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统与变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沉思录
内容
内容推荐
“江湖夜雨十年灯。”非物质文化自从进入中国,经历了从象征性文化符号到地方文化资源,再到民众之“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传统与变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沉思录》诸篇文章,完整体现了这一历程。就此而言,该书既是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经历者与见证者,也是作者学术历程中思之、爱之的重要经历。思之既深,可见奇怪。该书的结论是疑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给“老百姓”,是否一还了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应是当代文化政治的一部分。
目录
第一编 非遗的文化政治
壹 当代中国非遗保护的权益公正问题
贰 “后申遗”时代的公共性发生与文化再生产
叁 地方与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当代问题
肆 “文化遗产保护北京学派”的理论与现实实践
第二编 民俗的城市化语境
伍 当代艺术民俗学发展的城市化语境与契机
陆 城乡关系视野中的中国民俗传统与发展
第三编 曲艺的老树与新枝
柒 相声艺术传统与北京城市文明格局的变迁
捌 相声艺术发展的当下语境与文化认同
玖 相声艺术的产业化之路与日常生活再生产
拾 曲艺艺术与明清京、津城市形态的推移
拾壹 新媒体时代曲艺还能不能“讲故事”
拾贰 青年的“严肃性”与曲艺作为社会学教师
拾叁 “喊麦”与曲艺
拾肆 融媒体时代曲艺批评的引导意义
拾伍 曲艺直播是“生活中曲艺”的呈现与展开
拾陆 《新虎口遐想》为什么没有成为社会“大事件”?
拾柒 马季先生的精神遗产与当代传承
第四编 传统节日在古与今之间
拾捌 从过节到看节:“中元节”的神圣内涵及其失落
拾玖 年节的民众觉醒与社会培育——以“好客山东贺年会”为个案
贰拾 从非遗到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的范式转换
第五编 农民画与铜鼓:相同的结论
贰拾壹 “世界性命运”视角下的民间艺术与农民画
贰拾贰 铜鼓艺术的社会展演与东兰社会建设
附 相声艺术的当下语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统与变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年沉思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耿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728310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27000
出版时间 2021-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