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趣味修辞(插图本)
内容
编辑推荐

语言是工具也是资源。我们要顺利跨进精神或物质的宫殿,成为富翁,就需要正确使用、合理开发语言资源。一个人想要提高自己的语用艺术,学习修辞就是一条重要而必需的途径。本书把修辞分为:修辞与修辞学、修辞语境、语形修辞、语义修辞、语法修辞、辞格修辞六大版块进行介绍,并试图通过一些趣闻逸事,或夹杂一些闲话、笑谈,来增添文章的一些活气,把知识与趣味融合一起,让知识通俗易懂,使读者感到兴趣没有疲倦。

内容推荐

一个人想要提高自己的语用艺术,学习修辞就是一条重要而必需的途径。英国作家和政治家约瑟·艾迪生曾经说过:“假如把人们头脑里的想法敞开,我们会发现聪明人和笨人的思想几乎毫无差别,差别仅仅在于聪明人知道如何精心挑选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和别人交谈……而笨人则毫不在乎地让自己的想法脱口而出。”在我们看来,约瑟·艾迪生告诫的这种“精心挑选”,就包括了要掌握一定的修辞方法。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修辞也是一种挑选。陈望道说,修辞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修辞学发凡》第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年版)调整语词的一切努力,自然需要“精心挑选”。古人讲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把“立言”看成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这说明古人重视“立言”。为实现“立言”目标,古人对修辞常常是“熬得半宵寒”,“拈断数茎须”。

目录

修辞理论趣话

一、修辞与修辞学

鲁迅郑伯奇先生的经历/2

郭沫若题匾/4

盲人心中的大象/6

著名诗人遭质问/8

二、修辞原则

应对口渴/11

乾隆巧解死扣/12

三句话叫人落泪/13

改日我们喝一杯/14

法师与鲁智深的对话/16

三、修辞要求

小气鬼的伎俩/19

难得糊涂/22

有趣的对话/25

马克·吐温为何拿走两块钱/27

一首莫名其妙的诗/28

赵丽蓉趣谈人生/29

秀才的尴尬/31

学者们的苦恼/33

语文教师说韩愈/35

招商引资谈笑风生/38

巴贝奇的建议/40

四、语境的功能

奇怪的数学答案/44

朱元璋和他的孩提朋友/45

武则天的无字碑/48

钱锺书为何用文言/50

衣服落在眼里/54

孟尝君流泪/55

语符修辞趣话

一、语音修辞

演员的绝招/58

作家们的写作经验/60

施氏嗜狮史/63

从姓名说起/66

记忆妙法/68

有趣的实验/70

儿子怎么钻了空子/72

二、字形修辞

“八”字胡子“国”字脸/74

东坡的怪诗/75

孔府门上的对联/77

曹操的“合”意/79

唐伯虎的对联/81

语义修辞趣话

一、同义关系

妙语制止/84

掂量“老方”和“方老”的价值/87

问路的尴尬/89

令人发笑的发言/91

萧乾道歉/92

从“望梅止渴”谈起/93

猪腰子·买西瓜/93

李太伯的建议/g5

郭沫若的修辞经验/96

二、反义关系

李逵眼里的输赢/99

三、多义关系

作家酬谢医生/104

家庭关系/105

自己贝占邮票/106

半仙算命/107

四、同音关系

吕蒙的对联/108

不是播音员播错了/109

语形修辞趣话

一、语句组合

女婿的祝语/114

卓别林巧省转让费/115

秦穆公嫁女/117

诸葛恪替父解难/120

请求吸烟的奥秘/122

齐国使者的失误/122

“读书之要”的排列/124

砍价妙招/222

从《咏老儒》谈起/226

要娶就取个低薪的老婆/228

有趣的手机短信/229

周恩来的劝说/230

濠梁观鱼辩/233

势利的店主/236

我哪儿乖啊?/240

南爪哇的奇遇/242

米饭与金指之间/244

读书的境界/245

从鲁迅的用例说开/247

三、婉转格

历史上的一桩考试舞弊案/251

绝密文件/253

巧嘴媒婆/256

诱人的叫卖/257

弼马温是管马的官吗? /259

猜字/260

“马上蝇”与“棺材”/261

是听琴还是挨一刀/263

新凤霞挨骂/264

蒸饼怎叫炊饼/269

互诉衷情的信/270

贫士赴寿宴/273

四、趣味格

“大冒”“小冒”招来的麻烦/275

巧释《健康报》/279

你为何自称为兄/285

破皮而出/285

长工打酒/288

五花八门的《陋室铭》/289

查询台/291

旧瓶装新酒/293

五、形式格

朱元璋微服出游/294

郭沫若对对子/296

寿先生的点评/298

语势与壮胆/300

六、精警格

贺卡上的赠言/305

钥匙的智慧/307

钱锺书的写作经验/308

试读章节

米歇尔说:“我不是有意打扰你。”

