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耶鲁博弈论(耶鲁精英是怎样炼成的)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顶尖学府耶鲁大学最具玩味课程。为什么麦当劳和肯德基总像恋人一样,形影不离?为什么可乐利润这么高,却只有百事和可口可乐两家公司?为什么乞丐宁愿要一美元也不要十美元?我们每天都在思考该从事什么工作,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该卧槽还是另谋高就,该买进或抛掉哪只股票……这,全是博弈。郭晓斐编著的《耶鲁博弈论(耶鲁精英是怎样炼成的)》没有一句高深的理论,从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开博弈论的谜团。手把手的教我们如何成为真正的策略高手。

内容推荐

为什么麦当劳和肯德基总像恋人一样,形影不离?为什么可乐利润这么高,却只有百事和可口可乐两家公司?为什么乞丐宁愿要一美元也不要十美元?我们每天都在思考该从事什么工作,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该安于现状还是另谋高就,该买进或抛掉哪只股票……这,全是博弈。郭晓斐编著的《耶鲁博弈论(耶鲁精英是怎样炼成的)》从囚徒困境、纳什均衡、混合策略、零和博弈、智猪博弈等概念人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开博弈论的谜团。阅读《耶鲁博弈论(耶鲁精英是怎样炼成的)》,你就能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面临选择时做出最佳决策,掌握全局,赢得主动,成为真正的策略高手。

目录

序言 人生无处不博弈,善弈者方能生存

第一章 博弈论——一场事关人生成败的游戏

 1 博弈是一场至繁至简的游戏

 2 博弈的实质——吃透对手,智慧出招与获得收益

 3 做决策的主动者,也要做博弈的互动者

 4 “未卜先知”——从结果出发制定决策

 5 博弈论可能让你得不偿失

 6 博弈论不是疗法,也不是处方

第二章 囚徒困境:太精明未必是真聪明

 1 坦白还是抵赖,陷入两难的囚徒困境

 2 聪明反被聪明误——旅行者的困境

 3 仔细分析自己及对手的处境,做最有效的决断

 4 如何使对手陷入囚徒困境

 5 用“相对速度”求得生存

 6 胆子大找死,但可能死中求活

第三章 纳什均衡: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永远是邻居

 1 多学一个词就可以成为现代经济学家

 2 每一个理性的决策者都不会单独改变策略

 3 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永远是邻居

 4 出现多个纳什均衡点时的进退策略

 5 有时,占优策略关乎你一生的命运

 6 协调博弈:合作默契的产生

第四章 正和、零和与负和:要竞争更要合作

 1 正和博弈、零和博弈、负和博弈

 2 避开负和博弈的两败俱伤

 3 走出零和博弈的心理困境

 4 你赢我赢的正和博弈

 5 互惠互利,要竞争更要合作

 6 猎鹿博弈: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五章 混合策略:不按套路出牌,更容易获胜

 1 炒股赢家的酒吧博弈

 2 冷门其实并不冷

 3 利用长尾智慧,鹤立鸡群

 4 警察与小偷的博弈:混合策略下的随机方式

 5 随机策略不是章 法,却胜似章 法

 6 规律中隐藏着许多陷阱

第六章 智猪博弈:多劳未必会多得

 1 多劳不一定多得的倒霉大猪

 2 免费的午餐不吃就是浪费资源

 3 把别人的鞋子作为自己的助跑器

 4 甘当“老二”,做黄雀

 5 等待并非是小猪的最好策略

 6 如何让偷懒的员工去踩“踏板”

