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抒情·人物·地方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的神髓向来被认为在其“抒情传统”。晚清以降,整个国族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抒情”也由是进入现代情境,因应时变、守正出新,与“启蒙”“革命”两种话语彼此交织,共同演绎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众声喧哗与浴火重生。不过,与“启蒙”“革命”更多在国族立场展开不同,“抒情”既可以关乎宏旨,又能衍为心曲,既可以集成定鼎,又能流播四方。是故,现代中国“抒情”论述的生成、流动与开放同样值得关注。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集,记录了作者陈国球多年来对文学与人情、地方、世变的一些思考,可说是他“从事现代中国‘抒情传统’研究凡二十年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分四辑,从抒情、人物、地方三个角度立意,以“抒情”为经,以“人物”为纬,立足“地方”香港,来进行爬梳、认识、评说,形成一部独*的抒情文学论著。书稿以“抒情”作为主题来写文学史,不仅可以存“史”,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供认识、了解、研究现代文学史者阅读、参考。
目录
序言I
导论“抒情”的传统——一个文学观念的流转i
辑一“传统”的流转
通往“抒情传统论”之路——陈世骧论中国文学3
异域文学之光——陈世骧论鲁迅与波兰文学27
诗意的追寻——林庚文学史论述与“抒情传统”说40
“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普实克论中国文学56
从律诗美典到中国文化史的抒情传统——高友工“抒情美典论”初探75
辑二现代文学与抒情论述
左翼诗学与感官世界——重读“失踪诗人”鸥外鸥的三四十年代诗作121
放逐抒情——从徐迟的抒情论说起165
“梁文星”与“林以亮”的因缘194
诗意与唯情的政治——司马长风文学史论述的追求与幻灭204
辑三抒情与地方
南国新潮——香港早期文学评论与境外文学思潮279
情迷中国——香港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的运动面向293
诗里香港——从金制军到也斯345
诗人刘以鬯——读刘以鬯《浅水湾》作品札记369
抒情在弥敦道上——香港文学的地方感386
辑四书写浮城“文学大系”与“香港文学”——《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总序409
书写浮城——论叶辉与香港文学史的书写444
我城景物略——三序陈智德香港文学史论473
附录原刊出处48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抒情·人物·地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国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123290
开本 32开
页数 52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62000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5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7: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