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项羽(官二代的兴亡冰鉴)/创业者读史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1.秦、齐、楚恩怨难了:企业生命周期延长术

战国末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的蹂躏,终于孕育出统一的曙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强烈要求,百姓厌恶战争、渴望统一的心情,都注定战争不是终点,终点是统一和太平。当时,有希望实现全国统一的国家有三个:最富的齐国、最大的楚国和最强的秦国。

齐国地处山东半岛,有渤海和黄海围绕,渔盐产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使齐国成为最富有的国家。国富是国强的基础,实现国强就需要物质财富的合理配置。因此,国家机构、行政管理、政治效率和领袖决策偏好成为影响国富转型国强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齐国最终未能承担统一天下的重任关键就在于此。

★战略失策,政治弱智。国家投机外交的理性是微弱的。楚国和齐国结盟是战略上的遥相呼应,是外交上的相互配合,是道义上的相互支持,能够极大地限制秦国扩张领土的野心。张仪的诈谋、楚怀王的贪婪和短视共同导致齐楚盟约的破裂。但齐国的不理智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楚国暂时的背信弃义,不应该影响两国结盟共同对敌的政治大局。一时龃龉,不应该将广泛的共同利益抹杀。楚国丧失齐国这个强大盟国,齐国同样丧失楚国这个强大的伙伴。齐楚反目,是绩效最差的两损博弈,而秦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齐愍王联合楚魏成功灭宋之后,过度膨胀和外露的政治野心,损害了其他大国的利益,外交上日渐孤立。不得人心的侵燕战争,让齐国陷入持久战。战争的结果是齐国的全面败退、燕国领土的恢复和燕昭王励精图治实现国家强盛。燕昭王用郭隗富国,用乐毅强军,报复性的对齐战争不久爆发,齐国大部被占领。战略上的荒唐让齐国的财富、国力消耗在长期的战争中。

★国家财富配置的取舍不当,大量财富投资在文化教育上。最突出的实例就是对稷下学宫不遗余力的长期支持。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是政府主导。齐国统治者的开明政策,让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名副其实的真正所在。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代表人物大都在此讲学,宣扬各自的观点。著名学者获得齐王的优待礼遇,名义上被尊为上大夫,实际上享有上大夫的俸禄。因此,稷下学宫正常运营的成本和高知识分子的人力成本占据了国家大量的财富。富国重教,不是不好,而是不合时宜。战国兼并战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国家的根本生存之道是通过强军实现强国。

总之,齐国具备实现国家统一的物质条件,但缺乏政治条件。

楚国是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历代楚王,大都励精图治,崇尚武力。拓边战争,灭国数十,使楚国成为毋庸置疑的大国。但楚国大而不强。

★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变迁的不彻底。楚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两次制度革新的大好局面。第一次是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然而保守势力的尾大不掉、楚王死后的政变和吴起的被杀,夭折了楚国的改革。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封建制度并没有完整有效地建立起来。第二次是屈原在楚国的改革。楚怀王听信谗言和屈原的被冷落驱逐,葬送了来之不易积累起来的改革成果。楚国在守旧势力的制约下始终在强国的大门外徘徊。

★领袖无能,战略失误。楚怀王昏庸、忠臣放逐和小人当道充当了楚国彻底削弱、无复强盛的拐点制造者。楚怀王被软禁秦国后,继位的楚顷襄王彻底放弃了屈原在国内修明政治、严明法度、富国强兵,在外交上联齐抗秦、甬北合纵的国家战略。

总之,楚国具备实现国家统一的国土条件,但也缺乏政治条件。

这时,楚国面临危局。楚顷襄王六年,秦韩伊阙之战爆发。韩国损失惨重,东方震动。秦昭王写信威胁楚王,准备结盟诸侯,与楚国一决雌雄。楚顷襄王被迫与秦讲和。楚顷襄王十四年、十五年,两次屈辱地会盟秦昭王。军事上的失败和政治上的懦弱致使楚国进一步衰落。

楚顷襄王十八年,楚王接见一位名为弱箭射雁的奇人、实为主张合纵的纵横家。这位纵横家畅谈楚王祖先的光荣历史,哀叹今天地削国弱的耻辱局面。楚顷襄王经此一激,决心合纵伐秦。秦国先发制人,起兵伐楚。秦楚战争爆发,楚军屡败,丧失了上庸、汉水、鄢、西陵等战略要地。楚国的北方和西方国防门户大开,再无险可守。楚顷襄王二十一年,楚国都郢被秦将自起攻破。楚国王陵遭焚烧,楚国迁都至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被秦国攻占。

