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苔莉(中国现代名作家爱情小说选)
内容
编辑推荐

张资平是创造社组建者之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我国红极一时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有众多的读者。他是“创造社”中最多产的一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开山祖师”。其作品反映“五四”时期青年男女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热烈追求,以及陈腐的封建伦理道德和金钱势力对他们的束缚。本书收录的就是他的四部中篇恋爱小说,包括《苔莉》、《黑恋》、《不平衡的偶力》和《约伯之泪》。

内容推荐

《苔莉》描写了表嫂苔莉与表弟的恋情,反映了“五四”时期青年男女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热烈追求,以及陈腐的封建伦理道德和金钱势力对他们的束缚。作者以客观平实的写作态度,清新流畅的笔调,再加上甜熟柔婉的情致,使作品风靡一时,出版后便被抢购一空,先后共印9版之多。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黑恋》、《不平衡的偶力》和《约伯之泪》。其中,《黑恋》讲述了君展和亦芳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在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中人性与爱情的扭曲。

《苔莉》由张资平编著。

目录

评张资平的恋爱小说 钱杏邨

苔莉

黑恋

不平衡的偶力

约伯之泪

张资平主要著作书目

试读章节

克欧到了海口的s市就打了一个电报给她,他希望她能够到T市车站的月台上来迎他。

克欧坐在由S港开往T市的火车里。车外的景色虽佳,但他无心赏玩。他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T市东公园附近的景色,尤其是夏天的晚景。他很喜欢那儿,去年的夏期中东公园中没有一晚没有他们俩的足迹。

火车由S港赶到T市车站时,灼热的太阳光线之力也渐渐地钝弱了。他跟着K教授和一班同学从火车厢里跳出月台上来。

——我的电报——在S港打给她的电报——她该收到了吧。怎么不见她来呢?克欧还没有下车前,站在车厢门首就不住地向月台上东张西望,他望了一会很失望地跳了下来。月台上虽拥挤着不少的人,但他终没有发见有个像她的面影的人。

——也好,她还是不来的好。她真的来了时,他们又要当作一件新闻去瞎评了。她的信里不是说,我一到T市就要赶快去看她么。那么她是不来了的。克欧虽然这样辩解似的在安慰自己,但他总感着点轻微的失望。

他的同学们,有的已回家去,有的跟K教授回校去了。克欧在T市是无家可归的,但他也不忙着回学校去。他就在车站附近的旅馆名叫T江酒店的三楼上开了一间靠着江岸的房子。

吃过了晩饭,克欧就想到苔莉家里去,但他想了一想,晩间去看她是不很方便,因为那时候她的丈夫是在家的。

克欧再深想一回,觉得自己未免有点矛盾。自己不是很有自信,对苔莉的心是很洁白的么,何以又怕见她的丈夫呢。每念及她时,何以心脏又不住地在跃动呢?

——还是明天去看她吧。九点多钟她的丈夫是到公司里去了的。克欧这么想了后,又觉得自己太卑怯了,他暗暗地感着一种羞耻。

季节虽到了秋初,但位置在亚热带上的T市的气候还是很郁热的。他坐在旅馆的房子里不住地从茶壶里倒茶出来喝,喝了一杯又一杯,一面喝一面呆想。

他到后来才觉得肚皮有点膨胀了,他就向一张藤床上倒下去。楼外江面的天色由薄灰转成漆黑了。由天花板正中吊下来的一个电灯忽然的向四围辐射出无数的银白色的光线。

下到二楼去的扶梯上像不住地有人在上下。楼下和隔壁旅馆不时有麻将的轰响吹送过来。三楼上比较的寂静,但相邻的几间客室里不时有低音的私语,或高音的哄笑。此外还听得见的是不知由谁家酒楼吹送过来的女性的歌声和胡弦的哀音。半个月间在旅途中精神和体力都疲倦极了的克欧早就想睡的,现在他的视官和听官又受了不少的刺激再难睡下去了。

