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橙黄绿青蓝紫是最基本的颜色,世间所有的色彩都是由它们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千变万化便成了我们眼中看到的色彩斑斓的世界,这七种色彩的组合有两种极为特殊也是发展到极至时的情况——饱含所有的“白”与拒绝所有的“黑”,所有的色彩就在这两者之间不断的变化。
《九彩记(上中下)》的故事就是在它之上建立起来的,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总有那么一些最本质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其它的所有归根结底也是由这些不变的东西组成的,最终当一切发展到无可挽回的极至时,我们面临的选择极其简单也极其困难——非黑即白——如果只从结果来看的话。
《九彩记(上中下)》是杨瑾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九彩记(上中下)》讲述: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总有那么一些最本质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其它的所有归根结底也是由这些不变的东西组成的,最终当一切发展到无可挽回的极至时,我们面临的选择极其简单也极其困难——非黑即白,所有的色彩就在这两者之间不断的变化。
第一章 紫韵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天边后宁静的夜统治了北京城,夜晚的她似乎比白天多出了一丝的温柔,让结束了一天奔波的人们在她的怀抱中小憩片刻,不过也有很多人的工作是从现在才开始的,以“妖魔猎人”的身份活动在这个城市中的谢紫韵就是其中之一。
妖魔猎人并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准确地说它是最近数十年间随着人类文明以异常的速度扩张才逐渐兴起的,就连这个称呼最初也非来自秘密世界中人,而是出自某个被救助的普通人之口。
他们的工作是帮助被异类困扰的普通人,但如果用更直接的词语来表达这个职业的工作内容的话,那就是当人们因过于炽热的欲望触犯了他们理解外的存在时出来收拾善后的人吧。
※※※
谢紫韵一个人在这栋还没盖完的废弃高楼中等待着,她已经等了好一阵子,她这次的对手生前是这栋楼建设的主要出资人,换句话说是一个因事业失败而自杀却在此留恋不去的怨魂。
一个月前有位商人买下了这里准备重新开工完成这座建筑,但却不断有工人莫名其妙地死亡,警方虽立案侦查却因毫无结果,最终把这些事件归为意外,但在工人中却流传着闹怨灵的言论弄得人心浮动。
无奈之下从不相信怨灵的商人偷偷请了些人来除妖,不过他请来的那些人九成九都是骗子,而排除那些自称无所不能却被那个怨灵轻易收拾的大师后,剩下的就只有我们的谢紫韵了。
如果是一位以除魔卫道为己任的侠士或者有着适当责任心的从业人员的话,此时此刻应该会立即斩妖除魔吧,不过谢紫韵离这两者都有着遥远的距离,姑且不说她一向站在和侠士们相反的立场,我们的谢大小姐从来就不在和自己无关的人身上浪费宝贵的责任心,在充分利用那些“大师”的死夸大对手的危害程度,得以搜刮了更多的佣金后,谢紫韵终于在工地的四周布下了对付这种低级怨灵非常有效的“灵净之阵”。
“灵净之阵”是种相当温和的法阵,它能够通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来净化怨灵的戾气使其毫无痛苦地升天,但却对强大的怨灵物无效且耗费的时间也颇长。
不过这并不是谢大小姐选择这个法阵的原因,做人极为实际的谢紫韵之所以选择这个法阵,并不是想让那个怨灵毫无痛苦地升天而完全是出于性价比的考量。
※※※
一个半透明的人影出现在谢紫韵面前,这个看来四十多岁有些微微发胖的和善大叔以“怨灵”特有的阴沉腔调严肃地说道:
“为什么打扰我……”
“因为那条镶了海蓝之星的项链啊。”
“什、什么?”怨灵阴沉的脸上出现了莫名其妙的表情。
“简单地说吧,三天后有个拍卖会,我非常想买里边的那条镶了海蓝之星的项链,可这个月钱花得有些过火了,所以……总之为了万无一失我只好出来弄点钱花花。”谢紫韵高兴地说道,似乎那条项链正在向她招手。
“你!!”
