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寿堂永固——宋金砖墓仿木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书稿内容包括四方面(大致对应砖砌墓、塔中仿木做法的类型、内容、空间、技法四个层面):①案例的系统整理、辨析,以分型分期和定量统计的方法总结所选案例在构造样式、比例尺度和装饰细节等方面的异同与时空分布情况。②梳理砖石墓塔中“仿木构”现象的文化意涵,剥解仿木现象背后的多重内容(包括实体形象、技术路线、空间营造、伦理倾向、宗教隐喻等),厘清其空间意指,建立“媒介-方法-意义”的叙事模式,比照案例与其对应的木构建筑原型,考察其“仿写”与“转译”方法的内核与形成机制,以探索其在形象映射之外的独立的文化意味。③研究仿木载体的形象选择与空间模式,细究案例在“仿木”细致程度与刻画重点等方面产生差异的成因,观察礼仪规范与叙事母题的历时性变化对于案例仿木形象决策机制的动态影响,探讨工匠设计、施工环节中实现“仿木”意向的基本范式。④实证分析案例的仿木技法(包括设计与施工阶段,即从数理认知和工具操作层面展开论述),这部分也是书稿的主体内容,主要描述以砖仿木时具体构件的拼接方式、各部件间搭接关系、壁面整体的尺度构成规律与模数控制方法,通过比对木构原型,总结砖石砌体“仿木”时采用的一般思路与手段,追溯其数学知识与工程背景,评价当时砖石技术的发展水平,从而在古代建筑设计的领域,在木结构体系之外,开拓性地探讨砖石结构类型的传统营造智慧,丰富中国建筑技术史的书写,并服务于更广阔的黄河沿线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工作。
内容推荐
本书主体为第一到第七章,为总分结构。第一、二章又构成了一个总分结构的整体。第一章讨论了从仿木行为、仿木对象到仿木现象这个过程,介绍了“仿木现象”这个对象产生和变化的营造传统、伦理观、生死观、对死后世界的看法、仿木对象、技术储备、制度因素等。第二章综述是对绪论的深化,有关于“仿木现象”的思考,何为“仿木”,为何“仿木”,如何“仿木”,“仿木现象”的所指,仿木砖墓的技术储备,仿木砖墓的地域差异,仿木砖墓的后续发展等内容。这两章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视野、抱负与学力,接近超越了单个学科的局限。从本文第一部分和本书中列举的考古学、建筑史和美术史的研究领域就足以让人惊叹了。第三到第七章分别对宋金仿木砖墓的内容组织、空间营构、设计思路、加工方法、比例控制与构图规律进行论述,算是对第一、二章中理念的实践。这几个部分各成角度,每个部分都无法归入任何一个单独的学科中去,除非作者有明确的对象性自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从仿木对象到仿木现象
第二章 仿木砖墓研究综述
第三章 仿木砖墓的内容组织
第四章 仿木砖墓的空间营构
第五章 仿木砖墓的设计思路
第六章 仿木砖件的加工方法
第七章 仿木砖墓的比例控制与构图规律
第八章 余论:对“仿木”文化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引自网络部分图片来源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寿堂永固——宋金砖墓仿木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喻梦哲 张学伟 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2297368
开本 其他
页数 40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4-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251.2-092/K878.8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