——看她去吧,还早呢。表兄在家时怎么样呢?不,该去会他的。就和他们夫妻俩谈谈吧。不,我总不情愿见他,乘丈夫的不在常去访他的妻的我未免太卑劣了吧。……可惜了,今天的火车迟了两个钟头!早两个时辰赶到来时,还赶得及去看她的。克欧痴望着在热烈地辐射的电灯和绕着灯光飞动着的一群飞蛾。

外面敲门的音响把他由痴梦中惊醒过来。他站了起来,开了房门。

“你是不是谢克欧先生?”茶房很率直地问他。

“是的。有什么事?”克欧的反问。

“东公园N街白公馆有电话来,要你去接话。”

他听见东公园三个字,心房就激烈地颤动起来。

——她听见我回来了,现在打电话来叫我去的。克欧跟着茶房走下二楼到电话室里来。他一面走一面在唇上浮出一种愉快的微笑。

克欧站在电话机的送话机前,双手拿着受话机。

“你是那一个?……你是阿兰?……病了?什么病?!肠加答儿?好了些么?……是的,是的,我一早就来。”

克欧才把受话机放下来,忽想到忘记问阿兰,苔莉病了多久了。他忙翻转身再接电话机,叫了几声,那边早没有人回答了。

P10-14

序言

评张资平的恋爱小说

敬爱的足下:

最近几天,我已经把张资平先生在转换方向之前的已经发表的著作重新读过一遍了。我是自信有相当的把握和你讨论关于他的过去的创作(1921——1928)的问题。讲到张资平先生的创作,他发表的几个长篇固然都是属于恋爱小说一类。就以他的36个短篇而论,关于恋爱的也竞占了16篇。其余的20篇又可以分为4类,专门以知识分子的经济苦闷为描写对象的7篇,以学生和教师生活为描写题材的又7篇,具有抒情的色调以儿童为描写的对象的3篇,以其他的题材为描写的对象的又3篇。根据这个统计,张资平先生的主要著作,可以说全是属于恋爱的。再就他的创作的字数去看,在全量70万字之中,恋爱小说就占去55万字。我们要研究张资平先生的创作,我们必得认清这一点。然后才能决定应该从什么地方说起。——这样看来,我们研究张资平先生的创作,必得从他的恋爱小说入手,那是没有疑义的了。

就大体看去,张资平先生当然是一位恋爱小说作家。而他的恋爱小说,在我们去研究时,是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他所描写的大都是三角四角的恋爱。我也曾有一个统计,就是在他的16个短篇恋爱小说之中,描写三角的就有10篇,描写两个三角的一篇,描写多角的两篇,写一男一女相恋的两篇,还有一篇是描写两性结婚后的冲突的。就长篇说,那些与女主人公发生关系的男子大都是至少四位。所以,关于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他的描写的题材大都是三角四角以上的恋爱。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张资平先生在未转变之前,他是一位恋爱小说的作家,而他的恋爱小说大都是描写三角以上的两性的关系的。

这些恋爱小说的产生究竟与它的时代有若何的关联呢?在这一点,我们却不愿和其他的批评者一样,说张资平先生的著作是与时代不发生关系。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的产生是和他的时代有密切的关联的。他的创作确实是时代的产儿。我们只要了然于“五四运动”以后的情况,我们就可以不假思索的指将出来,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完全是五四期间女子解放运动兴起后必然的要产生出来的创作。张资平先生的创作的内容完全是五四初期两性解放运动的事件对于文学上的反映。因此,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里的人物,也完全是“五四运动”初期的人物。张资平先生的创作所能代表的时代也只是这个时代。