“那么你就安心地去吧,我不会忘了你的功劳的。”
说话的同时谢紫韵的指间凭空出现了一张“镇鬼符”,在一阵光芒中怨灵逐渐被吸入了符中。
“想收我没那么容易!”消失前的最后一刻怨灵狂喝道。
※※※ 白叶一个人垂头丧气地走在黑漆漆的胡同儿里,他很希望自己能像很多励志故事里主角那样,在经过一番苦难后过上美满的日子,不过可惜到目前为止这只是梦想。
他毕业于北京某名牌大学,虽然没什么长项但到底也凭种种正当、不正当的手段通过了道道关卡拿到了文凭,可似乎他所有的幸运也在这时候被消耗殆尽了,算上这次自己已经是第六十六次被解雇了——虽然六十六是个很吉利的数字,但如果在后面加上“解雇”的后缀,就算再不屈不挠的现代城市斗士也会因此消沉下去吧。
“哎……”白叶叹了口气对自己道:“算了,都这样了,还是回去睡一觉再说吧,省着点花的话那个大信封里的钱应该能花到找到下份工作的。”
接着白叶抬头看了看四周,满脸疑惑地自言自语道。
“这里……是什么地方啊?”
不管一个人多么熟悉城市的环境,不看道儿只凭感觉乱走的话还是会迷路的,自称“活动交通图”的白叶就证明了这一点。
“那边好像有个工地啊。”
东张西望了一阵后白叶发现不远处似乎有个工地。
“还是去找个人问问的好,希望不会被当成小偷吧。”
事实证明白叶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当然这不是因为已经快成为历史事物的人与人间的信任,而是因为作为怀疑方的主体并不存在。
“这里怎么没有人啊?这么多东西放在这不怕被人偷吗?难道说北京的治安不知不觉间已经变得这么好了吗?那前几天楼下的张家被闯空门又是怎么回事?”
白叶一个人站在工地的入口抱怨道,也许是他的抱怨起作用了吧,他的话音刚落一团绿乎乎的东西从楼里冲了出来。
P3-5
眨眼间,十年已过。
在准备动笔给《九彩记》写序之前,原本是想找来文本再看一遍的。可是深夜躺床上思考如何入手的时候,突然发现很多东西一下子浮出了记忆。
循着这些点点滴滴,忽然感觉在心里一下子贯穿了这十年的时光,还是那么清晰。
也许冥冥中真的是有天意,作为到现在还在原创文学圈子中摸爬滚打的一个编辑,前些天还和身边的老友多次提起了《九彩记》,将之当作原创网络文学最有活力的示例之一。
作为早期的原创文学作品,不同于后来纯粹类型化套路,作品生命力来自于作者本身对描绘的冲动,充满了原生态的野美。借用知名音乐人姚谦老师对原生态歌唱的评语:“这种自由版的东西,就像是在读诗,我不知道你怎样做到这样的行云流水。”
初看《九彩记》这个书名,曾经有过自己的猜测,未与微尘确认过。作为一个读者,说说自己的理解,金庸写《天龙八部》之初,我想未尝没有通过寓意人物来述尽人间百态之志。在我的想象中,《九彩记》的命名亦应如此。
设想封面荐语的时候,也是完全遵循自己对其的理解,含有感情,但不觉过溢。
仙侠版《天龙八部》,这是我希望对读者直观明了说出这是一本什么书,就是如此。
微尘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当初他写《九彩记》的时候,我就是发给他这首歌来伴听。所以想着赤橙黄绿青蓝紫这常规意义的七彩之外,他自己还想写的是什么,我一下子冒出的就是黑白,世间,众生,你我。
不是说很大,而是看得见的你我。
《九彩记》不是完美的作品,但微尘已经走到了彼岸,我在人生的这边祝福你。
让我数一数自己记得的那些模样:
性格像作者的随性少年;
附体重生的美女记者;
别扭叛逆的小孩火神;
出身可怜的傀儡哪吒;
绝世天姿的剑仙;
与他同归于尽的苦修者;
铭记他的恋人;
北欧的蛮子;
教廷的老滑头;
韩先生和奉先;
邻家妹妹;
唐朝和尚;
是否,看见了你我。突然想起当年问过微尘:“那只猴子在你的作品里有多厉害?”“无敌。”
——张凤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