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译边草/周克希译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译边草/周克希译文集》编著者周克希。

《周克希译文集》不仅对原有译本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而且将先前与人合译的内容(如《基督山伯爵》上半部)全部重新译出。按出版计划,第一辑推出《包法利夫人》、《侠盗亚森·罗平》、《不朽者》、《古老的法兰西》四部小说,接下来将分别出版《小王子》、《基督山伯爵》、《三剑客》、《格勒尼埃中短篇集》、《幽灵的生活》、《王家大道》,以及《追寻逝去的时光》中的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第五卷《女囚》。随笔集《译边草》也将作为附刊列入。

内容推荐

《译边草/周克希译文集》编著者周克希。

《译边草/周克希译文集》分“译余偶拾”、“译书古事”、“走近普鲁斯特”三部分,是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周克希先生记录其翻译生涯种种感受、体验、了悟、探讨的随笔集。其中“翻译要靠感觉”“好译文是改出来的”、“查词典这道坎儿”具见其心得,“折衷的译法”、“译应像写”、“用心灵去感受”、“追寻普鲁斯特之旅”谈翻译《基督山伯爵》、《包法利夫人》、《小王子》、《追寻逝去的时光》的体会,均深耐玩味。

目录

一、译余偶拾

 翻译要靠感觉

 译者的气质

 度与“翻译度”

 译文的尴尬

 有所失落与过犹不及

 “如实”与传神

 色彩与趣味

 好译文是改出来的

 查词典这道坎儿

 语法与逻辑

 古文修养还是要的

 一名之立

 惹得读者向往

 要加“催化剂”

 “透明度”更高的翻译

 格物与情理

 绝望的双关

 文体与基调

 杂家与行家

 他山之石——译制片

二、译书故事

 1.很久以前,在巴黎……(《成熟的年龄》)

 2.没用上的“眉批”(《古老的法兰西》)

 3.气质攸关(《王家大道》)

 4.深深的怅惘(《不朽者》)

 5.树上美丽的果子(《追忆似水年华·女囚》)

 6.岛名、人名与书名(《基督山伯爵》)

 7.折衷的译法(《三剑客》)

 8.译应像写(《包法利夫人》)

 9.用心灵去感受(《小王子》)

三、走近普鲁斯特

 1.写在第一卷译后

 2.《心灵的间歇》及其他

 3.艰难的出版

 4.追寻普鲁斯特之旅

 5.巴黎,与程抱一叙谈

 6.与陈村聊普鲁斯特

只因为热爱——代后记

附录:

百家版序和华东师大版序(南妮)

试读章节

好多年前,丰华瞻先生就曾断言:“把Oliver Twist译为《雾都孤儿》,比译为《奥利佛·退斯特》好,因为前者点明了地点(雾都,即伦敦)和人物(孤儿)。”

金圣华教授(《傅雷家书》中原来用外文写的词句,她译配得丝丝人扣、浑然天成)亦对《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之类的译名不以为然,认为“《战地春梦》及《大亨小传》其实已是译名中的经典杰作”。

79

在读者,除了口味,似乎还有个习惯问题——有时候,“先人为主”的译名,几乎是根深蒂固的。《鲁滨孙飘流记》就是一例。

黄杲□先生在新译本《鲁滨孙历险记》的译者前言里,用两页篇幅历举书名改易的理由,说明“在笛福的笔下,鲁滨孙一生之中从来都不曾‘飘流’过!”新译本问世一年有余,销路很好,但许多人还是习惯说《飘流记》;这个并不准确的书名,也仍不时会见诸报端。

习惯的改变,是要假以时日的。

80

董桥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名叫《“神话”的“乐趣”——罗兰·巴塞的著作与思想》。其实,这位法国作家Roland Barthes的姓名,最后的那三个字母都不发音,所以比较接近的读法是罗朗·巴特。

文中提到“一九五五年,巴塞写一篇文章批评法国小说家洛普克利列(Alain Robbe—Grillet)的小说”。被批评的这位新小说派作家,姓的读法接近于罗布一格里耶,末尾的读法离“克利列”的英文读法(?)相去甚远。

董先生在另一篇文章里提到:“这就等于‘赛因’河的‘因’字不必写成‘茵’一样。”这条河想必就是巴黎有名的Seine河了。没错,照英文的读法,它是赛因河,而且的确不必写成“赛茵”。但是,法文里它的发音是更接近“塞纳”的。

81

都说法语的读音比英语容易,因为大体上是有规则可循的。但怕就怕例外,而例外又往往落在地名、人名的读法上。

Marguer·ite Duras以一本《情人》而风靡一时。她的姓究竟该译“杜拉”,还是“杜拉斯”?问身边的法国人,居然也人言言殊,两种读法都有。王道乾先生当初译成“杜拉”,我猜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问过法国朋友,二是援引仲马(Dumas)父子姓氏的译法。

直到有机会得到法国名演员德纳芙灌录的一盘小说朗读磁带,清楚地听到她读若“杜拉斯”,心里才有了底。  82

说到大仲马和小仲马,这父子俩的姓氏Dumas,原是该读若“迪马”或“杜马”的(差不多就介于这两个读法之间)。

但仲马已经是约定俗成的译名,不宜改了。林纾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第一部外国文学名著译本”(施蛰存先生语),不知小仲马这个译名,是否跟林纾先生的福建乡音有关系——把Holmes译作福尔摩斯的,好像也是他老人家吧。

83

陈原先生称赞“香榭丽舍”(法文Champs.Elys6es的音译)“这四个字多美呀!一幅令人神往的街景:一幢又一幢别致的房屋(榭,舍)散发着一阵一阵香气,美丽极了。”

他还说:“至于诗人徐志摩给意大利的文化古城佛罗伦萨写上三个迷人的汉字一一翡冷翠(从当代意大利语Firenze音译),翡翠已绿得可爱,何况还加上一层寒意(冷),那就太吸引人了。”

有道是,“凡不知人名地名声音之谐美者(do not‘take a special pleasure in the sound ofnames),不足以言文。”(见钱锺书先生《谈艺录》)陈原先生可谓知音也。

惹得读者向往

84

狄更斯的小说《马丁·瞿述伟》第四章里,形容一个花花公子“自以为年轻,可到底还是从前比现在年轻”。

方平先生说:“不知别人怎么样,我自己是读了译文‘可到底还是从前比现在年轻’才充分领会到原文‘but had been younger’的讥讽和幽默的意味,不禁为之失笑。”

我从中感觉到了叶维之先生的才情和方平先生的胸襟。

85

钱锺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中说:“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我把林译里哈葛德、欧文、司各特、迭更司的作品津津不厌地阅览。假如我当时学习英文有什么自己意识到的动机,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天能够痛痛快快地读遍哈葛德以及旁人的探险小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译边草/周克希译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克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96078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1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