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吃苦才是幸福
内容
编辑推荐

没有苦,哪有甜?没有尝过苦的滋味,哪里懂得幸福的感觉?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但是,如何吃苦?吃什么样的苦?以怎样的方式吃苦呢?……通过《吃苦才是幸福》(作者刘淑霞),编者希望能和广大读者一起探讨“吃苦”对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意义

内容推荐

通过《吃苦才是幸福》,编者希望能和广大读者一起探讨“吃苦”对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意义,让那些对于吃苦仍抱着逃避态度的人,正视生活中的苦难,与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追求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

《吃苦才是幸福》的作者是刘淑霞。

目录

第一章

苦中作乐,自得其乐

——把吃“苦"当吃“补”

1.苦难里也有斑斓世界/002

2.苦难是上帝的礼物/005

3.应当警惕趋利避害的天性/009

4.苦中作乐化解人生不如意/011

5.豁达,苦难的橡皮擦/014

6.慈悲心一颗,能渡万般苦/016

7.学会宽恕,就能拥有快乐/020

第二章

吃得了苦才能享得了福

——一时苦不是苦,一世福才是福

1.享福消福,吃苦了苦/024

2.吃得一时苦,拥抱一世福/027

3.苦难是幸福的铺路石/029

4.走过苦难就是幸福/033

5.苦难:幸福的引领者/036

6.一时苦不是苦,一世福才是福/039

7.先存吃苦之心.再思甘甜之果/042

第三章

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凡人贵从吃苦中来

1.你战胜了苦难,苦难就是你的财富/048

2.只有经历困难才能得到财富的沃土/050

3,凡人贵从吃苦中来/053

4.用积极的心态去战胜苦难/055

5.无法抵抗风雨的压力/057

就是在不断流失宝贵的财富/057

6.在生活中磨砺自己,在苦难中成就辉煌/059

7.不战胜苦难,苦难就将你碾碎/061

8.最苦的树总是开最香的花/063

9.苦难成就非凡人生/066

10.“吃苦”的意义/069

第四章

同甘共苦,一起幸福

——学会享受一起吃苦的幸福

1.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算吃苦也是一种幸福/074

2.爱是战胜苦难的内在力量/076

3.勇于担当方为夫,同甘共苦才是妻/078

4.同甘共苦,享受相爱的幸福/081

5.爱从未走远,有爱的地方就是家/084

6.患难与共,情真意切/087

7.患难夫妻,老来福/090

8.幸福来敲门/092

第五章

忍苦难,得大道

——苦难是光明前的黑暗

1.人生是一种苦的修行/096

2.邪恶的欲望是苦难的来源/098

3.执念太多,终会将自己逼入苦海/100

4.苦难是光明前的黑暗/102

5.苦难是一种财富/105

6.梦想是人生的甜果或苦果/107

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109

8.苦难中我们依然可以前行/111

9.面对人生的逆流,你要学会迎流而上/113

10.不要被心中纠结的网所缠绕/116

11.有梦想就一定可以飞翔/118

12.要漂亮地活着/120

第六章

最苦的树总是开最香的花

——先尝苦中苦,才知苦后甜

1.苦字当先,度得超然/124

2.先尝苦中苦,才知苦后甜/126

3.吃苦也是一种幸福/128

4.苦难可以锻造第二次生命/130

5.原来快乐那么简单/132

6,战胜困苦,是获取幸福的唯一办法/134

第七章

先苦后甜,忍字当先

——像喝咖啡一样处理热和苦

1.动心忍性,小忍才能大成/140

2.忍一时之气,成一世之功/143

3.忍让的过程是痛苦的,结果却是美好的/147

4.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149

5.小不忍则乱大谋/152

6.忍耐痛苦才能破茧成蝶/156

7.忍让的限度等于幸福的尺度/159

8.心中能容忍,幸福自敲门/163

第八章

苦难多大爱,家贫出孝子

——教会孩子吃苦就是给孩子幸福

1.吃苦是孩子成长的一剂良药/168

2.过度的呵护反而会适得其反/170

3.再富也要“苦”孩子/172

4.幸福的孩子苦着教/175

5.挫折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178

6.屈膝是为了跳得更高/181

7.让孩子带着独立上路/184

8.给孩子一些苦难实践/187

第九章

设身处地,不讨苦吃

——运气不好才会“一帆风顺"

1.吃苦是人们通往幸福的捷径/192

2.对“苦行僧”说“不”