第七章 斗鸡博弈:狭路相逢勇者一定胜吗

 1 前进还是后退的斗鸡博弈

 2 狭路相逢未必是勇者胜

 3 敲山震虎——让对手主动退出

 4 以退为进——妥协也需要智慧

 5 协调,避开狭路相逢的博弈困境

 6 凡事且留三分余地

第八章 重复博弈:乞丐为什么要1美元不要10美元

 1 是“一锤子买卖”还是长期合作

 2 乞丐为什么要1美元而不要10美元

 3 识破诚信——博弈里的诚信都有利可图

 4 “一报还一报”带来的合作

 5 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

 6 背离重复博弈的道德挣扎

第九章 枪手博弈:强者未必是最后的赢家

 1 三个枪手的对决,谁是最后的赢家

 2 弱者的生存之道——结盟策略

 3 强者更应该学会放低姿态

 4 先发制人——采取先动策略,占据主动

 5 以少胜多的“蓝彻斯特定律”

 6 与强者正面交锋等于自杀

第十章 选择博弈: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

 1 霍布斯的选择——放宽眼界,拓宽思维

 2 不相上下时,比较策略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3 剔除劣势策略,选择优势策略

 4 麦穗理论——苏格拉底的选择

 5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6 协和谬误——半途而废有时也是明智的选择

第十一章 蜈蚣悖论: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1 为什么你最想要的总是得不到

 2 从终点出发看问题——海盗分金

 3 学会倒推,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4 从孔多塞投票悖论看民主的悲剧

 5 蜈蚣博弈悖论——倒推法的致命缺陷

 6 民主的诡计——阿罗“不可能”定理

第十二章 分蛋糕博弈:谈判与讨价还价的艺术

 1 谈判时不要轻易亮出自己底牌

 2 花10%的时间准备,掌握谈判主动权

 3 最后通牒:不买拉倒的出价与不卖拉倒的还价

 4 别让自己失去了讨价还价的权利

 5 妥协也是一种艺术

 6 要求加薪时,别让自己陷入难堪的困境

第十三章 威胁与承诺:胡萝卜加大棒,恩威并施

 1 威胁:不战而屈人之兵

 2 承诺:学会辨别真假

 3 对员工是威胁还是许诺

 4 截断后路,破釜沉舟的力量

 5 一句可信的威胁,胜过100场商业鏖战

 6 边缘政策:故意创造风险

第十四章 信息博弈:稳操胜券的筹码

 1 信息:博弈时稳操胜券的筹码

 2 用虚假信息操控对手

 3 真假杂糅中如何识别信息的真相

 4 所罗门王的智慧:信息甄别机制

 5 权威为什么有时候也会失灵

 6 信息不在大小,在于是否有用

第十五章 脏脸博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 公共信息:皇帝新装的博弈论新解

 2 为什么小人得志,而君子却怀才不遇

 3 信息不对称:买的没有卖的精

 4 脏脸博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5 “鲜花”为何插在“牛粪”上

 6 找出隐匿的信息,避免逆向选择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博弈论——一场事关人生成败的游戏

博弈论,一个看似陌生的、与我们毫不相干的词汇,其实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中,不懂得博弈论的人,就像黑夜在陌生的道路上摸索前行的路人,永远无法预知前方哪里有障碍、哪里有沟坎,只能靠自己一路摸索下去,将不跌倒、不受挫的希望寄托在幸运、猜测及有限的理性上。而懂得博弈论并能将这种理论娴熟运用的人,就如同手执一盏明灯和一张地图,能够看清脚下及未来的路,并畅通无阻。

1.博弈是一场至繁至简的游戏.

博弈论作为一个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应用数学分支下的学科,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时髦而高深莫测的词语。但自耶鲁大学本·波拉克教授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道理阐述了“博弈论”后,我们不由地惊叹,原来博弈也不过是一场至繁至简的游戏。

确实,博弈用英文说就是game,也就是游戏,用一个更生活化更简单的词语解释,就是“下棋”。生活就是一场博弈的游戏,博弈无处不在,充斥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到个人生死、国计民生、宇宙奥秘,小到我们今天中午吃米还是吃面、晚上几点睡觉。

当我们从一个胡同口经过时,可能会经常看到两个老人家对弈,你会认为这不过就是一个游戏,是两个老人为了消磨时问进行的一场小活动罢了。因为无论输赢都没有奖金或罚款,这跟博弈能有多大关系呢?

