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跨越时空的学术史诗,深刻揭示了中华学术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身;
不仅是对古代“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深刻内涵的梳理与致敬,更是对近代以来“七科”(或曰现代学科体系)兴起与发展的全面剖析与展望;
一部对近代中国如何在西方学术影响下,勇敢探索并构建全新知识系统的生动记录。
图书 | 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部跨越时空的学术史诗,深刻揭示了中华学术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身; 不仅是对古代“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深刻内涵的梳理与致敬,更是对近代以来“七科”(或曰现代学科体系)兴起与发展的全面剖析与展望; 一部对近代中国如何在西方学术影响下,勇敢探索并构建全新知识系统的生动记录。 内容推荐 我国现在流行的学术分科滥觞于晚清,其时开始的从“四部之学”向“七科之学”的转变是为中国传统学术门类向现代意义上的学术门类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在晚清发生的剧烈变动与当时经世学风的兴起、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传统学术的衰落及转型与西学的引入存在着一种关联互动关系。本书论述了西学的引入对传统学术以及旧式书院教育体制的冲击,分析了中国传统学术和书院制度开始向现代转型的进程。全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历史价值。 目录 目录 导 论/ 001 第一章 中国传统学术分类及其特征/ 010 一、分类、分科概念之阐释/ 010 二、先秦时期已有学术分类/ 019 三、道术分化及方术勃兴/ 028 四、中国有独特的分科体系/ 034 五、从孔门四科到儒学四门/ 047 第二章 典籍分类与中国知识系统/ 061 一、典籍分类与学术分科/ 062 二、《七略》分类与秦汉知识系统/ 068 三、《隋志》与四部之学的雏形/ 080 四、四部分类之完善与明清知识系统/ 088 五、独具特色的专门之学/ 110 六、中国学术崇尚博通/ 128 第三章 西方分科观念的传入及早期学术分科/ 141 一、经世之学对西学的接引/ 141 二、新式学堂课程及其分科观念/ 160 三、西书翻译与最初的西学门类/ 176 四、中国学人接受的西方分科观念/ 189 五、中国学者早期的分科方案/ 200 第四章 分科观念普及与“七科之学” 奠立/ 210 一、从西书分类看分科观念变化/ 210 二、近代分科观念的逐渐普及/ 221 三、新式学堂课程及学术分科/ 234 四、书院课程变革中的“六斋之学” / 242 五、京师大学堂分科方案/ 252 六、“七科之学” 的确立/ 265 第五章 近代“格致学” 诸门类的移植/ 274 一、从传统术数之学到近代数学/ 278 二、从天文历算之学到近代天文学/ 286 三、从传统舆地学到近代地理学/ 290 四、从传统格致学到近代物理学、化学/ 296 五、植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引入/ 306 六、格致学学科体系的形成/ 313 第六章 近代“法政诸学” 各门类的初建/ 324 一、经学地位之动摇/ 325 二、从传统史学到新史学/ 335 三、从义理之学到近代哲学/ 351 四、从刑名之学到近代政治学、法学/ 359 五、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移植/ 369 第七章 中西学术配置及近代知识系统的雏形/ 381 一、“撷泰西之菁英、熔中土之模范” / 382 二、“中学为主、西学为辅” / 398 三、近代中国知识系统的形成/ 415 第八章 典籍分类与近代知识系统之演化/ 444 一、四部分类法之最初突破/ 445 二、典籍分类上之新旧并行制/ 466 三、杜威十进法之引入/ 481 四、对杜威十进法之改进/ 498 五、整合“四部之学” 的尝试/ 511 第九章 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体系之尝试/ 534 一、西学大潮下的旧学命运/ 534 二、以西方新理新法治旧学/ 549 三、以西方学科体系框定中国旧学/ 565 四、对中西学术之比附式会通/ 578 征引文献举要/ 596 后记/ 629 再版后记/ 63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左玉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012467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37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40000 |
出版时间 | 2024-08-05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30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