楚国的危局演变成了残局。楚国的西方、北方和南方同时遭受秦国的威胁,国都的破灭和王陵的被毁使国家意志饱受打击。楚国日之夕矣,苟延残喘。

从楚顷襄王、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到楚王负刍,楚国在贵族内斗和政变中走向了末路。春申君不可谓不智,但对小人疏于防范,不仅身死为天下笑,客观上也加速了楚国的灭亡。春申君,名黄歇,青年时代游学四方,拜访名师,内修见识,外长辩才,得到楚顷襄王的重用。

公兀前278年,楚国都城郢被秦国攻破之后,匆忙败逃的楚顷襄王无法在短时间内积累起有生力量,阻挡秦国的继续进攻。楚顷襄王迫切希望与秦国议和,获取喘息之机。然而,楚顷襄王对此信心不足。P1-3

书评(媒体评论)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汉·司马迁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宋·王安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李清照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

当从范增等语中得之。“言语呕呕”与“喑口罗叱咤”,“恭敬慈爱”与“傈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逢;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

心已死而意犹未平,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

——钱钟书

后记

在《项羽——官二代的兴亡冰鉴》一书的写作、成稿和出版的过程中,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方炜副教授和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黄慧婷老师为书中的“经管真谛说”和“创业者必读”部分提出不少中肯而宝贵的意见。史学硕士张洪、王冠辉、李辰杨对本书的历史典故进行了大量的查证工作。文学博士黄亚妮和海晓红对本书的语言进行了润色。李宁、崔金英、卢浩文、李景鑫、李秀峰、张耀文、刘艳丽等同志对本书做了大量的校对工作。因此,本书是作者的心血,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作者所学有限,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数年心血,春华秋实,以飨读者。

目录

一 项羽本是官二代

 1.秦、齐、楚恩怨难了:企业生命周期延长术/1

 2.秦国统一天下的真正原因:科学发展逻辑是战略文化管理的关键/7

 3.官二代性格的早年磨砺:当挫折具备资源稀缺性/10

 4.项羽不上心的学习生涯:读书止于智慧而非知识/12

二 摇旗呐喊,谁能挡其锋

 1.项羽起兵前夕的北方政治军事格局:经营企业一定要懂策划/17

 2.项羽单挑开启的江东起兵:机会要一锤定音/24

 3.拥立楚怀王:科学决策坚持长短期绩效一致/27

 4.项梁战死:风险管理是创业硬道理/32

 5.斩杀宋义:磨砺召唤成功的力量/38

 6.破釜沉舟:忠诚引发连锁经济效应/43

三 兵入关中,项羽的战略得失

 1.秦朝内讧与刘邦入关:助人其实就是助己/53

 2.函谷关前的怒:用心经营人气和福气/66

 3.项伯的个人理性:意志力就是影响力/70

 4.刘邦转危为安:低调的智慧/75

四 项羽在关中的无奈、残酷和不智

 1.话说樊哙:自信,迈开成功第一步/81

 2.刘邦的辩解辞:习惯绑不住偶然/88

 3.鸿门宴上的惊心动魄:创业要规避“目的颤抖”/91

 4.损棋和臭棋:宽容是潇洒、忘却和忍耐/96

 5.咸阳封王:成功前不能拘泥于标准/100

五 不可收拾的乱局

 1.关东倒项与还定三秦:选择经常被先人为主的担心左右/106

 2.彭城大捷:在困难面前永不言弃/110

 3.项羽断臂,再说英布:超越过去就不能划地为限/115

 4.谋臣良将各奔散:时间与效率有时很悖论/120

 5.辕生献计,战略调整: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126

 6.韩信拔汉王眼中之钉:“青蛙效应”害苦领导者/132

 7.彭越击项王胸间软肋:别让“短板”绊住脚/140

六 无力回天的残局

 1.鸿沟划界,残局形成:“羊群效应”强调有只好头羊/146

 2.四面楚歌,垓下大败:责任分散导致集体冷漠/151

 3.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逆境中更要规避习得性无助/156

 4.亡我者天,非战之罪:创业要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160

后记/167

序言

历史是一部大书。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伊雷内·马鲁说:“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知识。”世界文豪雨果在他的名作《笑面人》中写道:“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因此,历史的知识负载着人类生活的未来,许多在当今时代演绎着的社会规律能够在历史中找到印证。

那么,创业的规律能否在历史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求更多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不断涌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熊彼特认为,创新活动之所以有规律地发生,是因为企业家精神的持续存在。企业家精神包括建立“私人王国”的雄心、期待和争取胜利的热心、创造的喜悦和坚强的意志。

