃的日本兵又点燃了华北的战火,毕业于上海交大的姜豪怒火填膺。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个秀才,后来到宋庆龄家当家庭教师。大战在即,复仇的炮火可以扬中国人的民族正气,但两军交战,&NR该蒙受多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这时,有人送来了早晨出版的报纸,姜豪接过报纸,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火药味。《本市新闻》栏的头条消息是《日军舰兵靡集本埠形势严重》。及便衣队,在横浜河以东及青云桥开始活动,并在今晨3时余,曾开三四枪挑衅,但我方沉着镇静,不予理睬。今晨2时后,记者驱车往公共租界与闸北交界处作最后巡视,但见凡通华界之各铁栅门,均已紧闭,每处均有武装万国商团警卫把守。遥视闸北方向,马路电灯,虽仍如昔日光亮,但路上空无一人,状至凄凉,无形中已入战时状态矣。

密密麻麻的铅字报道的都是临战前的紧张气氛。吴淞、闸北、江湾一带的居民,纷纷携带箱笼争向租界区域搬迁,汽车、人力车被雇一空。昨晚10时左右,日方军队纷纷出动,并有多名日军间谍,混入我交通要道以及公共场所刺探消息。公共租界中的店铺多已提前关门,有轨电车9点45分时都已进厂,只有往来于北四川路、靶子路、静安寺之间及外洋泾桥、静安寺间的一、二路电车维持运行。英国、美国、法国都已准备增兵来沪,法国400名陆军昨夜已从安南到沪,另400名下周可到。英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分别由香港和菲律宾出发。公共租界的万国商团和法租界的白俄商团,昨夜也已出动,布防租界边境道口,租界巡捕也全体出动,维持区内治安。

还有,在上海的江海各轮,已全数离沪。自本日起,上海的华商轮船公司,不论国营、民航,各航线的正班轮船,已完全停航。京沪铁路线的客车,昨日也已停驶。

每一则标题都令人担忧,《俞市长发表重要谈话,日派大批军舰到沪殊深遗憾,深盼市民镇静尽国民之职责》、《共同委员会昨开会应日方之请竟要求我方撤兵,俞市长严正驳斥,会议无结果》……

与《申报》和《新闻报》成为上海三足鼎立的《时报》,在8月13日的报纸封面上,加印了两个血一样的大字:难关。

就在姜豪翻阅当天报纸的时候,苏州河北的宝山路上,日本海军陆战队首先向中国军队扫射,这是1937年8月13日上午9时15分。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淞沪大会战(1937)/话说中国抗战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志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1096173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6.93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240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1: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