我们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里的主人公是有着一致的倾向的。这个倾向就是那些人物大都是才被解放出来的封建思想的人物。她们虽然是被解放了,可是,残余的封建思想还是深深的支配着他们。尤其是在男主人公方面,是更容易看得出来的。这样的人物《苔莉》里的克欧的行动是最足以代表的。在女主人公方面,我想举出《最后的幸福》里的美瑛。不过在张资平的恋爱小说之中,女主人公毕竟是勇敢的,常常的是做着主动的人物,而男主人公却往往是“卑怯的好汉”。我们若具体的说,则张资平的恋爱小说的当事者,无论他是男性亦是女性,大都是为残余的封建思想所侵蚀的小资产阶级的人物。

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当然也是常常的包含着灵与肉的冲突的问题的。但这些问题,也并没有给以肯定的解答。好像他只是把恋爱的事件写将出来给大家消遣消遣。他也似乎没有一点定见,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唱着“我这身体半属给他,半属给你了。物质的方面归他所有,精神的方面是归你所有的了”的议论的。《苔莉》里似乎有了解决,然而,那样的结束我终不愿说他是解决了的。不仅对于这个问题,就是对于恋爱问题也是没有什么定见的。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里并没有写出他的恋爱哲学来。其实,要严格的讲,他根本上是不曾描写灵肉两方的恋爱的。从他的恋爱小说里,我们所能以找到的,可以说只有肉的爱——是具有那样浓重的肉的气息的爱的小说。而且这些小说所显示给我们的也充分的带着封建时代的意味。我想更说明白些,就是张资平先生笔下的男性对于女性的兴味,完全是漂亮的选择,肉感的冲动。我们找不到一个男性是因着女性人格的崇高而有了爱念的。完全是因为女性的“桃色的双颊,有曲线美的红唇,富有弹力的乳房的轮廓,富有脂肪分的肉感,有耐人寻味的媚力,动人的姿态”的肉体条件而引起恋爱的意识的,只要女性能和男性到“海滨”去开一回旅馆,那么张资平先生所谓恋爱的意义就算完全成了功。

但是,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虽然没有什么恋爱哲学,而他的描写技巧是很成熟的。关于性恋的描写,据我所看过的创作小说,在现代的中国文坛上,还没有谁个能超过他的,《苔莉》与《最后的幸福》写的尤其深刻。

关于张资平先生的性恋描写的好处约略的说来,我们可以说,他不但注意到了性的觉醒的烦闷时代前后的心理与生理的状态及环境的影响,他也注意到两性青年在春情发动期以及青年期前后的生理与性的心理的发展的过程与顺序,有时他还注意到在与男性发生性的关系后女性的生理的变化。以及两性的变态的性的生活;性的臆想。他是如一个科学者一样,很精细的从各方面去考察,去描写——描写的异常深刻。  张资平先生的创作技巧完全是自然主义的技巧,他的方法完全的可与自然主义的方法相适应,虽然严格的说来,还不能和东西洋名著相颉颃。

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是以他的技巧见长的。技巧固然有好的地方,同时也有失败的处所。张资平先生的恋爱小说虽然曾经得过大众的欢迎,大众对他的恋爱小说仿佛也有一致的公论,那就是“题材是千篇一律,方法是定型公式。”果真细细的研究他的创作,我们可以找到这种批评并没有冤枉张资平先生,事实确是如此。拿一个不重要的例讲,譬如男女相约去开旅馆,或到旅馆去发生性的关系,像这同样的事,在他的长短16篇恋爱短篇之中就有五六篇,长篇不必谈了。而大体的事实与结构不是开始重行遇见,由遇见想到过去,再进一步去发生性的结合,就是相识以后便离开了,于是女人和别的人发生了关系,这男子便愤怒,忏悔,消沉,还有些是一律的写女性的纵欲,还有些是犯罪了,接着便以基督教义来拼命克复自己,引几句圣经作结。总之,张资平先生恋爱小说的题材与结构的单调,这是无可讳言的事情。