然而塑造创业意识、培育创新精神,又岂是轻而易举之事?这并不意味着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能造就,更不意味着企业家不会出现,关键在于找到合理的路径。项羽,这个震撼千古的风云人物,成功过,失败过。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他,我们不难发现,他身上具备创业成功者的各种素质,也附带了创业失败者的所有特点。因此,项羽就是一本《创业学》,经验与教训发人深思。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然而秦国的统一战争导致了楚国的灭亡,并剥夺了项氏的贵族身份和尊严。他原本就是官二代,但瞬间被打人了草莽间。家族的历史骄傲和现实的无奈状况,让他内心深处存在巨大的落差。他不能忘记故国,更不能忘记祖先。他的故国是伟大的楚国,他的祖先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因此,他要反抗,要灭秦,要复国,要雪耻。

秦朝的残暴统治,给了项羽机会。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拉开了反秦大起义的帷幕,尽管主客观条件的约束导致失败,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更大规模的起义凝聚了人心,奠定了基础。秦朝再也不能恢复关东的统治秩序。

项梁和项羽叔侄二人,经营江东多年,人心归附,又有江北反秦起义的号召和振奋。内外条件具备,主客观条件良好,于是斩杀郡守,振臂一呼,江东也竖起了反秦的正义旗帜。

项羽江东起兵后,叔父项梁兵败战死。他们所扶立的楚怀王展开了剥夺项氏权力的实际行动。项羽新遭丧亲之痛,继逢利益受损之难。他意识到,如果再无所作为,一旦人心不再归附项氏,他在楚国将丧失立足之地。于是,他鼓动亲项的势力,发动兵变,斩杀上将军宋义,成功夺回军权。

不久,他率领精锐楚军,破釜沉舟,打破章邯的秦军主力,最后成功逼降章邯,并坑杀秦朝降卒20万。到此,项羽的创业取得了巨大成功。西进咸阳,分封诸侯,项羽的创业走向了巅峰。

月亏则盈,水满则溢,物极必反。项羽在关中的残暴政治,大失人心;不恰当的分封政策,破坏了力量均衡。于是,关中不为项羽所有,关东乱局也一朝而成。这时,刘邦趁势而起,楚汉之争爆发,最终,以项羽乌江自刎而告终。

总而言之,项羽本是官二代,优势十分突出,弱点极为显眼。他的一生,是性格优势和缺点搏斗的一生,是战无不胜、叱咤风云、笑傲天下的一生,是情深意长、慷慨豪迈、风光无限的一生,是骄傲任性、杀戮妄为、凄凉动人的一生。他力能扛鼎,威震江东;他破釜沉舟,席卷秦朝。鸿门宴上,他短期理性,长期不理性,无可奈何放走刘邦;咸阳戏水,他分封诸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然而,他贵族血液中流淌的骄傲,他累累战功上堆积的自尊,他崇尚武力时遍地的白骨,导致了西楚国灭,乌江自刎。

本书从经济管理学角度,全方位剖析项羽的战略、策略、用人、决策的经验教训,为创业者送去深刻的启示。由于作者所学有限,本书纰漏失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朋友赐教和指正。

内容推荐

项羽本是官二代,优势十分突出,弱点极为显眼。他的一生,是性格优势和缺点搏斗的一生,是战无不胜、叱咤风云、笑傲天下的一生,是情深意长、慷慨豪迈、风光无限的一生,是骄傲任性、杀戮妄为、凄凉动人的一生。他力能扛鼎,威震江东;他破釜沉舟,席卷秦朝。鸿门宴上,他短期理性,长期不理性,无可奈何放走刘邦;咸阳戏水,他分封诸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然而,他贵族血液中流淌的骄傲,他累累战功上堆积的自尊,他崇尚武力时遍地的白骨,导致了西楚国灭,乌江自刎。《项羽(官二代的兴亡冰鉴)》从经济管理学角度,全方位剖析项羽的战略、策略、用人、决策的经验教训,为创业者送去深刻的启示。

《项羽(官二代的兴亡冰鉴)》由李飞编著。

编辑推荐

历史是一部大书。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伊雷内·马鲁说:“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知识。”世界文豪雨果在他的名作《笑面人》中写道:“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因此,历史的知识负载着人类生活的未来,许多在当今时代演绎着的社会规律能够在历史中找到印证。李飞编著的《项羽(官二代的兴亡冰鉴)》从经济管理学角度,全方位剖析项羽的战略、策略、用人、决策的经验教训,为创业者送去深刻的启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项羽(官二代的兴亡冰鉴)/创业者读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801997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33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