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时光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化身博士》是斯蒂文森的得意之作,书中人物杰吉尔和海德善恶截然不同的性格让人印象深刻,后来“Jekyll and Hyde”一词竟成为心理学“双重人格”的代称。本书选取的另一篇小说《自杀俱乐部》描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也充满奇特的想象,十分精彩。

斯蒂文森的作品虽然写于一百多年前,但是仍然符合当前读者的阅读口味。故事通俗却不流于俗套,行文严肃却不失幽默,在通俗类小说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

内容推荐

斯蒂文森虽然以冒险小说成名,但其创作并没有局限在这一条路上,而是走向多种风格。《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化身博士》就是一篇独特的作品,同时也是斯蒂文森的得意之作。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一个白天是绅士的人,晚上变成一个恶魔,释放身上的邪恶。这部作品被称为心理小说的先驱,书中“Jekyll and Hyde”一词甚至成为心理学中“双重人格”的代称,影响力可见一斑。本书选取的另一篇小说《自杀俱乐部》描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也充满奇特的想象,十分精彩。

目录

化身博士

 神秘的签名

 律师的疑惑

 杰吉尔博士的请求

 凶残的海德

 相似的笔迹

 杰吉尔博士的奇怪举动

 窗口的惊吓

 惊心动魄的一夜

 蓝琏的文件

 杰吉尔的自白

自杀俱乐部

 第一章 一个卖馅饼的年轻人

 第二章 萨拉托加的大箱子

 第三章 两轮马车奇遇记

斯蒂文森大事年表

附 斯蒂文森经典名句

试读章节

厄提斯先生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律师。他个子瘦高,一副冷漠的表情,让人看着就没了兴致,可是他身上也有着招人喜欢的地方。在与老友的聚会中,他在酒意酣畅之时也是会流露出人情味的。这种人情味不但会在他饭后的表情里有所表达,在他的为人处世中也有显露,可是却不会通过他的话语来展示。他对待自己略显刻薄,虽然喜欢葡萄酒,可是在独饮时,他却只喝杜松子酒;他爱好戏剧,可是在二十年间,他却没去剧场看过一部戏。他的胸襟宽广,他时常吃惊于那些作恶之人乐于行恶的劲头,他对于那些罪不可恕的人也不会予以责难,他更愿意帮他们走回正道。他也会时常用奇怪的语言批评自己:“我在看着我的兄弟走向毁灭的深渊,我真是被该隐的思想所毒害了。”那些堕落的人,因为他的这种性格,往往会对他表示出敬意,也能在最后的时刻从他身上获取一些良好的教益。要是这些有罪之人登门拜访,他的态度也不会变化,他会一如既往地接待他们。

这样的性格并不是厄提斯先生苦心练就的。他是个感情内敛的人,他的宽厚性格,也是他建立友情的基础。他是一位虔诚待人的律师,对于在机缘中认识的朋友,他会欣然接受。他的朋友中,熟知的人和亲友占了绝大多数。他的感情是在岁月的累积之下形成的,可是,他并没有过多地偏向某人。伦敦著名的风流先生理查德?恩福尔特,是他的一位远亲,他们之间的友谊就是这样建立的。这两人到底有哪些共性?他们如何会中意对方?这些问题让许多人困惑不已。那些见过这两人散步的人说道:“他们闷着头走,互相也不交谈,在路上一见到熟人,就上去问候,好像如此才缓解了压抑的气氛。”可是两人依旧把这次例行的散步看成每周的重要活动,为了体会这个乐趣,他们会搁置其他的爱好,就是业务访问也能为此取消掉。

某一次,他们散步来到了伦敦闹市区的一条侧街上。这条街虽然白天人流攒动,可是现在也不过是条冷清并且狭窄的小巷。那里的每家店铺都经营有道,并且也都有着扩大业务量的雄心抱负。那些店面被老板用赢利得来的钱装潢得亮丽多彩,整条街都在以诚挚的热情欢迎顾客的光顾。就是在人流稀少的周日,这条收敛了热情的街道,也比那些凄凉的街道更显活力。店面都是干干净净的,周围充满着让人愉悦的气氛,路人马上就会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对这些商店喜欢起来。

经过左边的拐角,向东走过两家商户,就来到了一个院子的入口,这条街道就在这里。这里有一栋建筑临街突出,看起来像是座凶宅。这是栋两层楼的屋子,楼的正面就是一堵褪了色的外墙,看不到窗户,楼下只能见到一扇门,这屋子就像是长年累月没经过修缮一样。那扇门上除了斑驳陆离的浮泡,什么都没有,看不到拉环,也找不到门铃。这里时常会有流浪者经过,他们会在门洞的门板上划火柴。在这屋子的台阶上,孩子们时常进行一些模仿大人开店的小游戏。那屋子的墙边,是学童们试验小刀锋利度的场所。这屋子就被这些外来人糟蹋了近三十年,期间没人出来修整过。

恩福尔特先生和厄提斯先生在侧街的另一边走着。在走到那屋子的大门对面时,恩福尔特先生停了下来,他举起手杖,向那里指了一下。

他问道:“那扇门,你看到过吗?”厄提斯先生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恩福尔特先生接着说道:“我看到这门,想到了一些与之有关联的奇怪事情。”

律师的语气有了点变化,他问道:“是件什么事情呢?”

