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光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海伦·凯勒编著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看他们的善良、淳朴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我要长久的凝望我的老师,看看她的嘴巴和鼻子,以及她身上的一切。第二天,我要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 ,看看日出是怎样落下去的,它要奔向何方。看完日出,我想去探索与研究。我将奔向城市,去看看那些有名的艺术馆。第三天,我还要看日出。因为,这将是我能见到光明的最后一天。我要和普通人一样,去为了生活而奔波。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和爱着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世界!

内容推荐

海伦·凯勒编著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哑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希望,她是多么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向往。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拥抱海洋、“欣赏”四季……海伦渐渐长大了,在她的求学生涯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海伦在学习中,由于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在这过程中海伦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终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用自己的汗水实现了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因为生理有的缺陷,所以繁重的功课中使她非常吃力,在老师的帮助和她的努力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但大学毕业后她却遇到了悲伤的事——慈母的去世。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本经典的小说。

目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我的一生

幼年时的光明

儿时记忆

燃起希望

莎立文老师的到来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了解“爱”的意义

感受知识的美好

圣诞节惊喜

行走在波士顿

亲吻大海 

美丽的秋天

冰雪世界

学会说话

《冰雪王》事件 

参观世界博览会 

拉丁文学习

在纽约的学习与生活

剑桥女子中学 

学习的困境

大学梦

感谢书籍  

感受生活

刻在我生命中的人们

我的后半生

大学生活

与马克吐温相识

我最爱的贝尔博士

不轻言失败 

登上演讲台

卡内基先生的支援

反战运动

短暂的爱恋

电影人生 

杂耍剧院的生涯

我仁慈厚爱的母亲

为募捐奔走

我丰富的生活

回忆萝拉  

我的生命充满光明

老师的故事

离开家乡

美好的回忆

家庭变故

贫民救济院

我要上学

新的生活

犯下大错

快乐的青春

接受挑战

小野兽

早餐大战

隔离家人

飞速进步

体验生活

帕金斯盲人学院

终生不息

试读章节

我们每个人应该都读过令人激动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已经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段时间里,有的时候感觉度日如年,有的时候又感觉一年短如一日。我们常常喜欢去探索那将死的人是怎样度过他最后时光的。当然我指的是那些有选择权的自由人,并非指那些活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的犯人。这样的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能让我们知道在同样的情况下该怎么做。作为一个垂死的人,我们该用怎样的行为、怎样的经历、怎样的联想去度过那最后的几小时?在回顾过往一生的时候,我们将会找到哪些是幸福、哪些是后悔。

有时,我会这样想,虽然我今天是活着的,但明天却可能会死去,这或许是一个好习惯。这样的想法使生活显得特别有价值。我们每天的生活应当过得从容不迫,朝气蓬勃。当然,也有一些人一生只知道吃喝玩乐。但是,多半的人在知道死神即将到来的时候反而不会再这样想了。

在那些故事里,即将死亡的主人公往往在最后的时刻因为幸运忽至而得救,也因为这样,主人公从此以后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准则,较之前更加明确了生活的意义和它永久神圣的价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他们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却认真地做着每一件事。

但是,还有很多人却把生活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虽然我们知道死亡会有来临的那一天,可是我们总以为那一天是很遥远的。我们年轻强壮的时候,死亡好像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也很少想到它,日子好像永远过不完似的。所以,我们总是把时间浪费在微不足道的琐事上,根本没有察觉这样对待生活实在是太消极了。

不仅如此,想必我们对自己所有感官和意识的使用也是同样的冷漠。只有聋子明白听力的价值,只有瞎子知道能看见事物所带来的乐趣。这种看法尤其适用于那些在长大以后才丧失了视力与听力的人。然而,那些从未体会过失去视力和听力痛苦的人,却很少充分使用这些幸福的官能。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模糊地看着、听着周围的一切,心不在焉,也漠不关心。人们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常常不太珍惜,而当失去时才体会到它有多重要,就好像我们病得很严重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身体健康的幸福。

我经常会这样对自己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他少年的时候都经历一段瞎子和聋子的生活,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黑暗会使他更加珍惜光明,寂静会让他更加喜欢声晋。

