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宋元绘画之变/图像史文丛
内容
内容推荐
由宋入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剧变,其影响是全方位的,当然也势必影响绘画艺术。本书从社会环境、艺术风格、绘画技法、画家身份、画作品评(绘画理论)等方面阐述改朝换代的剧变对中国画的影响,并选取了钱选(宋末)和赵孟頫(元初)作为有重要影响的典型画家作了深入的微观剖析。作者总结了宋元绘画艺术八个方面的转变:(1)由重“写实”(画法)到重“书写”(以书入画);(2)由用绢到用纸;(3)由“高远”到“平远”(画风);(4)由重用色(青绿山水)到重水墨;(5)由自然的“逼真”到人文的“不求形似”(意境);(6)由无款、穷款、隐款到诗书画印完美结合;(7)评鉴标准由重视用笔新细、妙于傅色到看重粗笔写意、以书入画;(8)占据主流地位的由宫廷画家到文人士大夫画家。作者指出,宋代绘画有着深厚的儒家思想基础,留下了很多承载着政教功能的作品;到了元代,由于汉人受歧视而又无力反抗,文人们逐渐构建起一种隐逸文化,画家更多地表现自我的情感体验,这加速了画家的自我觉醒,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本书从社会巨变的大处着眼,从绘画艺术的细处入手,理性地看待宋元绘画转变的细节和绘画艺术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功能,对我们深入理解宋元绘画、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宋元绘画之变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 由儒士文化到隐逸文化
第二节 隐逸文化的成因
第二章 宋元绘画的技法之变
第一节 笔墨:从画法到写法
第二节 材质:从绢到纸
第三节 图式:从高到远
第四节 色彩:从丹青到水墨
第五节 题材:从自然到文人
第三章 宋元绘画的款识之变及其原因
第一节 隐款与穷款:宋代绘画的款识状态
第二节 诗书印的结合:元代绘画的款识分析
第三节 宋元绘画款识变化的原因
第四章 宋元画家身份结构之变
第一节 北宋
第二节 南宋
第三节 元代
第四节 文人化趋势:宋元画家身份格局的变化
第五章 宋元绘画之变中的代表画家
第一节 钱选
第二节 赵孟頫
第六章 宋元绘画品评标准的转捩
第一节 从“唯逼真而已”到“不求形似”
第二节 从“用笔新细”到“以书入画”
后记
导语
本书通过分析宋元著名画家的130幅传世作品,全方位解说其艺术风格、技法、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宋代和元代绘画艺术的变化,揭示这一系列变化背后的画家个人修养与社会环境,为我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全书彩色印刷,制作精美,为读者提供了愉悦的阅读体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宋元绘画之变/图像史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永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235655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5-01
首版时间 2024-05-01
印刷时间 202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548
CIP核字 2024062309
中图分类号 J212.05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