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狱中家书(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集)/新世纪万有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被称作“残酷的天才”,高尔基认为他的创作体现了“关于人的一切痛苦的记忆”,就其才华和艺术表现力来说,堪与沙士比亚等艺术大师相媲美。

本书介绍了他的《农夫玛列伊》、《百岁老妇》《乔治·桑之死》、《一个受到当代妇女青睐的人物》、《土地与孩子》等作品。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农夫玛列伊》、《百岁老妇》《乔治·桑之死》、《一个受到当代妇女青睐的人物》、《土地与孩子》等作品。

《农夫玛列伊》是一篇回忆录,分为两个层次,实际上是回忆中的回忆:作者回忆当年在鄂姆斯克监狱中的生活,而在这回忆中又加进当时对自己童年时期一件小事的回忆,在鲜明的对比中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群众新的认识。

《百岁老妇》是一篇特写,仅仅通过两个生活场景便勾画出当年大城市底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及其精神世界,与作者小说中常见的“小人物”题材相呼应,等待。

目录

“人的一切痛苦的记忆”

彼得堡纪事

狱中家书

《当代》杂志征求1861年度订户启事

农夫玛列伊

百岁老妇

乔治·桑之死

关于乔治·桑的几句话

对历史的乌托邦理解

在矿泉区什么东西最有用:矿泉水还是风度?

一个受到当代妇女青睐的人物

生孩子的秘密

土地与孩子

优秀人物

普希金(概论)

试读章节

彼得堡纪事

[4月27日]

