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基于激励机制和碳市场的净零路径 |
内容 | 内容推荐 气候变化已给世界多国带来巨大现实危害,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和能源安全问题又令各国自顾不暇。实现碳减排和低碳转型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好净零路径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满足经济持续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照顾利益受损害的地区和人群。本报告选择了净零路径的八大问题—应对气候的目标、路径规划和机制选择,困难与挑战,碳减排关键领域,碳市场建设,碳市场联通,实现公正转型以及绿色技术研发及其投融资展开论述,切实探究运用激励机制特别是碳市场可能带来的更优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引 言 1问题一 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路径规划与机制选择 3 一、 1.5℃目标、 全球减排总量目标与国家自主贡献 (NDC) 3 二、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 动态规划和排放余量 6 三、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机制: 自觉性、行政计划还是市场机制? 12问题二 正视困难与挑战 15问题三 抓住减排的关键———电力系统 20 一、 电力系统是主要国家碳减排的工作重点 20 二、 电力系统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条件 24 三、 几大关键任务 28问题四 碳市场及其应起的作用 34 一、 关于碳市场的功能 34 二、 发展碳市场的几大重点问题 35 三、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 42问题五 不同碳市场间的相互作用与如何避免 “漂绿” 47 一、 不同碳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47 二、 碳市场连通 48 三、 碳减排的国际协调 51问题六 企业与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是否会轻易改变? 52 一、 企业与消费者的行为模式能否改变? 52 二、 如何引导企业与住户参与碳减排 54问题七 公正转型与跨境碳交易和 CBAM 64 一、 公正转型 65 二、 公正转型的两大关键问题 71问题八 大力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及相关领域投融资 76 一、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77 二、负排放关键技术: 直接空气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87 三、 生态碳汇 92 四、 核能 99 五、 氢能与可持续燃料 105 六、 地球被动辐射冷却技术 110参考文献 11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基于激励机制和碳市场的净零路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莉 等编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024172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12000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46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