“你没有打扰我,让我来告诉你怎么办。改日让我们相互找对方喝一杯。”

(第二天,米歇尔找上门去“喝一杯”。)

“米歇尔,你简直让我发疯。你不能如此教条地理解我们美国人所说的一切。我说‘改日我们喝一杯’,这仅仅是个托辞,因为我想阻止你在我窗下喊叫。”

“那你只要告诉我你不想见到我就行了,”米歇尔伤心地说,“但不要请我来约你,然后又失约。”

我感到很难受:“的确,用这种方法对待你,我心里很不安。问题是,我们美国人习惯于用不久再相聚的许诺来相互道再见。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人会认为对方要实现这个许诺。如果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与街头偶尔碰到的每个人去吃便餐的话,那我们什么也干不成。”(详见阿尔特·布赫瓦尔德《改日我们喝一杯》,《海外文摘》1998年第1期)

这位美国人不断地让他的法国朋友“上当受骗”产生误解,原因就是这个美国人说话的时候,没有适应交际对象。他根本没有注意到法国朋友的文化背景:法国朋友并不了解美国式“委婉”的含义,在理解这种“委婉”语言的时候,依据的常常是法国的传统文化。“人是社会的动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社会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习惯,常常会影响他的语言交际。

如果修辞不切合语境,就会影响交际。这就是说:对所有的人来说,说话只要贴切就行;没有必要用正确或错误,准确或含混去衡量说话的对与错。语用的要诀在于,知道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所说之语是不是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恰当不恰当。衡量说话是否切境,就是看说话是否符合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交际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说话有时必须真实准确,有时为了保密、为了对付尴尬……又可以说假话、说错话,也可以转移论题“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可以反驳、训斥等,下面的例子就是这样。

P15

序言

语言是工具也是资源。我们要顺利跨进精神或物质的宫殿,成为富翁,就需要正确使用、合理开发语言资源。

邓拓在《燕山夜话》中说:“其实,无论读书,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首先需要的本钱,还不是什么专门问题的知识,而是最一般的最基本的用来表情达意和思考问题的工具。这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和一般逻辑的知识。“如果一个人不会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就很难谈到做学问、进行研究工作等等问题,这是非常明显的。不能设想,一个文字不通的人,怎么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又怎么能够通晓各科知识呢?”

戴尔·卡耐基在总结成功人士的经验时,曾经说过:“在中学和大学里,他们博览群书,相信只有知识才是得到名利的不二法门。但是为事业奔波了几年,他们彻底地醒悟过来了。他们发觉,多数事业上成功的人,除了知识之外,还拥有会说话、说服他人、把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推销’出去的才华。”

邹阳曾为梁王出谋划策,但梁王听信谗言,把他打入狱中,并且准备杀死他。这可谓是冤屈之极。邹阳在狱中给梁王写了封信,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狱中上梁王书》。在信中,邹阳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把自己的冤屈和对梁王的一片忠心,通过婉言曲语告诉梁王。他没有直说梁王的不才和愚昧,只说“左右不明”,才使自己蒙受冤屈。梁王读完这封信以后,被邹阳的忠心和婉辞所打动,下令立即释放邹阳,并把他视为上客。假如邹阳语用无术,那么死刑临头也就在所难免了。这就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生最重要的技术装备,谁掌握了语言运用的艺术,谁就增加了生存的机会。

一个人想要提高自己的语用艺术,学习修辞就是一条重要而必需的途径。英国作家和政治家约瑟·艾迪生曾经说过:“假如把人们头脑里的想法敞开,我们会发现聪明人和笨人的思想几乎毫无差别,差别仅仅在于聪明人知道如何精心挑选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和别人交谈……而笨人则亳不在乎地让自己的想法脱口而出。” 在我们看来,约瑟·艾迪生告诫的这种“精心挑选”,就包括了要掌握一定的修辞方法。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修辞也是一种挑选。陈望道说,修辞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修辞学发凡》第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年版)调整语词的一切努力,自然需要“精心挑选”。古人讲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把“立言”看成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这说明古人重视“立言”。为实现“立言”目标,古人对修辞常常是“熬得半宵寒”,“拈断数茎须”。