不久以前我还不能想象彼得堡居民是别的样子,认为他只能身穿睡衣,头戴睡帽,关在封得严严实实的房间里,每隔两个小时服用两匙药剂,严格准时。当然,并非人人都患病。有些人因职务的关系是被禁止患病的。另一些人受到天生的强壮体魄所保护。但是太阳终于光辉灿烂了,于是这个新闻无可争议地胜过任何别的新闻。处于康复之中的人动摇了;犹犹豫豫地摘下睡帽,在左思右想之中整理着外表的装束,终于同意出去走走,当然是全副武装,穿上毛衣,捂上皮大衣,罩上套鞋。温暖的空气、路上行人的悠闲、马车在裸露着的石头马路上震耳欲聋的轰隆声让他又惊又喜。这位康复者在涅瓦大街上终于吞食着新的灰尘!他的心开始剧烈地跳动,他的嘴唇本来是紧闭着,露出疑惑和不信任的样子,这下子被某种类似微笑的东西所扭曲了。在泥泞的洪水期和潮湿的空气过后,彼得堡首次出现的灰尘并不逊色于古老故乡的香甜的炊烟,于是疑虑的表情从散步者的脸上消失了,他终于决定享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彼得堡居民凡是决定享受春天气息的,他身上都有一种憨厚天真的东西,不可能分散他的喜悦心情。他甚至和友人相遇时竟然忘记了自己那个随时都不能忘怀的问题:有什么新闻?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更加有趣的问题:天气如何?众所周知,在彼得堡,特别是坏天气过去之后,最令人不快的问题就是——有什么新闻?我时常注意到,两位彼得堡的朋友相遇时,彼此问候,必定异口同声地问道——有什么新闻?——无论谈话是用什么样的语调开始的,在他们谈话的声音里总会听到一种刺耳的沮丧语气。的确,彼得堡的这个问题笼罩上了完全绝望的阴影。但最带有侮辱性的却在于,往往这样发问的人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彼得堡人,他明明知道这里的习俗,事先知道什么都不会回答他,没有任何新闻,他提出这个问题差一点儿或者多一点儿已经一千次了,但每一次都一无所获,并且因此而心安理得了——可是他仍然发问,仿佛是有兴趣,仿佛是某种礼节迫使他也参与到社会中来并且具有公众的兴趣。然而,公众的兴趣……我们具有公众的兴趣,我们对此不想争论。我们全都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故乡彼得堡,有时遇到机会,喜欢玩玩:总之一句话,具有很多公众兴趣。可是我们这里更广泛流行的却是各种小组。甚至众所周知,整个彼得堡不是别的,而是无数各类小组的汇总,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章程、自己的规矩、自己的制度和自己的神谕。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我们民族性格的杰作,我们这个民族本来不好意思过社会生活,只把眼睛盯在家里。况且为了过社会生活,需要艺术,需要准备许多条件——一句话,还是呆在家里为好。在家里比较自由,不需要艺术,比较安静。而在小组里,人们热烈地回答您的问题——有什么新闻?这个问题很快就获得了私人的性质,回答您时或是用小道消息,或是用打哈欠,或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您本人因此也就顾不得羞耻,而习惯地跟着打起哈欠来。本来在小组里可以安安静静地和甜甜蜜蜜地度过自己有益的一生,打打哈欠,听听小道消息,直至流行性感冒或潮湿性热病造访您的家庭,那时您就恬淡而坚决地和它告别,并且感到很幸福,因为您完全不了解迄今为止您都做了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而做了这一切?在一个凄风苦雨、阴云满天的日子里,您在黄昏的黑暗中命赴黄泉,完全不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生活了一辈子(好像是生活了),取得了某些成绩,可是如今不知为什么一定得离开这个令人愉快的和安静的人世,移居到另一个更好的世界去。而在另外一些小组里则激烈地议论着正经事;几个有教养的忠诚可靠的人兴致勃勃地集聚在一起,毫不可惜地摈弃了无伤大雅的乐趣,诸如传播小道消息和玩朴烈费兰斯纸牌(不言而喻,不是在文学小组里),怀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兴趣,议论各种重要的事情。议论一阵,解决了某些普遍有益的问题,人人都心悦诚服,整个小组激动起来,最后又令人不愉快地松懈涣散了。终于相互间发起火来,说一些尖刻的言论,一些人暴露出激烈而豪放的性格——最后的结局却是涣然冰释,安静下来,因袭了日常生活的理性,逐渐地偏离了原有的宗旨,而向上述第一类小组的方向靠拢。诚然,这样生活也很愉快;可是最终还是令人沮丧,懊恼。就拿我来说吧,对我们那个因循守旧的小组所以感到沮丧,是因为这里经常有一位让人难以忍受的先生显得与众不同。诸君都非常了解这类先生。这种人数不胜数。这位先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除了善良的心之外,则一无所有。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好像是咄咄怪事!好像是应该具有一颗永恒不变的善良的心!这位具有这种优秀品质的先生,来到人世完全相信他那颗善良的心足以使他永远心满意足和无限幸福。他对成功满怀信心,在为人生道路进行储备时忽视了别的任何手段。譬如说,他在任何方面都不知约束和失去节制。他做一切事情都尽情尽兴,坦率开诚。

