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金奖原创经典悦读》汇聚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优秀大奖的获奖佳作,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繁荣创作的集中体现。丛书编委会耗时三年时间,从大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发表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中遴选出120位本土作家的120篇优秀获奖作品(以短篇为主)。力求全方位、多层次呈现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多维风景。
王蕾主编的《人间满芳菲》为丛书之一,收录严文井、林海音、彭万洲、王宜振、吴然等儿童文学大师的作品,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文学之窗,使小读者通过一个个完整有趣的故事、人物、画面、意境去最大限度地收获儿童文学的审美体验,并初步认识作家,了解作品的价值。
王蕾主编的《人间满芳菲》汇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儿童文学》作品擂台赛奖、《少年文艺》好作品奖、台湾“好书大家读”等多项大奖获奖作品。
《人间满芳菲》精彩呈献严文井、林海音、彭万洲、王宜振、吴然等儿童文学五代优秀作家的经典佳作。力求让小读者通过一个个完整有趣的故事、人物、画面、意境去最大限度地收获儿童文学的审美体验,从短篇作品走进文学的丰富世界,这是为小读者打开文学之窗的有效途径。
一 先从唐小西讲起
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做《“下次开船”港》,就是说,这儿要讲一个关于海港的故事。为什么这个海港要叫这么个名字?为什么昭要到“下次”才开?这是怎么回事儿呀?如果所有的船都要到“下次”才开,这是好还是坏呀?如果要早些开船,又怎么办哪?别忙,故事得先从一个叫唐小西的小男孩儿讲起。
有这么一个叫唐小西的小男孩儿,他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今年十岁了。长得非常瘦,脑袋很大,两条腿却又细又长。他的身体好像不太好,他一做功课就打哈欠;可是一玩儿起来,他就来了劲儿,身体叉好像棒得很。
他的算术和语文都不太好,这两门功课老是轮流得三分。你说他没有本事,可是他会溜冰、游泳、踢小皮球、摸鱼、钓鱼、逮小虫儿、用橡胶皮弓打麻雀、捏泥人儿、用小刀在桌上刻小人儿,还会用硬纸壳做假面具,把自己化装成一个长着大花脸的古代英雄。总之,差不多所有十岁小男孩儿会的把戏他都会。
因为他爱玩儿,一玩儿起来就没个够,姐姐小梅就管他叫“玩儿不够”。
当然他自己不怎么同意这个外号。要让小西自己来说,根本不是什么玩儿得太多,玩儿起来没个够,而是玩儿得太少,玩儿起来老是不痛快。比如:有好几次踢小皮球,总是当他在那个铺满小草的球场上正跑得带劲儿,或者正预备射门的时候,上课的铃声就响了。有好几次晚饭后,他背上自己做的木头步枪跟后院的小孩儿们打仗,总是当他正准备来一个大冲锋的时候,或者正在冲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天就黑了,妈妈马上就逼着他回屋里去温习功课。就是到了星期天,玩儿起来也不见得痛快。有一个星期天下午,小西到城外去钓鱼,他坐到湖边好像没有多大会儿工夫,大玻璃瓶里头才不过装进了几条“穿钉”和小泥鳅,连一条鲫瓜儿都没有,姐姐突然从他背后出现了。也不知道姐姐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一见面姐姐就很蛮横地把他批评了一顿:“真是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知不知道,都快六点钟了!”
小西也很生气,马上就顶回去:“六点就六点!你,小大人儿,才不怕你!”
说不怕,可是他心里还是有些着急。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的,小西感觉耳朵旁边从早到晚总是有那么一种声音在催促他:六点了,七点三十分了,八点十五分了,十二点了……意思就是:起床吧,上学吧,上课吧,再上课吧,吃饭吧,再吃饭吧……好像老师、妈妈和姐姐都故意给他找麻烦似的,他非常生气。不管他生不生气,总是不断有人叫:两点差一刻了,四点过一刻了,九点半了,九点三十五分了……
慢慢地,小西又觉得另外有一个怪东西特别喜欢同他捣蛋,就是不让他痛痛快快地玩儿。那个看不见的怪东西叫时间,他比谁都厉害。明明是他管着老师、妈妈和姐姐,再让老师、妈妈和姐姐来管小西;可是姐姐动不动又对小西说:“抓紧时间啊,抓紧时间啊!”好像小西能管住时间似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如果时间是能够抓得住的,那么他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什么模样?为什么又这么厉害?当然,小西觉得所有这些问题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用不着怎么费脑筋,只要让他动动姐姐那个小闹钟,马上就什么都明白了。所有的时间不是都装在各种大大小小的钟里头的吗?姐姐从来不许小西摸那个小闹钟。那是一个漆着红漆的圆圆的小闹钟,放在姐姐的书桌上,看起来真是好玩极了。
有一次,姐姐不在家的时候,小西实在忍不住了,就偷偷动了动那个小闹钟。他先只是用一只手小心地摸了摸闹钟的玻璃面。可不是嘛,时间就住在里头;里头就好像有一颗心在跳动似的。旁边没有别人,慢慢他又伸出了另外那只手。他把闹钟翻过来掉过去仔细地观察了那些长长短短的针和钥匙以后,心里就想,时间是怎么进去的,里头还装了一些什么呀?
