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抗战时期青岛市伪政权职员群体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研究的全新力作;将目光聚焦于人,深入抗日战争的历史情境,充分揭示出抗战的艰巨复杂性;运用地方档案馆史料,勾勒出抗日战争时期青岛市伪政权职员群体的政治参与、人员构成、人事关系及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弥补了伪政权研究中只见事不见人、浮于制度法令文本之上的遗憾 内容推荐 在全民抗战的历史进程中,另有逆流而动者为日伪政权服务,犹如海中回澜。本书以青岛为中心,关注以往研究较为忽视的基层伪政权职员群体,对其中的汉奸与伪员加以区分,从社会环境、文化脉络与动态时局中剖析其思想流变。饱受汉奸之名困扰的伪职员常以道德观与为官之道标榜自我,从曲解的“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中找寻心理慰藉。日本设立严格训练及赏罚分明的人事制度,“恩”威并施,但权力运作网中不乏微妙与弹性。日本对伪职员心存怀疑、步步紧逼,投敌事伪者亦在心理煎熬和高压统治下与伪政权貌合神离。本书尝试走进这些边缘化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造成他们身上历史性悲剧的深层原因。 目录 绪 论.........001一、选题依据.........001二、文献综述.........006三、章节目的逻辑结构.........022第一章 沦陷初期青岛伪政权的建立.........025第一节 青岛陷落.........025第二节 “恩”威并施:日占初青岛统治秩序的建立.........037一、日占初期的青岛.........038二、寻求“合作”:伪青岛治安维持会及其组织.........043第三节 青岛职员群体与伪政权“合法性”的重构.........050一、“得救复生之开端”:伪政权官员宣传中的七七事变.........051二、脱党与反蒋大会.........063三、“倒蒋必先反共”:“反共救国大会” .........074小结.........090第二章 青岛伪职员群体的人事结构和思想分析.........093第一节 青岛上层伪职员群体的结构性特征.........093一、伪治安维持会时期.........094二、赵琪任市长时期.........107三、姚作宾任市长时期.........120第二节 情境与经历:以个案考察与日媾和者的政治选择及心路历程.........128一、“爱国之心不敢后人”:胶澳督办赵琪的乱世情怀.........129二、由激进到保守:革命者姚作宾的蜕变.........135三、留日学生、国民党员李仲刚对日态度的转变.........144四、外延:个案之间的普遍性规.........153第三节 青岛市低级职员之境况.........154一、低级职员群体的来源及社会背景.........155二、低级职员群体的待遇和生活水平.........162第四节 伪职员群体的思想透视.........170一、被曲解的“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 .........171二、矛盾体:伪职员的道德观与为官之道.........182三、隐喻的“孤岛”文化.........189小结.........198第三章 形塑“顺民”:日本殖民者及伪职员群体治下的青岛.........200第一节 日本对伪职员群体的控制与利用.........200一、日本对伪职员的训练及奖惩.........201二、“亲睦”之种:伪政权上层人士的交际圈.........210三、根植媚日情怀:伪职员视察日本谈.........219第二节 伪职员群体的政治实践.........228一、青岛伪政府的权力运作网络.........229二、“执政之善”与“助纣为虐”:伪政权官员行为的复杂性.........241第三节 “新市民”的文化塑造.........253一、“新民”中的“新青年” .........253二、身体政治:医疗卫生与尚武精神.........264三、“新女性”与旧伦理.........270小结.........292第四章 时代语境下的“汉奸”与青岛周边的抵抗.........294第一节 战时各方的舆论博弈.........294一、报刊舆论中的“汉奸” .........295二、抗战时期国共的肃奸策略及特点.........301三、转移视线:日伪的忠奸之辨与反宣传.........307第二节 青岛周边的抗日活动.........316一、中共在胶东的抗日武装及发展轨迹.........317二、李先良与鲁东抗战.........329第三节 国、共、日三角关系下的军政博弈.........337一、国民党赵保原部的生存策略.........338二、治安强化运动中的伪职员.........356小结.........365第五章 伪职员群体在战后的审判及其命运.........367第一节 戴罪立功:国民政府接收中的“功臣” .........368一、抗战中后期“汉奸”身份的迷思.........368二、伪政权官员在国民党接收中的作用及影响.........372第二节 战后青岛的肃奸运动.........378一、裁撤伪员与地方权争:青岛肃奸运动下的“运动”肃奸.........379二、伪职员的结局及国民政府惩奸之影响.........397三、国民党战后审奸中的派系之争与司法混乱——以丁敬臣案为例.........404第三节 “汉奸”与“烈士”:抗战前后国民党将领赵保原的身份转换.........418一、从“赵宝元”到“赵保原” .........419二、“死为国殇”:国民政府对赵保原的重构与纪念.........425第四节 政治改造下的汉奸——以青岛伪市长姚作宾为个案的考察.........436一、抗战胜利后姚作宾对汉奸罪的申辩.........436二、靠拢“新人”:新中国成立后对姚作宾的改造.........443小结.........452结 语.........454参考文献.........461后 记.........47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抗战时期青岛市伪政权职员群体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郝昭荔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90298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65.60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