张资平先生不但对于恋爱问题没有确切的见解,就是对于基督教问题也没有一致的意见。我曾经听得很多的人说过,张资平先生前期的创作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反基督教思想。敬爱的足下,你想,张资平先生果真是反基督教么?我敢很肯定的答复你,张资平先生下笔时恐怕是始终没有作如此想。不然他是绝不会在自己的著作里具有极端相反的论调的。敬爱的足下,你也曾注意到么?张资平先生在有些地方固然反对基督教很厉害,有些地方所表现的自己的思想却完全是基督教的思想。就大体讲,若果他写作时有他的确定的主见的话,那我可以说,张资平先生是站在进步的基督教的立场上暴露基督教的一部分黑暗。——不过,我十二分的相信,张资平先生绝不是如此的。他的立场,我要说,在他未转变之前,他是站在从封建思想里解放下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在客观的描写一切恋爱事件,在“五四”两性解放运动初期所产生的。

在他的恋爱小说中,依我的主见,还是《公债委员》与《苔莉》两篇比较的有意义,技巧当然是以《最后的幸福》为最好。《公债委员》一篇的后部,还可以使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影响于恋爱的关系究竟怎样,《苔莉》里的克欧是具体的代表了封建思想里解决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恋爱问题的内心的冲突。《最后的幸福》技巧的好处,尤其是在描写从封建思想里解放出来的女性的性的烦闷。以及生理心理双方面发展过程的深刻。

张资平先生是以他的三角恋爱四角恋爱的小说有名于时的,可是,在我认为满意的并不是他的风行的恋爱小说,而是他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以及在现在经济制度底下挣扎生活着的苦痛的描写的几篇。这几篇里面的主人公有一致的性格,男的是异常的吝啬,女的也完全是所谓在经济关系以外的贤妻良母。他们都是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者,自私自利的人物,尤其是男主人公。这都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到相当高度时对于小资产阶级的必然影响,张资平先生是很深刻的把期间的奇形怪状描写了出来了。敬爱的足下,假使你要读一点比较有意义的小说,我想你还是读张资平先生的这一类的著作好。里面有两篇的情调是特别不同的,就是《植树节》一篇描写了资本主义底下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病中的绝望,是涂满了阴暗的调子。还有一篇是《兵荒》,这是描写在战乱时代的恐怖生活的,他活画出在战乱时代小有产者的丑态,真个是令人叫绝。这一篇的内容和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相似,一样的是描写知识分子的。假使两篇并读那是很有意思的,技巧当然是各有不同。失业的悲哀命运的不济,在他的这一类著作里,也是尽量的描写了,至于过去几年旧军阀统治时代底下的教育情形,我们也可从里面看到一个轮廓。

然而,张资平先生现在是转换了方向了。以对于青年读者有恁大的影响力的张资平先生而转变他的方向,朝着大多数被压迫者方面走来,这自然是值得我们庆幸的事。我是很能相信,在张资平先生的面前,不久是定会有一个扩大的新的局面产生出来的。

至于张资平先生转换方向初期的创作,要严格的说来,是还不能令我们满意的。他还没有把握的普罗的阶级意识。虽然他的近著的背景是革命时代,虽然他对政治愤慨到十二分,虽然他也是在暴露,但是他还是站在进步的小市民的立场上发着牢骚,他并没有站在新的立场上来说话。他的最近的长篇如此,几个短篇也同样的是如此。而且很多地方所表现的依旧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感情的冲动。

这是没有办法的,彻底的转换过来,尤其是从过去的张资平先生的立场转换过来,那是必然的要经过不少的困难。每个从小资产阶级转换过来的作家都曾经过这个阶段,张资平先生当然是不能独为例外的。我对于张资平先生的这种病态并不表示失望。我认为是必然的过程,我所希望的,就是张资平先生能努力的克服残余的小资产阶级的病态,以及个人主义的情绪,努力的去把握普罗的阶级意识,这样,是必然有一天能彻底转换过来的。

1931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苔莉(中国现代名作家爱情小说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资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07633
开本 32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3287905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