——学会苦中作乐/196

3.不强化挫折困境,不弱化自己的能力/199

4.不羡慕别人的幸福

——羡慕就是自讨苦吃/203

5.放下曾经的苦难,不自讨苦吃延续苦难/206

6.走出怨恨,内心之苦自会消减/209

7.量力而为,认清自我/213

第十章

经历了苦难才有幸福的人生

——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

1.苦乐皆由心生/218

2.战胜了苦难,苦难就是你的财富/221

3.苦难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课/224

4.苦难是幸福的源泉/226

5.吃苦也是在享福/229

6.用正确的态度正视苦难/231

7.向苦难索取披荆斩棘的钢刀/235

第十一章

再苦也要笑一笑

——以笑声面对挫折的命运

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240

2.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242

3.没有人注定不幸/244

4.人要学会知足常乐/246

5.乐观创造奇迹/248

第十二章

苦日子,甜着过

——把苦日子过甜

1.祸福苦乐生世相续/250

2.莫让比较之苦迷了你的心/252

3.幸福其实离我们很近/254

4.痛苦和快乐只在一念之差/256

5.看轻压力,并在压力中找寻乐趣/258

6.接受苦难,生活本身已是最高赏赐/260

7.去感恩绊倒你的石块/263

试读章节

百炼方能成钢,干锤才可砺刃。上帝似乎比我们人类更懂得这一点,所以当人们在祈祷人生旅程一帆风顺的时候,它会时不时地把灾难降临人间,给人更多磨炼的机会。但是,很多人并不领情,他们诅咒上帝的盲视,抱怨连天,却不付诸行动;而另外一些人在选择接受的时候,对命运奋起抗争,把苦难当成补药,把挫折和灾难当成锻炼的机遇,最终成功地走出了苦难。

如果你有幸能去英国剑桥大学,你可能会看到这么一个人:他骨瘦如柴,无力地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但可以自己驱动轮椅;看书时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靠人帮忙,把每一页平摊在大书桌上,但他不停地在阅读思考。

他甚至不能与人直接交谈,只能靠仪器传达意志,但他仍不懈地追求科学真理,进行大量的物理研究。他是一个可怜的人,21岁时不幸患上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被“判刑”为终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两根手指可以活动;43岁时,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权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创作了《时间简史》、《时空本性》等科普巨著,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成为了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史蒂芬·威廉·霍金。

因“渐冻症”被困在轮椅上达40多年,这种苦难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承受的。但霍金承受住了,他不仅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反而把这种苦难当作上帝赐予的特别的礼物,安然接受。“上帝在以自己的方式考验子民”。他始终相信这一点。所以,他向上帝致意,向命运挑战,最终谱写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篇章,成为令世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虽然我行动不便,说话需要机器的帮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霍金如是说。苦难困得住躯体,但困不住意志;困得住语言,但困不住思想。生活是不幸的,是苦涩的,但正是因为苦难本身的存在,霍金才没有把美好的时间浪费在游山玩水、交易应酬等世俗的事情上面,他才能更为静心、潜心地研究科学,迈进哲学的殿堂,为世界史留下一个美丽的传说。苦难是上帝赐予的,他让霍金失去了行动的自由,却给了他更多思考的时间和思想的自由。所以,苦难,也是一种礼物。

苦难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但是人们需要像霍金一样坦然接受,善于发现它的价值,这样才能通过它来成就自己。

发生地震的那段时间里,小镇上的医院病房里来了两个特别的病人,一位是画家,一位是诗人。画家被砸伤了腿,要被锯掉;诗人伤了头部,脑子里有淤血,眼睛有可能失明。他们都是来小镇体验生活的,但没想到发生了地震,而且与县城连接的路被山洪冲断了,再加上连日来暴雨不断,抢修好恐怕还需要一段时日。

住院期间,诗人的情绪很激动,他的眼睛被纱布绑着,什么也看不到。他用诗人独有的语言犀利地诅咒着世界,他说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却让他永远远离光明。他每天都用力拍打着紧闭的窗子,说雨水不仅打湿了他的脸,还打湿了他的心,所以要求换床位。画家则很安然,他的腿不仅不能动,而且还要忍受剧痛,但每天仍然有说有笑,给病友们讲述他以前画画时遇到的有趣的事情。

房间太拥挤了,窗外雷声滚滚、乌云密布,不时有闪电划过,临窗的位置,的确有些嘈杂。可画家仍然选择跟诗人换了床位,他说他喜欢听雷声。刚换床位不久,这位画家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地报告大家他刚才看到的一幕。他说窗外有片竹林,或许是雨水忽然增多的缘故,嫩嫩的竹笋芽都冒了出来,绿绿的。雨水从天上落下来,砸了竹笋的小尖脑袋,竹笋芽们却好像很享受的样子,煞是可爱。他还把这情景画了下来,给病友们看。病房里的人,大都是被压伤、砸伤的重病号,动弹不得,听他这么一说,似乎都来了精神,纷纷议论着雨后春笋,看了画都觉得好,似乎看到了希望。只有诗人漠然背过身去,嫌他们无知、少见多怪。

就这样,在其后的几天里,画家总是为大家描述窗外的事。他说的最多的还是竹笋,向大家报告竹笋长多高了,哪里又长出了新的,有一些笋芽被人掰掉带走了,有一些被雨水打弯了……每次说完都画出来给大家看。而这便成了病房里的唯一乐趣。

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天,天气渐渐转好了,路也抢修好了,这些重病号都要被转送到城里的大医院。转院那天,病人们突然觉得有些舍不得那些竹子,纷纷要求医护人员带他们去看看。诗人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他也让人扶着去了。在画家每天对竹子的描述下,诗人的脾气舒缓了不少。待大家走到那里却发现,画家描述的窗外美景实际除了一堵墙和一个被雨水冲得污秽遍地的垃圾池外,什么也没有。

