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十二夜(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第十二夜(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精)》由威廉·莎士比亚编著,讲述的是:西巴斯辛和薇奥拉是相貌相同的孪生兄妹。在一次航海事故中,两人在伊利里亚岸边失散。薇奥拉以为哥哥身遭不幸,便女扮男装,化名西萨里奥,投到当地奥西诺公爵的门下当侍童。奥西诺公爵派薇奥拉替他向年轻貌美而富有的伯爵小姐奥丽维娅求婚。可是,这时薇奥拉已经暗暗地爱上了主人奥西诺。而奥丽维娅却对代主求婚的薇奥拉一见钟情。事情变得微妙复杂了。

内容推荐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空前绝后的伟大戏剧诗人,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的文豪。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特以我社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舍考虑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十四行诗,精选二十种出版单行本,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经典插图,出版《第十二夜(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精)》。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公爵 (没精打采)音乐,假如是爱情的食粮,奏下去吧,——奏它个没完,让人听腻了,听厌了,把爱情的胃口败坏了,撑死了也好。又是这曲调!那尾声,越来越低沉,轻得听不见了;它飘进耳朵,像微风掠过一丛紫罗兰,偷取了花香,散播那芬芳。

(烦躁地)够了,给我停下来吧!这音乐,可不像方才那么地动听了。“爱”的精灵啊,你多么地活跃、敏感,你的容量像大海,谁想一旦进入了你的领域,不管他有多么尊贵,有多高声望,却立即一落千丈,失去了身价。形形色色的幻想,是爱情;只有它,想像最丰富、最变幻无常了。

丘里奥 殿下,想去打猎吗?

公爵 想什么,丘里奥?

丘里奥 去打鹿。

公爵 可不是,我的心就像一头鹿。唉,当初,我第一眼瞧见奥丽维雅,只觉得她把乌烟瘴气都净化了!就在这一刹那,我变成了一头鹿,我的情欲,像一群凶猛的猎狗,日夜都追逐我。

[侍臣凡伦丁上]怎么样,有她的回音吗?

凡伦丁 回禀殿下,我没能得到她接见,是她的侍女,给了这么个答复:不等到熬过了七个寒暑,就连青天也别想把她的脸儿多看上一眼——她出外,披一重面纱,就像个修女;每天都哭红了眼,把点点苦泪洒遍了闺房——这一切,都为了悼念去世的兄长。她要把兄妹之爱,四季常青地保存在悲哀的回忆里。

公爵 唉,她有颗多情多义的心啊,为了哥哥的去世,都这么悲伤,假如爱情的金箭把她心里的千清万绪一齐都射死,只容许惟一的君王占据着她的心房,主宰着她的肺腑和她那柔肠,那时候,这柔情蜜意该怎么消受啊!给我带路吧,去到芬芳的花坛前,那红花绿叶,叫爱的相思更浓艳。

[同下]

第二景 海滩上

[船长扶薇奥拉上,水手们随上]

薇奥拉 咱们落在哪一个国家,朋友?

船长 这里是伊利里亚,小姐。

薇奥拉 在这个伊利里亚,叫我怎么办好呢?我那哥哥,已进入了极乐世界——也许他没淹死呢——你们是水手,怎么说?

船长 你捡回了一条命,已算是万分侥幸了。

薇奥拉 可怜我哥哥啊,但愿他也有这份侥幸吧。

船长 说得好,小姐,用“也许”来宽慰你自己吧。你暂且安心吧,咱们那条船破裂后,你,和跟你一起脱险的那些人,紧攀着在浪涛里飘摇的船身;我瞧见你哥哥临危不惧,紧抱着一线希望,他急中生智,把自己的身子捆绑在沉浮于波浪里一支坚固的桅杆上,只见他像骑在海豚背上的阿里翁,在那儿跟海浪打交道——我眼看这情景,直到再也望不见他。

薇奥拉 感谢你这番话,请收下这一点钱吧。我自己脱了险,使我生起了希望——听了你这话,这希望更有了依据:我哥哥会大难不死。你熟悉这国土吗?

船长 太熟悉了,小姐,我出生、成长的地方离这儿还不到三个小时的路程。

薇奥拉 这儿归谁统治?

船长 一位公爵,无愧于他高贵的地位。

薇奥拉 他叫什么名字呢?

