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家全集》对每一位在美术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名画家生平和艺术风格都有详细解说,并选出其代表作品多幅及自画像照片,多彩缤纷的名画图像一一呈现读者眼前,有如亲临百位名家美术馆。
本书的主人公是美国波普艺术大师罗伊·利希滕斯坦。在20世纪中叶,抽象表现绘画盛极一时之际,他和纽约年轻一代画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绘画——波普艺术,在60年代一举成名,成为足与欧洲绘画体系一别苗头的新美国艺术,甚至许多曾受美国商业影响的域外文化,亦感受他作品的震撼力。
图书 | 利希滕斯坦/今日美术馆书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世界名画家全集》对每一位在美术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名画家生平和艺术风格都有详细解说,并选出其代表作品多幅及自画像照片,多彩缤纷的名画图像一一呈现读者眼前,有如亲临百位名家美术馆。 本书的主人公是美国波普艺术大师罗伊·利希滕斯坦。在20世纪中叶,抽象表现绘画盛极一时之际,他和纽约年轻一代画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绘画——波普艺术,在60年代一举成名,成为足与欧洲绘画体系一别苗头的新美国艺术,甚至许多曾受美国商业影响的域外文化,亦感受他作品的震撼力。 内容推荐 美国波普艺术大师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被艺术学界肯定为创造了纯粹的美国新绘画。在20世纪中叶,抽象表现绘画盛极一时之际,他和纽约年轻一代画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绘画——波普艺术,在60年代一举成名,成为足与欧洲绘画体系一别苗头的新美国艺术,甚至许多曾受美国商业影响的域外文化,亦感受他作品的震撼力。 利希滕斯坦的绘画或雕刻作品,引用自漫画、日用品、广告以及一些美术史上名画家的作品造型,转化成他自己独创的技法与创作风格。 他不断改变风格,晚年还尝试创作中国式网点山水画,追求东方绘画中闲静安宁的气息。 目录 波普艺术的超级明星——利希滕斯坦的生涯与艺术 以毕加索为学习对象 合曼的闪光教学法 为广告寻求艺术的规范 波普艺术与连环画 商业艺术与黑白画 画坛贵人的相助 变化多端的斑点画 赋予新藐的模仿画 欧洲艺术史家的评价 录影碟的适时推出 伯莱得就是利希滕斯坦? 大画家的小人书 引以自傲的笔法画 留名画史的大壁画 独树一帜的室内画 中国式的山水画 结语 利希滕斯坦年谱 试读章节 舍曼的闪光教学法 纽约艺术学生联盟的马什,是利希滕斯坦的第一位正式绘画老师。师生关系,通常是可能有影响,或是对抗影响。马什反抗抽象式的欧洲艺术,尤其是立体派与未来派,比较喜欢充满色彩与活力的市区景致,像是游乐场、公园、海滩,或是地下铁。这些都是马什渴望的主题。由于双方接触时间很少,因而对利希滕斯坦影响不大。 舍曼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老师,为利希滕斯坦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与经验。舍曼教学采用“闪光室”法(flash room)。在一间很黑的教室,将很多影像在荧幕上瞬间显示,然后消失,学生要很快地画下自己所能看到的东西。 最初的影像都很简单,渐渐地变得复杂而多变化。最后发现,实物悬挂在天花板,有时候老师同时用上三架投影机,一方面得到多层的认识,同时也增加了绘画的难度。 这是一种让人有高度兴致的教学效果。不同深度的影像结构,至少让利希滕斯坦认为,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得到非常强烈的影像,几乎无法忘怀,而在黑暗中作画,使得画纸上的重点必须要有意义,才能与整个影像中的其他部分有关连。 将科学与美学结为一体。这种新鲜的尝试,成为利希滕斯坦最有兴趣的一门课。 事实上,舍曼真正的用意,是要让学生知道,在没有闪光的辅佐下,每个画家都应当培养锐利与分析的眼光,将现存的影像,以聪明的方法去捕捉而画下来。 在舍曼的书中《画你所看到的》(Drawing by seeing),特别强调学生要发展认知的能力,就是每天事物中最熟悉的,也要当做是最纯真的视觉经验,尽可能地忘掉它的意义。 这种教学深深影响了利希滕斯坦。尽管波普画家那么多,只有少数是在钻研理论,而他更上一层楼,进了研究所,更是凤毛麟角。 利希滕斯坦不只改造自己,更希望能为未来的美国画坛产生新的影响力。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闪光室教学法”也是他课堂中常用的。 为广告寻求艺术的规范 1961年利希滕斯坦看到《纽约时报》的一则广告,刊登介绍的是预订度假的旅馆。广告吸引人之处,主要是画中的女郎是那么熟悉、那么动人,是报章杂志和电视广告上随处可见的明星人物,标致的身材,双臂高举海滩球,向读者挥迎,也常在销售蜜月旅行或是度假的住宿胜地见到。 