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峡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台湾金石堂、诚品书店榜上图书——《三峡记》,畅销十多万,在台湾甫一出版,便掀起“三峡”热潮!

亲闻、亲见、亲身感受!

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于坚,著名田野调查学者孙敏,2010年十大好书《国家记忆》、2009年十大好书《父亲的战场》作者章东磐,历时一年实地走访的心血之书,带你找寻曾经的和已经因淹没而逝去的三峡。

内容推荐

《三峡记》是已经淹没的三峡的最后的身影。由著名诗人于坚,著名田野调查学者孙敏,著名作家章东磐共同执笔完成。三人花费一年时间采访调查三峡,终成此心血之书。

三峡,是需要英雄和诞生英雄的地方。

自古以来,所有认识三峡的人,几乎都是从诗人笔下开始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和苏东坡等诗人出入三峡,不仅只为了旅游和写诗,他们都是当时的探险家,是能攀岩爬壁、往来峡谷的真英雄,像柳永、吴文英、姜白石这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人,想必是一辈子去不了三峡的。

获华文文学年度诗人奖的于坚,是当今中国诗坛中的翘楚。同样身为诗人的他,以壬午年的三峡亲历为主线,剔脂除肉地融入诗歌和典籍,化为贯穿千百年的文学三峡。

忠勇精神,是三峡精神的另一种体现。屈原、巴蔓子是英雄,三国的刘关张也是英雄,胡琏、张自忠及许多不知名的将士们,更是名不虚传的抗日英雄,是流着英雄血的三峡,成就了他们的忠勇。

当我们在抗日阵亡将士的墓地遗址上,艰难地辨识国民党第六军军长留下的碑文,悼念游荡在峡江上空的忠魂与英灵,章东磐以他敏锐又深刻的笔触,为这忠勇长河写下涕泪吶喊的铿锵史话。

“沿着大江走一定有路”的通则,在艰险的三峡破了例,这条贯穿中国东西部的唯一通道,自古只能以舟船渡。长期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孙敏,这回深入川江的乡野闾阎,寻找民间话语里的三峡。

目录

章东磐 伴着峡江的忠勇之河

于坚 癸未三峡记

于坚 秭归祭屈原记

孙敏 川江的英雄时代

试读章节

关羽圣地的悲情之旅

还有谁人的友谊与承诺,会比桃园三兄弟的更为动人?

一千八百年前,徒有壮志报国无门的篾匠刘备,偶遇了庄园主兼屠户张飞和杀人逃亡的好汉关羽,他们一见倾心,就在张飞家桃树园里结拜为兄弟。从此,他们以命相托,共谋大业,在三峡两端建立了根据地。几十年间,拼打出东汉末年三国中的一国来。就在他们准备问鼎中原之际,二哥关羽失手亡命。他们发过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痛不欲生的刘备张飞不顾诸葛亮的劝阻,悉数发兵寻仇,结果,先后身死三峡上下。在大政治的格局上,他们为着友谊与承诺而失了江山,但一千八百年的岁月里,这生死同心的三兄弟赢尽了民心。

早在从湖南前往宜昌的路上,我的同行就在叨叨着一个地名——当阳。我虽幼读三国,但心里记着的全是英雄们你来我往的征伐故事,没有地理概念。临近三峡了,才恍然大悟,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原来都发生在当阳这座三峡东端外的小县城周围。于是这个地方令我神往起来。

去当阳的这天真冷。细密的雨珠和风搅在一起,在天上横着走,凭你把帽子压得再低,那雨也能想办法到你脸上,甚至脖子里来。也许是因为太冷了,当阳城的街上行人寥落,找个问路的都不容易。本想关陵何等知名的去处,到那儿应该就看得到了,谁知进了当阳才知道,这个县城一地都是三国。