说到修辞,人们想到的常常是“比喻、夸张”之类的修辞格。其实,辞格只是修辞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要提高语用艺术,只会辞格,那只是一只跛脚鸭。有位青年人在演讲中讲到他父亲被坏人迫害致死的时候,说:“……那时,我的心荡起了悲哀的浪潮,两眼犹如双泉,盈满了晶莹的泪水,两行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纷纷落下。”台上声哽情悲,台下阵阵嘘笑。出现这种效果就在于演讲者的修辞出了毛病。,本来,演讲的过程是演讲者与听众交谈的过程,既然是交谈,就要使用双方都习惯的口头语言。演讲者不合语境地使用辞格、过分修饰语言来追求语言的华丽、新奇,自然就使听众认为,台上的人不是在同我们讲话,而是在向我们炫耀文采i听众对演讲者及其内容当然也就会失去信任产生反感。如果演讲者懂得修辞,能够根据语境,把这些书面语改成平实的口头语言,效果也许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这就告诉我们,语言要优美,除了要掌握辞格以外,更需要知道:如何依据情境(包括内容、时间、地点、对象,具体的上下文等),恰当运用各种语文材料。

为了能给读者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修辞知识,本书把修辞分成以下几块进行介绍:

一、修辞与修辞学。主要是介绍修辞的性质、修辞的原则、修辞的语言要求等。

二、修辞语境。主要是介绍语境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及如何利用语境来提高语言运用效果之类的问题。

三、语形修辞。主要从语音、字形两方面,介绍如何使用语言材料的“语音”、“字符”,来提高修辞效果。

四、语义修辞。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多义关系”、“同音关系”等,来提高语用效果。

五、语法修辞。主要介绍如何利用“语句组合、词类、语法结构、旬式”等,提高语用效果。

六、辞格修辞。辞格是重要的修辞手法。本书把众多的修辞格分成6类:形象格、强化格、婉转格、趣味格、形式格、精警格,并对这些辞格的特点、运用等做了一些介绍。当然,这种概括和分类,只是依据辞格一些常见的主要的“效果标准”大致分出的。实际上,任何一种辞格的效果都不是单一的。比如“比喻”,我们通常认为它的效果是“形象性”,其实在某种情景里,比喻也可以取得委婉、趣味、精警之类的修辞效果。因此,我们把辞格作如此概括分类,并不是非常严格的科学分类,完全是为了方便讲解、便于掌握而已。

俄国作家赫尔岑说过:“世界上没有不懂的理论,只有不懂的解释,即不可领会的解释。”本书在向读者介绍这些修辞知识的时候,试图通过一些趣闻逸事,或夹杂一些闲话、笑谈,来增添文章的一些活气,把知识与趣味融合一起,让知识通俗易懂,使读者感到兴趣没有疲倦。本书以讲修辞方法和修辞效果为主,较少分析辞格的异同。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一本以修辞应用为主的另类教材,对于普及修辞知识,提高读者的语用艺术能力,也许会有一定的帮助。

任何科学的进步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爱默生说:“没有纯粹的独创。所有的头脑都要引用别人的,每一种东西都不过是新与旧交织而成的织物,其中没有一根线不是新旧两股织成的。”(转自滕守尧:《文化的边缘》第225页,作家出版社1997年4月版)如果说拙书的出版对“修辞”学科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会有一点小小贡献的话,那也只是我向贤者学习借鉴的结果。在此,我要对那些贤者表示衷心的谢意!没有他们的宏旨高论,就不会有我这本小书的出版。由于本书不是“板着脸孔”的学术专著,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资料太多、太杂,所以参考资料的出处未能详尽注明,非意在掠美,疏漏错谬之处,敬请读者原谅。

本人长期从事汉语的教学与研究,过去曾经结合教学,在北京、台湾有过《语文趣谈》类的姊妹篇出版。1983年北京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趣谈》、1993年台湾云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语文趣话》。两书自出版后,发行不错,2004年台湾还来续签了出版合约。两书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欢迎:《语文趣谈》中的不少内容,有的被香港教育署收进了《中学中国语文科·略读教材》(1991年、1992年,香港教育署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编印);有的被卢卓群教授的大作《汉语小论文写作初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年9月版)选做范文。1996年香港教育署公布了该年9月生效的“中国语文及文化科”课外阅读指定书目。在这份指定书目中,一共增加了十部书。这十部书分为语文知识、散文、小说三大类,语文知识类只增加了两本,拙作《中国语文趣话》有幸成了其中之一本。这次写作的《趣味修辞》,内容与前两本书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专门性”——是专门谈修辞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吸收了前面两本书的写作经验和教训,想尽最大努力把它写得更好些。由于水平有限,尽管我努力了,也肯定还有许多错谬和不足,恳望读者不吝赐教!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领导及相关同志,特别是责任编辑黄益元先生,是他为拙作的出版付出了许多心血。没有黄先生和出版社其他先生的辛勤劳作,就不会有拙书的出版。

作者

2005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趣味修辞(插图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康家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43250
开本 24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05-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10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8: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