船长 奥西诺。

薇奥拉 奥西诺!我听到我父亲提到过他。那时候他还没有娶亲呢。

船长 他现在还这样——至少最近是这样;才一个月之前,我离开这儿的时候,有一个消息,悄悄地传开了——你知道,大人物有什么事,小人物最爱谈论了:他正在向那位美丽的奥丽维雅求爱。

薇奥拉 奥丽维雅是谁呢?

船长 一位贞洁的姑娘,是伯爵的女儿,伯爵在一年前去世了,把她交托给她的哥哥照顾,没想到不多久,她哥哥也死了。她忘不了兄妹之情,人家说,她发誓要断绝和男人的交往,也不跟男人见面。

薇奥拉 那么让我去侍候这位小姐吧,我也好暂时不泄露自己的身份,直到以后时机成熟时再说。

船长 这很难办到啊,不管谁有求于她,她一概不理,就连公爵的追求,也被她拒绝了。

薇奥拉 我瞧你是个让人信得过的人,虽说造物用外观漂亮的围墙遮蔽了内部的肮脏,是常有的事;我愿意相信,你内心跟你的外表,一样地美好。我有一件事想求你:——我自会好好地酬谢你——在别人跟前,请别提起我是谁,还得请你帮助我乔装改扮,好实现我的打算。我想去侍候那公爵,请你就把我当做净了身的歌手,领我去见他;也许不会让你白辛苦,因为我能用各种的曲调为他唱歌和念词,好证明我这人值得他收留、使唤。以后有什么事我自会想法去对付,只消你别声张,把我的计划泄露。

船长 去做他的歌手吧,我为你扮一个哑角,——管不住我的舌头,就叫它烂掉。

薇奥拉 我感谢你。请带我去吧。

[同下]

第三景 室内

[托比爵士和侍女玛丽亚 谈笑上]

托比 真是活见鬼,我的侄女死了一个哥哥,干吗这么揪住了放不开?我说,哭哭啼啼可不是什么养生之道啊!

玛丽亚 不跟你来假话,托比爵士,你晚上得早些儿回家才好呢。我家小姐,你那位侄女,对你老是深更半夜还不回来,很有意见呢。

托比 她有意见没意见,随她的便吧,我本人都没意见。

玛丽亚 可你总得管着点儿自己呀,别闹得太过分啊!  托比 管着点儿自己?对啊,我管着我自个儿吃好穿好——我这身穿着见不得人,喝不得酒?还是我这双靴子丢了我的体面啦?——否则我宁可叫它用自己的靴带子,给我上吊去吧。

P6-11

序言

谈这个喜剧先得从剧名谈起。在西欧基督教世界里,每年1月6日是“主显节”,纪念耶稣降生后受洗,东方三贤去伯利恒朝拜圣婴等事迹。“第十二夜”也就是“主显节之夜”,到了这一夜晚,从圣诞节起持续十二天的整个圣诞节期就宣告结束了。

当时,人们在这跨年度的节期的最后一夜,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依依惜别声中,那一番热闹,甚至比“圣诞之夜”更隆重。

到了莎士比亚的时代,“第十二夜”的宗教色彩日见淡薄,而演变为一个世俗气息很浓重的狂欢之夜了。今天的读者可能会奇怪,为什么莎翁给这个喜剧取了一个和戏剧情节毫不沾边的剧名:《第十二夜》呢?但是对于当时的观众,这剧名意味着舞台上将为他们呈现一个弥漫着节日气氛的狂欢世界,让那个由常情常理支配着的现实世界暂且退隐一边吧。

一对孪生兄妹,早已进入了谈情说爱的青春年华,难道还彼此肖似得雌雄莫辨,真假难分?当时又没有银幕上制造分身术的电影特技,出现在舞台上的分明是两个面貌不同的演员(其中一个还是童伶),用理性的批评的眼光来看,就更显得荒唐了。可是由此造成的喜剧性场面,那种种误会,那纠缠不清,那疯疯癫癫,却确是增添不少笑料。当时的剧场想必不止一次地淹没在一片开怀的笑声中;至于那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只是回到了现实世界后才会想起来。

“把这回事搬上了舞台,我可要批评呢——太荒唐了,全是捏造!”费宾(奥丽维雅的仆人)说道。这岂不是剧作家找机会,通过剧中人物之口,在向观众打招呼吗?——别拿它当真吧:这搬上了舞台,发生在虚无缥缈的伊利里亚城的那一段离奇曲折的故事。给喜剧取名“第十二夜”,恐怕用意相同,为了让观众对于进入那样—个喜剧性世界精神上有所准备吧。