我常常试着去问我那些视力好的朋友看到了什么。

一次,我的一位好友来看我,她刚从森林里散步回来,我问她都看到了些什么。她回答说:“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如果我没听过这样的回答,那我一定会对它表示怀疑,但现在,我并不疑惑,因为我早就知道,眼睛是看不见什么特别的东西的。

我们会觉得奇怪,在森林里漫步一个多小时,却没有发现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呢?我这个有目不能视的人,仅仅靠触觉都能发现许许多多有意思的东西。我感到一片娇嫩的叶子的匀称,我爱抚地用手摸着银色白桦树光滑的外皮,或是松树粗糙的表皮。春天,我怀着希望在树枝上寻找新生的嫩芽,寻找大自然冬眠后的第一个标记。我感到鲜花那可爱的、天鹅绒般柔软光滑的花瓣并发现了它奇特的卷曲。大自然就这样向我展现千奇百怪的事物。如果运气好的话,我把手轻轻放在一棵小树上,就能感受到小鸟放声歌唱时的欢蹦乱跳。我喜欢清凉的泉水从张开的指间流过的感觉。对我来说,芬芳的松叶地毯或轻软的草地要比最豪华的波斯地毯更舒服:四季的更替交叠,就像一幕幕让人永远期待而又永不停息的戏剧一样,我通过指尖的感触感受戏剧的情节。

有时我在内心里呐喊着,让我看看这一切吧!因为单是摸一摸就已经让我感受到了如此巨大的快乐,那如果能看到的话,又该是多么让人高兴啊!但是,那些能看见世界的人却什么也注意不到,那些让整个世界绚丽多彩的景色和世界上各种千姿百态的表演,都被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

人类就是这样,往往看不起我们已有的东西,只望着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在光明的世界里,将拥有视力这件事只当成是方便生活的手段,而不当成是充实生活的手段,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果我有幸能成为一所大学的校长,那么我必将设一门必修课“怎样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当启发他的学生,如果学生们能真正看清那些在他们面前不被注意的事物的话,那么他们的生活就会增加丰富多彩的乐趣。教授应当尽全力去唤醒学生们身上那些懒散的正处于睡眠状态的官能。P2-5

序言

海伦·亚当斯·凯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的图斯康比亚镇,一生写有十几本著作,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

在海伦·凯勒19个月大时,不幸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而成为聋盲人,然而幸运的是,命运把安妮·莎立文老师带到了她身边。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重获人生。她摒弃过去的黑暗痛苦,开始了光明、热切的新生活。她带着对这个世界无尽的好奇心,像一块海绵一样不停汲取知识,充实自己的生命。

1890年,海伦·凯勒在萨拉·富勒小姐的指引下,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学会了说话,这让世人震惊不小。1899年,她又成功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于4年后顺利取得学位。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大学毕业后,海伦·凯勒走遍了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同时,她还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也因为如此,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继而又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嘉奖。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摄成电影,其中一部《救济》是由她自己主演的。

我们似乎很难想象,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世界里的人,却带给了人类无尽的光明,震撼了整个世界。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奇女子,我们应该有深入详尽的认识,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们编译了本书。海伦.凯勒一生著作甚多,本书选取了其中影响最广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一生》、《我的后半生》、《老师的故事》4篇作品进行编译,试图将海伦.凯勒作品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的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最后一部作品,她曾为此搜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可谁也没料到,这些宝贵的资料和将近3/4的文稿都在一场火灾中烧毁了。这样的灾难足以让一个人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然而坚强的海伦‘凯勒并没有被打垮,她痛定思痛,更加坚定了完成书稿的决心。她不声不响地坐到了打字机前,开始了又一次艰难的跋涉。历时10年之久,海伦·凯勒终于完成了这部献给安妮.莎立文老师的作品。

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海伦·凯勒与安妮·莎立文的书信集,以及安妮·莎立文的教学报告、演讲等内容,以求把海伦·凯勒生动而伟大的一生完整系统地展现出来。相信读者通过这些文章可以深刻了解海伦的生命轨迹。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马克·吐温先生所言是多么正确。

书评(媒体评论)

19世纪有两位奇人。一位是拿破仑,另一位就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暴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马克·吐温

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这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伟大经历和平凡故事的完美结合。海伦·凯勒堪称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美国《时代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光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伦·凯勒
译者 逸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935175
开本 32开
页数 3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533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75
115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