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闹钟只是轻快地哼着:滴答,滴答,滴答……他真想马上拆开闹钟看一看,但是一想到姐姐生气的模样,就不敢动手了。一会儿他想到了另外一个主意,给自己作了一个让步。P3-6
美好童年从文学阅读开始
王蕾
儿童阅读对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已成为教育共识。而儿童文学阅读正成为儿童阅读的主要内容与推广对象。在学校,以小学教材为例,近80%的课文都是儿童文学作品;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儿童文学作品占到近七成以上;在民间,国内儿童阅读推广团体和推广人主要推荐导读的几乎都是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在家庭,亲子共读的主要内容也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儿童文学读物虽只是儿童阅读读物中的一部分,但却是整个少儿读物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具审美价值与人文内涵的读物。
儿童文学阅读之所以成为儿童阅读的主要内容,这是由儿童文学自身的特质所决定的。儿童文学是一种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而创作、编写,并且适合他们阅读兴趣与接受能力的文学。儿童文学作品里充满着吸引儿童的幻想,表达着儿童的思维与情趣,传递着让儿童快乐和感动的精彩故事、栩栩人物和童稚语言,儿童文学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文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儿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儿童阅读运动正在不断深入,并已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与成绩有目共睹,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切实探讨与应对,例如与西方儿童文学作品译介风潮相比,国内对中国当代原创儿童文学的阅读研究与推广还很不够。
本书系正是由国内专业的儿童文学教育研究机构——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研究中心携手首都师范大学共同研究的一套针对中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系统、专业的中国原创经典儿童文学读本。本系列读本具有以下特点:
一、读本依托于专业的研究机构,力求构建一套专业、系统、开放的儿童文学阅读教育资源。本系列读本主要依托于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读本研究”课题组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以儿童文学、儿童阅读教育等相关学科知识为理论支撑构建丛书的体系。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研究中心是我国首家儿童文学教育专业研究机构,儿童文学研究与教育、家园阅读推广正是中心的重要任务。中心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读本研究”课题组一起共同组成“儿童文学金奖原创经典悦读”系列编委会,编委会成员中既有国内高校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也有具备丰富儿童文学阅读教育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这样由理论和实践的工作者组建的研究团队,使研究工作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开放性,并力求通过这样的研究行为让优秀儿童文学能真正走进教育现场,让儿童文学服务于基础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本系列读本汇聚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优秀大奖之作,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繁荣创作的集中体现。丛书编委会历时三年时间,从大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发表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中遴选出120位本土作家的优秀获奖作品。奖项囊括了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张天翼儿童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也包括了一些重要儿童文学杂志的读者评奖,如《儿童文学》杂志作品擂台赛奖、《少年文艺》杂志好作品奖等。本次收录的百余篇优秀作品绝大多数为获奖作品,个别篇目虽不是作家的获奖作品,但却是该作家最具代表的佳作,如著名作家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著名儿童文学家任溶溶先生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嵇鸿先生的《雪孩子》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经典佳作。这些优秀获奖作品的汇聚,期求借此使小读者畅快地体验文学的美与乐。
三、全方位、多层次呈现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的多维风景。本系列收录的获奖作品涉及小说、诗歌、散文、童话、科幻、报告文学等多种儿童文学体裁,同时,120位本土作家既有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便积极投身儿童文学创作的文坛名家,以及活跃于原创儿童文学第一个黄金时期的代表作家,也有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执著坚守儿童文学创作的儿童文学名家、及新世纪以来最具创造力的儿童文学作家,直至70后、80后的新锐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等等,丛书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的儿童文学大奖作品进行了一个以年代和体裁为双向维度的集中梳理。此外,丛书不仅收录了大陆地区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也收集整理了部分港台地区的优秀获奖作品,力求呈现出华文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多元风貌。
四、本系列读本体例注重整体规划。本丛书共十二册,并按春夏秋冬12个月,设计为从1月到12月的月份阅读分册,希冀少年儿童能将原创儿童文学的阅读以月为序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让文学阅读成为快乐的常态阅读。同时,不同时期的作家、不同体裁的作品及不同地区的代表作按均分的比例置入各册的编辑规划中,通过这样的体例规划希望小读者每读一册,都能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不同体裁作品——精神食粮也需要均衡搭配,才能全面吸收。此外,丛书选入的获奖作品以作家的短篇获奖作品为主,力求让小读者通过一个个完整有趣的故事、人物、画面、意境去最大限度地收获儿童文学的审美体验,从短篇作品走进文学的丰富世界,这是为小读者打开文学之窗的有效途径,并且小读者还能通过作品之前的赏析文字,初步认识作家,了解作品的价值。
丛书作为儿童阅读课题的研究成果得以顺利出版还要感谢策划编辑李朵女士的辛勤工作。从丛书的整体规划到文字精准审读,李朵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同时,收录本丛书的作品文本许多都来自作家本人提供的精准版本,在此向作家们对本课题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感谢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人员,他们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赵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陈蕊、吕月、秦美玉、程晓红、李海燕、刘佳艳、周欣、包阿茹娜,中国农科院附小李春丽,北京彩合坊小学李英杰,香港浸会大学汉语言文学系龚晓宇。
阅读文学,阅读诗意,阅读幻想,阅读奇境!美好童年,从文学阅读开始。
这套金奖原创儿童文学系列丛书囊括了中国五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获奖精华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主题多元,关乎成长、关乎自然、关乎幻想、关乎生活。这些优秀的作品是作家提供给儿童饱含创作热情的精神产品,它们传达着作家对成长的思考、对幻想的彰显、对生活的理解,文字处处浸润着审美的熏陶,浸染着情感的热度。阅读决定高度,精神升华成长,我们应该相信阅读,相信文学的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王泉根教授
“儿童文学金奖原创经典悦读”系列,透过专家学者及教育机构共同研制,过程历经无数次耗时费力的研究讨论,高规格为孩子严选出中国本土作家优秀力作。作品不仅横跨时代,内容更是丰富多元,篇篇精彩缤纷,俨然是儿童文学最美丽的一片森林。泅泳在这座森林之中,孩子的视野不自觉地广了,心也就宽了,他的世界也跟着大了。
——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台湾儿童阅读领跑人林文宝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