恩福尔特先生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个冬天,早上三点钟左右,那时天还很黑,我那时正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还在往家里赶路的途中,市内这样的地段是我的必经之地,要不是有路灯在,我当时肯定是看不见东西的。在所有人都睡着时,我接连走过了几条街道。那些街道都是灯火通明,就像是为了迎接队列一样,可是,那时的街道犹如一间空荡荡的教堂,没有一个人。我的心情也变成了这样的状态:我四处顾盼,希望能在哪儿看见个警察。在突然之间,我看见了两个身影,一个是个男人,他个子很矮,正向东大步走去,还有一个是个女孩,大概十来岁的年纪,正在拼命地跑过横街。因此两人在拐角处撞上了,就在这时,先生,我看到了可怕的一幕:那个男人,他从那个小女孩身上踩了过去,对那个小女孩在地上痛苦的尖叫不闻不问。这事情听起来可能不觉得有多可怕,但是,当时我亲眼目睹时,却被吓着了。那个男人简直是个魔鬼,他没有一点人性。我马上大喝着追了上去,抓住那人的衣领,把他拉到小女孩那,那时,已经有许多人赶来围观了。那个男人好像没啥事一样,也不挣扎反抗,任我拉着,他只是凶恶地扫了我一眼,这让我不禁冒了一阵冷汗。小女孩的家人也被这喧闹声吸引了过来。原来,那个小女孩是为了去请医生才在半夜出来的。过了不久,医生也赶了过来。医生诊断后说,孩子主要是被吓坏了,身体上并无大碍。这事情看起来就可以结束了。可是我还是被一些事情困扰着。那个男人,让我看着就觉得恶心。与我有着同样感觉的,还有小女孩的亲人们。那位医生的愤懑之情却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他看上去很普通,就是个一般的药剂师,听口音,像是爱丁堡人,有着苏格兰人那易于激动的性情。那位医生与在场的人一样,对那个男人深恶痛绝,恨不得杀了他才解恨。我们互相都知道对方的想法。可是为此而杀了他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只能采用其他的方法了。我们对那人说,我们会让全伦敦的人都知道你的卑劣行径,你会变得毫无名誉可言。要是这人拥有信誉,还有朋友的话,那他将因此失去它们。在我们对那人进行训斥时,我们还要防止那些气疯了的妇女靠近。那群义愤填膺的围观者,我在以前是从没见过的,可是那个男人却是一副阴郁、冷漠,并且还带着轻蔑的神态。在我看来,他也感觉到了慌张,可是却依然是一副不理不睬的表情,这就如同是一个没有良心的恶魔。他说道:‘要是你们执意要把这件小事闹大的话,我也没有办法,可是任何一个体面的绅士都不愿自己出丑。你们说吧,要我赔多少钱?’我们向他索取了一百英镑的赔偿费,用以支付小女孩的损失。他原本不同意,可是在我们的压力之下,他最终也只能同意了。接下来,就是去拿这笔钱了。你猜猜看,他带我们去哪拿钱?就是刚才我指的那扇门前。他用钥匙开了门,进去一小会儿就出来了,拿了十镑的金币,他用支票支付了不足的部分。支票是库兹银行的,可以在那兑现。支票上有他的签名,虽然这个名字是故事的关键,可是我却不能说出来。我只能透露,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上,是大家熟知的名字。那支票上的名字远比这张支票能兑得的钱更有价值。我毫不客气地对那人表示了自己的怀疑,在生活中,没人会在清晨四点出入地窖,也更不会有人拿着他人签名的价值一百镑的支票来付账。可是,他却没有露出任何慌张的神色,神情泰然地冷笑道:‘不要担心,我可以陪你们去银行,在银行开门后,我自己进去把钱取出来。’这样,我们一行四人(我、那个男人、医生,还有女孩的父亲)到我的住所待到了天亮。到了次日的早上,我们吃过早饭,一起去了银行。我把支票交给了柜台,并提醒他,这支票很可能是伪造的。可是出乎我的意料,那张支票竟然是真的。”

“天呐!”律师惊讶地说道。

恩福尔特先生接着说道:“我能明白,你也有同我一样的感受,这个故事确实让人难以置信。我抓住的是个面目可憎的大坏蛋。可是那个支票上的名字却属于一个大名鼎鼎的优秀绅士,而且更加可怕的是,他还是个为多数人谋福利的人。当时我认为,这支票肯定通过要挟得来的,那个正派的人肯定是为了弥补年轻时冲动所犯的错,才支付了这笔高额的钱。所以我称那所房子为敲诈楼。可是,这远不能让我消除自己的疑惑。”他说完后,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律师突然问道:“那么,你知道那个真正的支票所有者是住在这里吗?”这问题把恩福尔特先生拉到了现实。他答道:“这还真像是他家!他的住址我也知道,是在个什么广场。”

律师接着问道:“你有没有问过别人,那道门是通向哪的?”