大街上,当先看见三国城的大门,大门关着,看门的缩手缩脚地在大屋里躲雨。那门修得像宫殿,气派非凡,中间端放着宏伟规划示意图。看那图上,连刘关张结拜的桃园都在里面,并称占地多少多少亩云云。探头往里面看,好像是冬闲的菜园子,什么也没有,将守门的请出来询问,这伟大构想何时实现,此君顾左右而言他,只知道“正在施工”。但他告诉了我们关陵的去处,一直走,见到“三国古战场”左拐,再走三公里就到了。心里一阵窃喜,不仅能拜谒关陵,连古战场都顺路看了,冷也值。

车只走了几分钟,就看见了灰乎乎的城墙,高大巍峨,沿街而立,拐角处正对路口是大门,还有售票处。门楣高悬大匾“三国古战场”。怪了,书上说,刘备、张飞、赵子龙确是在当阳与曹操杀得死去活来,但讲的是在郊外,数十万兵马在这个小院子里打,肯定装不下,定睛一看,假货。但这个假货是个路标,左转上了一条笔直的柏油路,一下子就到了关陵的大门。

“陵”在古汉语里是帝王墓地的专称。凡是在陵里面埋的,都一定生前做过皇帝。没有继位就死了的太子,也只能埋在墓里,不可叫陵。关陵够气派的,翠柏苍松,威严的朱红色的大门楼和方方正正的围墙,比起那些真做帝王的,并不逊色。门前的停车场差不多有两个足球场大,可能是预备着人山人海的崇拜者万一来的时候不会塞车。

今天,除了孤零零的我们,再没有一个人、一辆车。两个没精打采的女人在售票房里专心地烤着火,我们走进屋去买票,她们才懒洋洋地抬起眼皮来,看着我恭恭敬敬递上去的钱。中国有句老话叫“宰相家奴七品官”,七品就是县长,给关帝看坟的,在精神上享受着与当阳县长同样的豪迈。她们没让我磕头算是客气的。

这关陵建得真好,庄重而大气,配得上关云长的不朽英名。最前面的碑亭廊柱上有好几副怀念英雄的对联,撰写者未见有名,但读来极有韵味,可惜当时冷得笔都捏不住,没能记下来。

中国古代建筑非常讲究,这建筑的功能是什么,它都用很强的形式感精确地表现出来,从而营造出独有的气氛。陵墓真的很肃穆,沿着中轴线一路走上去,将近正殿的时候,那种崇敬升华到了顶点。一丈余高的关羽塑像真是气派非凡.,按照古人的说法,英雄都是高大而威猛,三寸丁谷树皮、獐头鼠目之流十个有十个没出息,不是小偷就是一辈子卖饼。《三国演义》上所述刘备、张飞都是大个子,高至八尺,而伟大的关羽比他们还高一截。刘备第一眼看见他: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我看到这塑像,确实感觉得到,那英雄的凛然正气,从他细长的双眼中浩浩荡荡地奔涌出来。古时候的人比我们客观,现在一说英雄好汉,首先少不了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这其实是受西方审美的误导。眼睛一开始就大了,反而没有了余地。你看盖世的关云长,平时眼睛细细的,灵魂的窗户半闭着,让人琢磨不透他在想什么。等到他凤目圆睁,知道他想什么了,再跑,肯定来不及,那柄巨大而锋利的青龙偃月刀,早把你连人带马竖着劈为两半,收了尸都不好拼起来。

我无从知晓这像的作者是谁,但几十年来看了无数为英雄或革命领袖们造的雕塑,只有这尊,让我真切地看到了一位灵魂与躯体如此完美结合的大英雄。

转头一看大殿周围,不对了。环着关帝爷脚下都是卖货的,除了塑像和过道,四边都是柜台,所有可以放东西的地方都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地堆放着数都数不清的小关公。袖珍英雄长不过三寸,面目混沌不清,提着挖耳勺一般的大刀,滑稽地推推搡搡地塞满了你脚边的所有缝隙。虎落平阳呵!绝世英雄怎么落到这帮人手里,比麦城走得还惨。

那卖货的女人忽地把一张黄脸凑过来,讪讪地笑着:买一个回去,保佑你发财的。听到此话,我几乎勃然大怒,关云长是何等的英名,竟在他自己的陵园里被践踏到如此羞辱的地步。我始终想不明白,究竟是哪一个丧尽天良的家伙,让神武磊落的义勇将军跟财神混为一谈的。P11-14

序言

没有人不知道三峡:

无数人游历过三峡;

但有几个人真了解三峡?