此人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爱好——会突然喜欢上什么人,准备跟他结为至交,并且完全相信,所有的人也都会立刻喜欢上他,只是由于一个事实,就是因为他喜欢所有的人。他那颗善良的心就连做梦也没想到,仅仅是热烈喜爱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掌握一种艺术,让人家喜欢你,没有这一点,全都白费,没有这一点,在生活中就行不通,无论是他那颗爱人之心,还是他天真地选作自己无节制的眷恋的对象,都是如此。如果此人找到一个朋友,那么他的这位朋友就会马上变成家具,变成某种类似痰盂的东西。正如果戈理所说的,一切的一切,不管内里是什么样的破烂货,一切都从嘴里飞向友人的心。这位朋友应该洗耳恭听,并且对一切都得表示同感。这位先生不管是在生活中受骗上当,不管是被其情妇所骗,不管是赌牌输了,他都马上像只狗熊似的,大耍活宝,不请自来,向朋友的心灵大献殷勤,把自己全部鸡毛蒜皮的琐事都无节制地向他倾诉,常常根本没有注意到朋友因其个人的操心事正在大伤脑筋,没有注意到他死了孩子,妻子发生了不幸,最后,这位先生本人虽然怀着一颗爱心,却也像是洋姜一样,让自己的朋友讨厌了,人们终于以最委婉的方式向他暗示说,天气真好,应该马上抓紧时间单独一个人散散步。他如果爱上一个女人,就会由于自己这种天生的性格而伤害她一千次,直至在自己那颗爱心中发现这一点为止;直至他发现(如果他有能力发现)这个女人由于他的爱情而备受折磨,她厌恶,讨厌跟他在一起,他由于自己那颗爱心具有穆罗姆人的志趣而败坏了她的整个生活。是的!只有独处一隅,更多的是在小组里,才能产生大自然的这种杰作——我们标准的原始素材,如美国人所说的,丝毫不适合于艺术加工,一切都是自然本性的,一切都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约束,没有任何节制。这种人毫不怀疑自己完全纯洁,忘记了生活——乃是一整套艺术,生活意味着把自己造就成一件艺术品;他那颗善良的心就是他的资本,但这只是一块矿石,只有在普遍的利益下,在对社会公众及其直接需求的同情中,才能够琢磨成宝石,才能够加工成真正的闪光的钻石,而在昏睡中,在离群索居中,在冷漠中,只能使群众变成一盘散砂,照旧是块粗糙的顽石!P1-4

序言

《新世纪万有文库》生也逢辰,问世之时,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大步,书业也连带繁荣兴盛,因此初印销数不俗,令人高兴。但也可说生不逢辰:因为某些媚俗的销售方式时下日益成为出版行业的时髦操作手段,走进书市,“爆”、“炒”之声不停,大违筹议这一《文库》时的行销氛围。在这情况下,像《新世纪万有文库》这类图书,究竟应该如何进入市场,迎迓读者,颇劳心神。在这时刻,有明眼人忽然援引马克思名言:“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而将永远存在……”,以为书业箴诫。我们读之大喜,铭诵再三,并据以拈出十二大字:“不求显赫一时,但愿传诸久远”,成为我们据以继续行进的座右之铭。也因此陡我们坚定信心,决心朝这方向不断前进——即使可能出现某种挫折。

既然“传诸久远”成为我们的基本方针,自然需要我们在选题、编纂、排校等等运作上更费心力。第一辑出书后,反应大抵可以,但是批评意见仍然不少。当年《万有文库》定价低廉,我们可说是大体继承下来了;据说当时的某些图书校雠未精,为时人诟病,我们力求避免,但是错谬之处还是可能出现;至于选题,入选之书虽然大多系经名家指点、高手操作,但就总体看,有些不免失诸凌乱(尤以外国文化书系为甚)。凡此种种,我们都认真听取批评,并在调整、改进之中。选题体系严饬,是我们追求的高目标,但就译作而言,因为版权关系,不免为难。就第二辑看,此病仍难消除。不过,当今的丛书,似乎追求系统、完整过多,有时不免因此影响质量。我们想学习巴老等前辈当年创办《文化生活译丛》的办法,以质为尚,体例为次。自然不可“拉在篮里就是菜”,但是凡是可食的优质营养品,略加搭配。不论次第,纳入“篮”中,而不计较是否可以由此烧出一台完整的“满汉全席”。此种意义上的“菜篮子工程”,读者其许我乎?!

《新世纪万有文库》之能问世,得力于各位前辈学人、专家学者的指点。我们曾将有关各位大名,弁诸每册卷首,作为永久纪念。本辑开始,不再印出各位大名,而只是藏诸内心。把书编好、出好,为读者服务得更好,即是我们对各位贤硕的最好纪念和感谢!

一九九八年二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狱中家书(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集)/新世纪万有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刁绍华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251449
开本 32开
页数 1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9
出版时间 1998-03-01
首版时间 1998-03-01
印刷时间 199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1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1.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184
131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