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吴蕴瑞体育思想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吴蕴瑞所在的吴氏家族溯源的历史考证,阐述吴蕴瑞为什么以体育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并在日后求学立说,成为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集大成者。第二章阐述基督教青年会对近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体育专才培养和学校体育教育变革的影响,并间接激发中国民众的“民族自决”,呼吁收回体育主权,建立自己的体育组织,开始自主办赛。第三章阐述近代体育的起源和流派、近代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嬗变以及“土洋体育之争”的始末问题,考辩吴蕴瑞在此时期积极参与的体育研究实践和体育观念表达。第四章从体育思想形成的阶段性角度去解读吴蕴瑞体育观念形成的启蒙期、融合期、成熟期和影响期。同时,结合吴蕴瑞此时期参与的体育活动实践,评述旧中国体育运动开展成效与体育专家美好理想之间的差异。第五章从史实的角度考证吴蕴瑞执教于国立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时期的真实境遇,阐述吴蕴瑞在国立中央大学被迫西迁陪都和战后东还复原过程中对中国体育文脉保护所付诸的行动。第六章阐述吴蕴瑞以白手起家建校,发展新中国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体育人才,用行动回答百年前提出的“奥运三问”,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奔赴体育强国建设的新征途。 目录 第1章 溯本寻源:从“吴”字说起 一、三让高踪 二、生生不息 三、继往开来 第2章 志美行厉:一位青年的热望 一、近代体育的西学东渐 二、初识麦克乐先生 三、收回体育主权 四、中国有了自己的体育组织 第3章 文化论衡:借他山之石 一、官费赴美留学 二、接触自然体育学派 三、“土洋体育之争” 第4章 体育师表:精神儒者行动强者 一、广结善缘:遇莫逆之交 二、精神儒者:吴蕴瑞体育思想的形成 三、行动强者:吴蕴瑞与运动会的发展 第5章 铤而走险:身处疾风骤雨中 一、东北大学“九一八”之夜 二、国立中央大学被迫西迁 三、黎明前的黑暗 第6章 寸阴若岁:体育强国睡狮方醒 一、奉命创建新中国体育高等学府 二、前赴后继执炬者 三、遥望未来 附录1 麟若小传 附录2 后人追忆 附录3 桃李芬芳 附录4 后人访谈 附录5 吴蕴瑞发表的文章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吴蕴瑞体育思想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崔莹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6890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76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8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