当《经典》的总编辑王志宏兄把我们拢在一起,说要做一本三峡的书的时候,我们都很惊讶。自上千年始,直到近几年,被不知多少人和媒体翻炒过的这盆饭,难道真的还能成为经典吗?

自有了旅游这个行当,三峡就成了一部热映不衰的老电影,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们举着各种样式的照相机、摄像机,目瞪口呆地堆积在豪华或者不豪华的游轮甲板上,跟着导游的魔术棒,鹅一样地转动着头,欢呼着看到了那叫做神女峰的长得一点都不像女人的擎天巨石。我们都曾经在这群鹅里待过。

回忆起走三峡,几个人的经历竟如此相似,都是坐的下水船,都是在重庆上的船,都是在万县过了小半夜,轮船在凌晨生火起航,天蒙蒙亮时驰进一道狭窄的石缝,后来才知那就是夔门。天色渐明之时,忽报神女峰将至,满船的人拥至左舷,以致扩音器厉声尖叫,请大家散开站,以免重蹈泰坦尼克的覆辙。只看了那一个大石头,既没有传说中的惊涛骇浪,也没来得及心潮澎湃,眼前豁然开朗,船就这样出了西陵峡。

王志宏兄铁了心要做此书,于是,我们翻了~堆关于三峡的既有资料,编制了一个选题计划。与众多媒体一样,我们也把目光集中于工程、移民、环境和文物搬迁之上。那时,想定的就是三峡沿岸搬家的故事:老百姓要搬家了,庙里的祖先要搬家了,地下地上的文物要搬家了,连丰都的鬼们都要搬家了。急急忙忙地收拾行装,我们要在春节之前赶到三峡去,和那里所有要搬家的人,在他们的千年故土上过最后一个春节。

我们开了一台越野车,沿着古老的荆江大堤慢慢地寻找;我们紧抓陡峭的崖壁,沿着纤夫们一脚之宽的故道慢慢地寻找;我们住在乡村的鸡毛小店里,从老人们的口中慢慢地寻找;我们数十次地上船、下船,坐着三峡上农民过江的小船慢慢地寻找,寻找三峡上曾经的、逝去的和将要因淹没而逝去的故事。

终于有一回,我们乘上了一叶扁舟,那扁舟真形同枯叶,两端微微上翘。据史书记载,峡江上最早的木船就是依枯叶启发而制,因为枯叶会漂,无论浪多大,它都在浪尖上。划船的是一位9l岁的老人,峡江上最后一位江湖。我们望着老人,感受着那与我们几乎只有一纸之隔的江浪的起伏,感受着老爷子说的那江水有节奏的脉搏。如果说这浩荡长江是我们民族的母亲,那三峡恰是她的心脏。就在此刻,就在这枯叶般的小船上,我们几乎同时听到了母亲的心跳,真正地体验到了这不朽的三峡是诞生经典的地方。

在我们之后,还有人能写出这样生发于惊涛骇浪中的故事吗?因为那座如山般横断江峡的大坝将永远结束三峡的万古奔腾,使它从此静如处子。因为一个技术时代的来临,将永远夺走这曾经只属于英雄与诗人的三峡。

如果历史真如这逝去如斯的江流,那我们极为幸运地在最后的瞬间寻找到了它们,并且记录了下来。为此,我们心存感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峡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坚//孙敏//章东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94713
开本 32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