其实两个对弈的老人家,会利用自己的经验及对对手的认识,算计出对方下一步棋的位置,然后再想好对策,决定自己的下一步棋落在哪里才能让对手无机可乘。两位老人的这种智力角逐,就是博弈行为。

莫莉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她的工作就是推销公司的保险产品,每签定一个客户,她就可以从中获取一定比例的提成收入。在公司里,和她做同样工作的保险代理人,还有十几个。

当时公司营业额不高,经理受到老板的批评。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经理设置了一个年终奖:业绩最高的代理人可获得lO万美元的巨额奖励,业绩第二的也可获得3万美元的奖励。莫莉非常想得到这笔奖金,这样她就可以换一个好点的房子,可是其他的人也抱有类似的想法。

莫莉更加努力地工作,每天忙于查找资料和拜访客户,甚至连她喜爱的音乐会也不去听了。就这样,两个月过去后,莫莉的业绩增长了不少,但是令她沮丧的是,同事们的业绩也都提高了很多,其中有四个人业绩比她还要好,目前她连3万美元的奖励也拿不到。  一

莫莉发现,公司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了,同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为了提高业绩,每个员工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明里暗里的竞争十分激烈,看样子不到最后,是看不出谁会最终赢得大奖的。

正当莫莉和她的同事们忙于抢着打电话时,他们的经理正得意洋洋地透过办公窗,看着外面一片忙碌的景象,他不由为自己的高明决策再次赞叹了一下。虽然10万美元的奖励有点高,但是现在员工们不断攀升的业绩,带来的利润早已经超过了10万美元。

第一名往往只有一个,但大家都想要。你在努力的时候,别人也没闲着,甚至比你下的功夫还要多。为了得到10万元奖金,莫莉牺牲了自己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尽管她的业绩有所提高,看起来很勤奋,可是其他的同事不但比她更勤奋,而且还采取比她更有效的方式。这就是莫莉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博弈。再看看经理跟员工之问的博弈:一个简单的奖励措施就能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一个劲儿地为自己卖力。

每一个企业都会有这样的奖励措施,如此简单普遍的措施,里头却有员工与员工之问的博弈,员工与经理之间的博弈。博弈其实就是这样,看似简单,但只要运用得当,获得的效果及收益就不仅仅是一个奖励,这就是博弈论的魅力所在。

2.博弈的实质——吃透对手,智慧出招与获得收益

水蚺是体型最大的一种蛇类,它在陆上行动缓慢,没有毒液、尖牙和利爪,但是它会等猎物放松警惕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向猎物,用它钢铁一样的肌肉将猎物缠杀,从而获得食物,在残酷的自然界生存下来。

猎物的警惕性都很高,水蚺必须耐心潜伏。如果不等猎物失去戒心就出手,那它可能一只猎物也捕捉不到。利用猎物的习性,巧妙出击,不但是猎手与猎物的博弈对决,也正是博弈论的实质所在。

耶鲁大学本·波拉克教授,在跟学生讲授博弈论时提到,博弈论的实质就是吃透对手,智慧出招,最后获得收益。

在日常生活中,博弈的实质随处可见。曾经风靡一时的“顾客消费心理学”,就是博弈论实质的一种生动体现。P3-5

序言

人生无处不博弈,善弈者方能生存

人生无处不博弈,世事如棋局,善弈者生存。确实,世界就像一张棋盘,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棋手。人生的每一次选择与行动都如同棋盘里的棋子,只有精明慎重、善于博弈的棋手,才能下出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