利希滕斯坦借用这位泳装女郎作为模特儿,完成了《女孩与球》这幅画。将女孩从原先常见的明星人物,转化为美国文化的象征,提升她的地位,成为突破旧习的人物。 这为美国本土的事物,寻得了新的途径,走向艺术的规范。就像“苹果派”,是美国标志的代表,这位女郎也变成了新美国绘画的模特儿。作为一个绘画中的新形象,她绝对达到了目的,因为在广告和绘画中的画像,就已经被永久定型了,早已脱离艺术家的想象了。 他能够将这位未必存在的人物,转化为可爱的典型,让观赏者习惯于理想形式的艺术,这证明了画家的特殊成就。 到了同年的秋天,利希滕斯坦带了一些画到里奥。卡斯杜里的画廊(Leo Castelli Gallery),而《女孩与球》是这些流行画中的一张。把作品展示给画廊主任伊凡·卡布(Ivan Karp),他的反应是非常喜欢。而里奥正在策划一项展示,所以需要一点时间去思考这些绘画,建议利希滕斯坦过一阵子再来。 当他重回画廊,里奥答应举办一项个展。展览于1962年的2月10日正式开幕。很多利希滕斯坦的朋友和同行画家非常欣赏这些创作,同时影响了成群的收藏家。 在那个时候的整个艺术世界是相当令人不满的。观众的视觉只跟抽象表现派的画家有链接;而倾向于连环画的绘画,常被人诅咒。波普艺术所代表的一切都是不太高级的,尤其是在抽象主义盛行的时代。 P10-15 序言 美国波普艺术大师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rl,1923—1997),被艺术学界肯定为创造了纯粹的美国新绘画。在20世纪中叶,抽象表现绘画盛极一时之际,他和纽约年轻一代画家,提出了新形式的具象绘画——波普艺术(POP ART),在60年代一举成名,成为足与欧洲绘画体系一别苗头的新美国艺术,甚至许多曾受美国商业影响的域外文化,亦感受他作品的震撼力。 利希滕斯坦1923年生于纽约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时过着幸福安定的家庭生活。就读纽约私立高中时,在家学习素描和油画。高中毕业后进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画,接着攻读俄亥俄州立大学美术系,获硕士学位。二次世界大战于海军服兵役,战后于母校担任讲师。1950年在克里夫兰的登沙迪画廊举办首次个展,作品为几何抽象画。1960年他赴纽泽西的州立罗杰士大学执教,认识了以创作偶发艺术闻名的环境艺术家卡普罗,以及后来同为波普画家的奥登堡、吉姆·坦因等,他也开始新绘画的探索。 1961年,利希滕斯坦开始创作最初的波普绘画。他用油彩把口香糖包装纸上的唐老鸭和米老鼠放大描绘在巨幅的画布上,变成自己的作品,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连环漫画,成了他绘画素材的来源。1961年秋天,利希滕斯坦的绘画新作拿到纽约的卡斯杜里画廊展出,爆出冷门的漫画题材油画震惊纽约苏荷画廊;发现他的卡斯杜里画廊与他签约,1962年为他举办个展;巴沙迪那美术馆首次举行的以波普艺术为中心的展览,他也应邀展出,利希滕斯坦从此成名。1968年他辞去教职,专心作画,先后在美国各大美术馆举行回顾展。1997年9月29日因肺炎去世,享年74岁。 利希滕斯坦生前的画室,位于纽约的华盛顿街,邻近苏荷区,附近就是哈德逊河。他的生活规律严谨,大画室也整理得清洁有序,画室中摆着舒适的家具,地面是木材地板,有一面墙贴着色彩样本和各种颜料罐,下方地面桌上放置许多颜料罐,每一只色彩画笔作画后都用胶带绑在该种色彩的颜料罐上,避免色彩混搅。因为作品画幅大,他把画布放在画架上,作画涂色时画幅可以自由转动方向,便于用手运笔涂色。通常他作画时,会摆着四至五张画布,同步进行绘画。 利希滕斯坦的绘画或雕刻作品,引用自漫画、日用品、广告以及一些美术史上名画家的作品造型,转化成他自己独创的技法与创作风格。他放大印刷的网点,把点放在一定的距离之外,造成巨大又遥远的印象,只是为了讲一个故事而存在的连环画形象、现代生活里一系列的符号,被他放大到美术馆墙壁的尺幅,成为受人审视的艺术作品,让大众文化与曲高和寡的艺术混声合唱,从来很少走进美术馆不敢纵情欣赏艺术的民众,看了他的绘画也发出会心一笑。利希滕斯坦的一幅名作——1963年油画《溺水的女孩》,漫画中的文字“我不在乎,我宁愿沉下去,也不想叫布拉德来救我!”也保留在画面上,20世纪60年代煽情小说漫画情节,通过他净化的画面呈现出来,激起观者快感后引发对事物的思考,“我的艺术不是文字的艺术,而是一种戏画!”利希滕斯坦如是说,呈现出他玩味无穷幽默的人生一面。他不断改变风格,晚年还尝试创作中国式网点山水画,追求东方绘画中闲静安宁的气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利希滕斯坦/今日美术馆书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家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416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37.1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