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稿主要收录中央民族大学陶立璠教授所撰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论文,以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相关的随笔,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散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散论”“传统村落保护散论”三部分,共50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参考民间文化、传统村落等保护的实践和心得感悟,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有价值的解决办法提,对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散论 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0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评价与保护008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评审的理论与实践01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性、共享性024 《非遗法》的贯彻与保护实践027 中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034 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为例045 口述史记录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050 冯骥才的“四驾马车”与文化遗产保护054 浙江瑞安活字印刷术的传承启示059 “非遗”保护应回归民间06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散论妈祖信仰的民俗学思考070 妈祖仪式文化的意义及其与旅游的互动080 民间信仰是节会文化的灵魂086 渔文化保护及其与旅游的互动091 渔港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095 女娲文化的保护与传播研究101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陶立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82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20000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