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的一生只做两件事:等待和决策。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个决策与等待贯穿的。我们从事什么工作,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该卧槽还是另谋高就,该买进还是抛掉这只股票,甚至我们该买可口可乐还是买百事可乐,吃肯德基还是麦当劳……都需要我们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作出相应的决策,而其中的一些决策可能会影响乃至决定我们一生的成败。记得曾经有位先哲说过,人生最难莫过于选择。确实当我们处于鱼与熊掌之间的抉择时,我们要么是捶胸顿足,要么就是冥思苦想,最后仍旧不知该何去何从。但博弈论的出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些复杂决策问题的智慧之门,当我们懂得并拥有这些智慧时,我们就能在面对人生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决策时,从容应对,从而抵达成功的彼岸。

博弈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于西方,它属于数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竞争与对策的逻辑和规律的分支学科,是社会科学崭新的方法之一。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是其主要创立者。但随着近年来向各个领域的扩散及运用,博弈论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显学。博弈论的“博弈”也从开始的下棋、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延伸至养育孩子、企业兼并、股票投资乃至军备控制等领域。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经说过:“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确实,现如今,只要对策略稍微有点认识的人,就会懂点博弈论的知识。如果不懂博弈,我们常常会在与他人过招时屈居下风。

耶鲁大学,作为一所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齐名的世界顶尖级学府,素有“总统摇篮”之称。教员之间经常开的玩笑就是:“一不小心,你就会教出一个总统来。”耶鲁大学自1701年创办以来,曾走出过5位美国总统,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世界知名企业的高管中,耶鲁大学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也最高。比如今天我们所熟知的IBM前董事长约翰?艾克斯、联邦快递创史人弗雷德里克?史密斯等都出自耶鲁大学。如果说哈佛大学以治学严谨闻名于世,那么耶鲁大学则是以“能学会玩”闻名于世。从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妙趣横生的博弈论,就能感受到耶鲁大学的“玩味”。博弈论是耶鲁大学的重点学科。耶鲁大学也有几位闻名于世的博弈论学者,如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芮成钢的博弈论导师巴里J?奈尔伯夫,还有就是本书作者膜拜的本?波拉克教授。本?波拉克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供职于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经济系,其妙趣横生的博弈论课程备受美国广大媒体的关注。

本书从本?波拉克教授讲授的博弈论课程中抽取了最为精华的部分并用中国读者最容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将其行于文中,让中国读者感受世界顶尖级学府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从博弈论中学到与人相处、与人博弈的法则与策略,走出屡屡败北的困境。

阅读本书,我们不仅仅能理解那些令人叹服的社会真实诡计,譬如为什么麦当劳和肯德基总像恋人一样形影不离?为什么乞丐宁愿要一美元也不要十美元的秘密?为什么鲜花总是插到牛粪上?更能将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能在堵车时选择最佳的策略,能在逛街买衣服的时候,识破商家的陷阱,把自己锻炼成策略高手。

当然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因哈德?泽尔腾教授说:“博弈论不是疗法,也不是处方,它不能助我们在赌博中获胜,不能帮我们投机致富,亦不能帮我们在下棋或打牌中战胜对手。它不能告诉你买东西时该付多少钱,这是计算机或者字典的任务。”所以本书并不能承诺给读者提供“锦囊妙计”,只能帮助读者获取博弈论知识,在生活中树立决策意识,从而使读者在博弈时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希望读者在学习本书的知识后,能走出屡屡败北的生活困境,在工作生活中运用策略胜于竞争对手,或至少能与其齐驾并驱。

书评(媒体评论)

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个有价值的人,就必须对博弈论有个大致的了解。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保罗·萨缪尔森

我们的生活就是博弈论。数学推理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问题。任何的竞争,我们都可以采用博弈论。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罗杰·梅尔森

人生是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博弈意味着通过选择合适策略达到合意结果。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游戏规则;作为社会的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引导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可以看做是永不停息的博弈决策过程。

——“博弈论之父”冯·诺伊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耶鲁博弈论(耶鲁精英是怎样炼成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晓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29208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数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O225-49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