喜剧《第十二夜》荒唐的事儿多,笑料也多,但它可不是一个让人笑过之后就忘了的胡闹剧。整个戏剧并不始终都是在虚无缥缈的云端里盘旋,它有落脚到地面上来,投入现实生活的怀抱的时候。那时戏剧场面就从城堡大厅转移到了底层的后间,上场的人物换成了总管家,穷亲戚和食客,他们中间的欢腾、吵闹、冲突,形成了喜剧的一条支流。整个戏剧由两条情节线在两个平面上交叉进行。

活动在上层的是尊贵的公爵,优雅的伯爵小姐,秀丽的薇奥拉,他们的出言吐语是那么机智隽永,诗意荡漾;相形之下,那些活动在底层、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人物显得庸俗不堪、贻笑大方。然而他们个个富于鲜明的个性,有血有肉,一举一动各各打上了私心杂念的印记,因此带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当然,同时带来了笑声。

莎士比亚创作他的喜剧,不避节外生枝,经常开拓旁支分流,来扩大喜剧境界,把传奇性的情节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在建构整个喜剧的故事框架时,他往往利用现成的底本,偏重于悲欢离合、离奇曲折的情节;在他处理第二情节线时,我们看到了施出浑身解数的莎士比亚。他匠心独运,无所假借,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他的素材,深化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第十二夜》另有一个副标题:《悉听尊意》(What You Will)。——要是你认为剧名不够贴切,那么请按照尊意另换一个吧。英王詹姆斯一世在他的第二版《莎剧全集》(第2对开本)上确是亲笔把这剧名改为《马伏里奥》。我们还知道《第十二夜》曾几次在宫廷内演出,而1623年那一次,喜剧就以《马伏里奥》为名。

这贵族之家的总管家不仅给英国国王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深受一般观众的欢迎。比莎翁晚一辈的英国诗人狄格斯(L.Digges)有诗(1640)记叙当时的盛况:

池子,走廊,包厢,都挤满了观众,这富于传奇色彩的罗曼史对于今天的读者还有什么思想意义没有呢?

……

这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薇奥拉作为爱情的使者,求道:“好小姐,让我瞧一眼你的芳容吧。”奥丽维雅同意了她:“你瞧吧,阁下,我这就要露脸了。”于是她揭起黑面纱,不无得意地说:“这幅肖像画得还不错吧。”

“画得多美啊!”对方不由得赞叹道:“好鲜艳的色彩,唇红齿白,调配得多和谐:大自然精雕细琢的杰作啊!”

[揭起面纱]这一简单的舞台指示,就是一个最富于诗意的特写镜头。一层轻柔的纱巾,就像一片浮云,一双玉手拨开薄云轻雾,一张发亮的脸蛋从朦胧里透露出来,那一种甜美的光景和给人的惊喜是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我们欣赏喜剧《第十二夜》,得到的不是惊心动魄的兴奋,也不是立身处世的人生智慧,而正是那种意外的惊喜,那份诗意的感受,加上令人心醉的笑意。

这个喜剧的情节虽然匪夷所思,莎士比亚的主要目的却不是给人们讲一个离奇曲折的故事,而是为他那个时代唱出一支欢乐的新歌。当奥丽维雅撩起她的面纱时,观众不仅在那一方面纱后面发现了令人赞叹的女性的青春美,那姣好的容颜同时也是诗意的象征,仿佛把一个朝霞般鲜艳的世界——人类的精神世界——展露在人们面前了;过去,在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统治下,从不容许人们梦想到它的存在;冷酷的禁欲主义就像一方黑沉沉的面纱,把它严密地遮蔽了。

在一个觉醒的时代里,这新发现的人类的精神世界显得多么美好啊!而且因为嫣然开放着爱情的奇葩,在人文主义者的心目中,这精神世界更芬芳可爱了。

……形形色色的幻想,是爱情;

只有它,想像最丰富,最变幻无常了。

诗人剧作家正是从如痴似醉的青年男女的心灵里采集来这些奇幻的、不可名状、五彩缤纷的爱情花朵,编织成一顶献给他那个时代的花冠。

《悉听尊意》是《第十二夜》的副标题;如果我们当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给这个喜剧另取一个剧名,那么就故事情节的框架而言,我觉得管它叫“爱情的幻想曲”也许是不错的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十二夜(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莎士比亚
译者 方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71936
开本 32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2015310570
中图分类号 I561.33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1
13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