“美丽的画面在脑子里,就算灾难也不能带走。”这时,画家挠了挠头,解释说。

后来,这位画家成名了,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仍坚持到各地游览,办了许多画展,他画的最好的就是竹子。之前,他一直在学郑板桥竹子的画法,但总是难以领会其神韵。但住院的十几天,他把所见过的竹子和画,一遍遍地在脑海里回顾,用心去体会,终于有了自己的心得。虽然与郑板桥的画法并不一样,却别具一格。而那位诗人最终在诗坛里消失了,因为他没能承受住失明的打击。

苦难与机遇并存,上帝赐予人们苦难,也就是在赐予人们希望。苦难就像上帝赐予的一杯好酒,不会喝的人觉得它辛辣无味,会喝的人则会觉得醇香无比。只是太多的人在苦难面前不是萎靡不振,就是立即转身而逃,他们没有给自己品尝苦难、思索人生的机会,所以总不明白人生最深刻的真谛。他们完全把苦难当成了魔咒,也因此错失了礼物中隐秘的珍贵际遇——上帝的恩赐。P5-7

序言

古人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它教育人们应该有乐于吃苦的精神。但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似乎被欲望冲昏了头脑,急功近利,好逸恶劳,早将古人的教诲抛到了九霄云外。殊不知,要想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吃苦”是必须经历的阶段。苦难就像是人们走向幸福黎明前的黑暗,只有吃得了苦,才能享得了福。对于苦难,人们不但不该逃之夭夭,更应该迎难而上,敢于直面它,战胜它,把苦难当成一种考验,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动力。

苦难显才华,好运藏天资。人生的历程正是有了苦难的考验才能铸就非凡的成就。风雨过后,曾经灰暗的天空才能显现出不一样的澄澈、湛蓝,生命只有经过苦难风雨的洗礼才能变得更加美丽和精彩。

“苦”不仅是一种味觉,还是一种心理感觉,苦到极点甚至会让人产生生理不适,有如人们常说的“锥心之痛”。以慈悲为念的佛教,认为众生的痛苦可以分为三种,即人生无法避免的病苦,世事无常的变故之苦,以及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人生在世是苦的,但佛陀并未对此持消极态度,而是以“苦”字为谛,让人认识苦,知道苦,进而从苦中解脱。

生老病死,爱恨离别,每一种事情的发生都伴随着无可名状的苦楚,所以人们憎恨它,拒绝它。但不幸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摆脱苦难。或者,当苦难来敲门时,人们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赤膊相对以至于伤痕累累;或者,当人们身临苦难之境时,大多数人无力反抗,连本能的挣扎都成了没有回音的绝响;又或者,在对苦痛的惧怕和诅咒中,人们迷失了自己,精神的压抑使他们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在拒绝苦难的同时,也拒绝了自己。无论是哪一种,相信谁都不愿看到。

要想有所作为并获得成功,就绝对不能坐享其成。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若没有吃过苦,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成功和失败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苦难和幸福也是一样。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曾告诫过世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没有从天而降、毫无缘由的幸福,也不会有受不尽的苦难和无边的痛苦。正如长者常教导我们:“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

一切的苦难终究是会过去的,当一切过后,蓦然回首,人们便能发现,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苦难,都能变成一粒粒璀璨夺目的珍珠,那才是人们一生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被苦难吓怕了的人们渐渐变得谈“苦”色变。但是,人们真正了解苦难吗?到底需要承受多少次苦难,才能看清它的实质?为什么不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苦难呢?人们总是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并且为终点的遥远而忧心忡忡,却忘记自己已经在前行的路上。既然在路上,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前行,就不能怕磨难和苦痛。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但是,真正理解“吃苦才是幸福”,真正能吃苦、愿吃苦、会吃苦、能苦中作乐、能在吃苦中感觉到幸福的人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把苦当成上帝的礼物,怀着一颗感激之心来接纳呢?很多人都说吃苦才是幸福,却从来没有人想吃苦,一如人们总说不要抱怨生活,却很少有人停止过抱怨一样,是做不到,还是从心底里不认同呢?

苦难与幸福当然不是等价的,即便现实生活中所说的吃苦是一种修行,但人们也绝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人们渴求的东西是幸福,生活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幸福,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可是,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实现这个愿望呢?那就是“吃苦”。“吃苦”本身并不幸福,但人们能从吃苦中得到的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以及多元的人生经验,这些都是幸福的前奏。苦难不只是灰暗色调,幸福也并非单一的情感色彩,苦难与幸福其实是不同色彩编排形成的意象符码。从苦难到幸福,其实只有一步之遥,那就是学会“吃苦”。没有苦,哪有甜?没有尝过苦的滋味,哪里懂得幸福的感觉?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但是,如何吃苦?吃什么样的苦?以怎样的方式吃苦呢?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吃苦”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且应该弄懂的学问。

通过本书,编者希望能和广大读者一起探讨“吃苦”对于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意义,让那些对于吃苦仍抱着逃避态度的人,正视生活中的苦难,与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追求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吃苦才是幸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淑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08212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2013261817
中图分类号 B82-49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9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