恩福尔特先生回答道:“没有,我没有好意思去问,打听那些杂事是我最讨厌做的。那看起来就像是对他人进行最后的审判一样。一个问题就如同时是一块石头,问问题的人毫发无损,可这问题会带来一连串的影响,最后可能让一个出色的绅士受到灭顶之灾。我不会做这种不顾后果的事的,我的信条是,对那些处境尴尬的人,我决不会去打扰。”

律师称赞道:“这个信条很好。”

恩福尔特先生说道:“可是,在暗地里,我也对这个地方进行了研究。这屋子不像是个住人的地方,没有其他的门,我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除了那个男人,没人再从那进出了。在二楼,有三扇能看到院子的窗户,楼下却没有一扇窗户。所有的窗户都没打开过,而且被人打扫过,看上去很干净。屋外有根烟囱,经常向外冒着青烟。我想,里面一定有人在,不过住没住人我也无法下结论,因为附近的屋子都是紧密相连的,根本分不清哪是头,哪是尾。”P3-13

序言

1883年,斯蒂文森的小说《金银岛》出版,立即风靡英国,被誉为冒险寻宝类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没有想到,这个原本随意编给儿子听的故事,竟然让自己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成为著名作家。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1850年11月13日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祖父是著名的灯塔建筑师,父亲是工程师。斯蒂文森是家中的独子,所以在16岁进入爱丁堡大学时。他选择了工程专业,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将来子承父业。

21岁那年,斯蒂文森告诉父亲,自己想改学文学。父亲听完之后暴跳如雷,训斥他说,学文学不过是一些人偷懒的借口罢了。不过,鉴于斯蒂文森从小体弱多病,父亲最后制定了一个折中方案,让他改学法律。于是斯蒂文森成了一名律师,但是他一辈子都没打过一场官司,他的心始终在文学上。

由于和家里人意见不合,斯蒂文森开始外出旅行。在游历法国时,他结识了美国人芬妮,并很快坠入情网。他不顾对方比自己大十岁,并且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坚持要同对方结婚。芬妮回了美国,斯蒂文森决定追随。1879年,斯蒂文森先是乘轮船横渡大西洋,后又转乘火车,到达美国加州。万里行程差点让他丧命,但也为他赢得了爱人的心。两人在加州结婚,1880年回到苏格兰。婚后,两人生活甜蜜,芬妮成了斯蒂文森的左膀右臂,帮他校稿和联系出版。可惜好景不长,1894年,斯蒂文森在太平洋萨摩亚群岛休养的时候,突发脑溢血死亡,终年44岁。

斯蒂文森在1883年出版《金银岛》之前,已经出版了两本游记和一本小说集,但并不为人所知。《金银岛》之后,他迎来了创作上的高峰,先后出版了《孩子诗的乐园》、《绑架》、《化身博士》、《卡特琳娜》、《巴伦特雷的少爷》、《岛上夜谭》等作品。情节变化万千,紧扣读者心弦;不仅如此,他的小说还具有思想性,这是一般通俗小说不具备的。例如,他在《金银岛》中告诉读者,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金银财富,而是人性中的爱和正义感。

斯蒂文森虽然以冒险小说成名,但其创作并没有局限在这一条路上,而是走向多种风格。本书选取的《化身博士》就是一篇独特的作品,同时也是斯蒂文森的得意之作。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一个白天是绅士的人,晚上变成一个恶魔,释放身上的邪恶。这部作品被称为心理小说的先驱,书中“Jekyll and Hyde”一词甚至成为心理学中“双重人格”的代称,影响力可见一斑。本书选取的另一篇小说《自杀俱乐部》描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也充满奇特的想象,十分精彩。

斯蒂文森的作品虽然写于一百多年前,但是仍然符合当前读者的阅读口味。故事通俗却不流于俗套,行文严肃却不失幽默,在通俗类小说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

书评(媒体评论)

杰吉尔博士喝了一种试验用的药剂,在晚上化身成邪恶的海德先生四处作恶,他终日徘徊在善恶之间,其心灵的内疚和犯罪的快感不断冲突,令他饱受折磨。

——关于《化身博士》

《化身博士》是斯蒂文森的得意之作,书中人物杰吉尔和海德善恶截然不同的性格让人印象深刻,后来“Jekyll and Hyde”一词竟成为心理学“双重人格”的代称。

——译者评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时光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斯蒂文森
译者 南怀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935182
开本 32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2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44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76
120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