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强可持续视角下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与提升路径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九大报告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手段。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效率,转换增长动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中国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聚焦“如何提升不同区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这一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理论,将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环境福利非减性发展约束引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从环境建设和环境损害两个维度对中国各省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继而将生态环境建设和能源消费引入生产技术,将环境损害和经济产出引入生产过程,按不同形式引入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提升路径模型,建立强可持续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新范式,提出一种时间因子非径向投入导向的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以投入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率表示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将生产要素的序列方向性距离函数与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相结合,构建要素绩效与总体绩效之间“分—总”的研究范式,从生产要素的视角对总体绩效进行系统性分解,进而实现要素绩效对总体绩效的贡献度评价;充分考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平衡性,从要素绩效和总体绩效两个层面对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系统性揭示,动态识别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演变,剖析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要素源泉与动态演化规律,很后通过剖析不同区域的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检验制度环境下不同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触发条件和作用方式,从“国家-区域”两个层面制定提升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解决方案,进而为不同区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高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节 理论综述 第二节 实证研究 第三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节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第三节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第四节 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化 第五节 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收敛 第四章 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测度 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构建 第二节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测度 第四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要素贡献 第五章 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演化 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演化 第二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长期趋势演化 第六章 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收敛 节 全局空间自相关测度 第二节 局部空间自相关聚类 第三节 空间收敛性分析 第七章 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提升路径 节 提升路径的作用机理 第二节 提升路径的模型构建 第三节 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强可持续视角下中国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与提升路径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万平,李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82497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00000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4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