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战新史 鲜血与废墟中的世界 1931-1945(全2册)
内容
编辑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通史写作的一座新里程碑!
重新认识这场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奠定世界格局至今的全球战争!

威灵顿公爵军事史奖2022年获奖作品
吉尔德 · 莱尔曼军事史奖2021年提名作品

二战新史,新在何处?
全新的时间框架: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独特的“十四年二战史”!
二战不是始于1939年的波兰,而是始于1931年的中国!将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起点作为二战的起点,充分肯定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早在欧洲的大战爆发之前,中国已经在抵抗日本军国主义,埃塞俄比亚已经在抵抗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二战的序幕已经拉开!而德国1936年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区的行动,更是使战争的进程不可逆转。

真正的全球视野:平等对待欧洲、太平洋、中国、北非、东南亚等主要战场!还涉及中东、南亚等次要战场!
二战是一场真正的全球战争,绝非欧洲战场是重头戏,外加太平洋战场作为陪衬。东亚和东南亚的战事对于塑造战后世界秩序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德国在欧洲被击败。北非、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的战事与欧洲的战事密切相关。战争还蔓延到了诸如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南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以及加勒比海的岛屿之类的偏远之地。全书一反以欧洲战场为中心的传统二战史叙事,充分还原了二战的全球性!

独特的因果阐释:从“帝国大战”的视角重新解释战争的起因和结果!剖析战争背后世界秩序500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战不仅仅是一场反法西斯联盟与德意日法西斯的对决,还是一场帝国大战。战争的爆发不是因为德国出了个希特勒,意大利出了个墨索里尼,日本被军部掌控,而是源于19世纪末以来德意日三个新兴强国与老牌的英法帝国的长期矛盾。而在战争结束后,不仅德意日三大帝国土崩瓦解,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帝国也走上了解体的道路。鲜血与废墟之上,主宰了世界500多年的西方殖民帝国秩序终于崩塌,中国、印度等一个个现代民族国家横空出世,世界秩序已然大变!

全面的战争定义:战争需要钱、需要人、需要资源、需要宣传、需要技术!战争不仅仅有正面战场的厮杀,还有敌后战场的较量!
全世界有超过1亿人加入军队作战,各国如何做到大规模动员甚至全民总动员?除了增税和借贷,各国为了给战争筹资还用了哪些手段?三个轴心国如何将自己伪装成正义的?英美为了和苏联结盟如何改变了对苏宣传策略?电子战和情报战等新战法、雷达等新技术为何能决定战争的胜负?敌后战场又如何与正面战场相配合?总之,二战是一场总体战,经济战、动员战、宣传战、技术战、资源战、生产战、敌后战,都是战争的一部分!

深刻的人文关怀:不只关注战争对国家和国际局势的影响,还关注战争对个人造成的创伤!
战争影响乃至伤害到了深处其中的每个人。粮食要优先供给军队,后方的民众该如何填饱肚子?军工岗位上的工人该如何忍受每天12小时、每周7天的工作制?身处枪林弹雨中的士兵每天都要面对死亡,他们的精神创伤该如何缓解?战时生活是另一种生活方式,暴力和罪行无处不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乃至精神状态都与和平时代大不相同。
内容推荐
这本书重塑了我们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起源和后果的方式。理查德·奥弗里认为,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帝国战争”,以暴力结束了近一个世纪的全球帝国扩张,这种扩张随着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帝国野心膨胀达到极限,随后演变为人类历史上规模巨大、代价巨高的战争,并在1945年之后终结了各个帝国。奥弗里跳出了传统的时间和地域框架,将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起点作为二战的起点,平等对待欧洲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真正做到了以全球视野考察这场战争。他笔下的战争不仅仅包括同盟国和轴心国在正面战场的较量,还包括各国人民自发组织的反法西斯游击战,以及一些国家同时爆发的内战等。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战争史,不只关注这场规模巨大的战争是如何进行的,还关注战争是如何动员群众支持、如何获得物资供应和资金支持、如何在意识形态上获得正当性,以及如何影响了普通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这些都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奥弗里阐述了那些参与战斗的人付出的惨痛代价,以及战争中异常严重的犯罪和暴行。它使我们从诸多新视角看待这场战争,是21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写作的新标杆。
目录
《二战新史 鲜血与废墟中的世界 1931-1945 上册》
《二战新史 鲜血与废墟中的世界 1931-1945 下册》
书评(媒体评论)
与多数西方学者的二战史观不同,这部作品纠正了长期以来西方学界所持二战史观的种种偏见,超越了冷战思维,否定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二战史观。在战争起点上,该书采用了中国主张的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十四年二战史的观点,从而肯定了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该书在肯定美英苏盟国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作用的同时,也对中国、北非、东南亚、中东等各国各地区不同形式的参战予以肯定;该书无情地揭露了德意日法西斯进行的大屠杀罪行,再现了遭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苦难历史;该书还重视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认为是二战唤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导致战后中国等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或获得民族独立,改变了国际政治版图。总之,这是一部具有全球视野、全新视角,比较客观公正评价二战史的高水平学术著作。
——胡德坤,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世界史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一部杰出的新历史……其跨度、深度、学术性都令人印象深刻,视野开阔。它正确地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1年的中国。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研究员、《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雄伟而且颇具创新性……奥弗里写了很多好书,但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上千页的篇幅,使之前关于这场冲突的单卷书都相形见绌。
——索尔·大卫(Saul David),白金汉大学军事史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地狱的熔炉:冲绳岛战役》作者

从任何意义上说,这本书都是理查德·奥弗里的代表作。在快节奏的叙述中,论证和见解交织在一起,其精彩之处怎么说都不为过。
——约翰·达尔文(John Darwin),牛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帖木儿之后》作者

这是一本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二战史……可能是迄今为止非常全面的单卷本二战史。
——拉纳·米特(Rana Mitter),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作者

对关于战争的大量文献和资料的综合非常出色的. ...始终具有启发性。
——杰弗里·罗伯茨(Geoffrey Roberts),爱尔兰科克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大林的战争》作者

在太平洋地区发生的围绕殖民地的冲突,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大的真相……本书拒绝像历史学家经常做的那样,将太平洋战场视为次要战场。相反,它将第二次世界大战视为一场真正的“全球性事件”。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令人目不暇接……奥弗里将第二次世界大战重新定义为帝国主义的喘息,这是敏锐而且深刻的。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一部不朽的作品……理查德·奥弗里有力地提醒了我们战争的恐怖,以及怀有帝国梦想的统治者所带来的威胁。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一项惊人的成就……用锋利的手术刀剖析了战争的脉络。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这是一本精彩的书,反映了一位专业历史学家深厚的学识和人道的判断。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本书将第二次世界大战重新定义为几十年来帝国扩张和领土野心的合理延续,对这场冲突的新探索在地理范围和时间范围上都是广泛的。然而,它从未忽视这一野心所需的人力成本……
——《揭秘历史》(History Revealed)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战新史 鲜血与废墟中的世界 1931-1945(全2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理查德·奥弗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63737
开本 32开
页数 123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168000
出版时间 2024-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5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