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动荡的状态,这一时期,国内分裂割据,对外受到帝国主义侵略,货币金融发展也十分混乱复杂。本书化繁为简将这一时期的主要货币金融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分析,得出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发展以被动应对为主,对比不难看出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金融事业的人民性与具有封建性与买办性的、对人民进行搜干抹净的清政府货币金融与国民政府时期货币金融政策的本质区别。 内容推荐 萧清教授的这本《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2024年再版),简明论述了1840年至1949年的货币、金融机构和货币金融改革三个方面的发展演变。在16万字的短小篇幅里,进行了高度精炼的概括。在本书所述的历史时期内,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与金融活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诸如中央银行制度和金本位制的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及存款货币创造机制的充分展示,金本位制后管理货币时代的到来。 目录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白银外流及其影响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白银外流 // 003 第二节 “银荒”及银贵钱贱对经济及各阶级的影响 // 007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的通货膨胀 第一节 清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及其实施 // 017 第二节 通货膨胀对社会各阶级的影响 // 023 第三章 银两制度与银两流通 第一节 实银与虚银;银两的成色与平砝 // 029 第二节 银两流通制度的发展、“上海规元”; 宝银的铸造与鉴定 // 034 第四章 外国银元的流通;中国自铸银元、铜元及其流通 第一节 外国银元的流通 // 039 第二节 本国自铸银元及其流通 // 043 第三节 新式铜元的铸造与流通 // 048 第五章 外国在华银行及其活动; 本国新式银行的设立及旧式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变化 第一节 外国在华银行及其活动 // 055 第二节 中国新式银行的设立 // 061 第三节 中国旧式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变化 // 065 第六章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货币与金融 第一节 本国银元的广泛流通与趋于划一 // 075 第二节 两元并行及其弊害 // 081 第三节 纸币流通的发展;“京钞风潮” // 085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的成长与发展 // 091 第七章 废两改元与法币改革 第一节 金贵银贱及其影响 // 101 第二节 废两改元 // 106 第三节 白银风潮与法币改革 // 111 第八章 国民党统治区的恶性通货膨胀 第一节 延续十二年的通货膨胀 // 119 第二节 恶性通货膨胀对各阶级的影响 // 129 第九章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的金融垄断 第一节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金融垄断体系的形成 // 135 第二节 官僚资本主义金融垄断的靠前发展 // 141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国债 // 149 第十章 革命根据地的货币与金融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货币信用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 // 157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发行与对敌货币斗争 // 161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银行的业务与农村的信用政策 // 170 附 录 金融统计 / / 17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萧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736596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8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22000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2.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