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黄河文化两创发展报告(2024)(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黄河文化“两创”发展报告(2024)》是研究黄河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学术成果,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持、沿黄九省(区)社会科学院及高校黄河文化研究相关专家共同编写。本年度发展报告分为总报告、基础研究篇、创新发展篇、省区建设篇及大事记五个部分,全面阐述黄河文化的概念内涵、历史底蕴、精神内核、发展演变、“两创”方针,全面反映黄河流域在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艺创作、文旅发展、传播推广、交流合作等领域的决策部署、工作举措、发展成就,突出呈现黄河文化数字化、品牌化、文化标识、展示空间、国家公园建设等方面的典型案例、成功经验、对策措施,为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作者简介 袁红英,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和财政金融政策领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等课题5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改革内参》《改革》《东岳论丛》《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发表转载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余项。60余项成果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省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部分转发各县市参阅,有3项成果以省政府文件形式上报国家部委。目前兼任山东省经济领域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财政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山东省财政厅特邀顾问,山东省投资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获“山东省金融高端人才”“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等荣誉称号。 目录 Ⅰ 总报告 2023年黄河文化“两创”发展报告 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Ⅱ 基础研究篇 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邹广文 黄河文化的精神与时代价值 董永刚 袁雨 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毛明欣 黎红倩 先秦时期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底蕴 张静远 李一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场景与空间生产规划范式 昝胜锋 丁培卫 张逸凡 Ⅲ 创新发展篇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 鄂崇荣 朱奕瑾 陕西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颜鹏 黄河文化传播交流研究报告 李冰 秦艳 将河源文化打造为中华文化青海符号的几点思考 张生寅 山西黄河渡口文化保护与文旅品牌推广策略 赵俊明 王雅秀 王劼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研究 徐建勇 济南建设黄河文化龙头城市研究 张华松 Ⅳ 省区建设篇 青海黄河文化“两创”发展分析报告 毕艳君 四川黄河文化“两创”发展分析报告 王亚全 甘肃黄河文化“两创”发展分析报告——以甘肃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例 彭岚嘉 宁夏黄河文化“两创”发展分析报告 徐哲 内蒙古黄河文化“两创”发展分析报告 王光文 陕西黄河文化“两创”发展分析报告 刘宁 山西黄河文化“两创”发展分析报告 张文霞 韩雪娇 河南黄河文化“两创”发展分析报告 李立新 宋朝丽 山东黄河文化“两创”发展分析报告 张伟 许东 魏文坤 附录 黄河文化“两创”大事记(202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河文化两创发展报告(2024)(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袁红英//张凤莲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342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24-06-01 |
首版时间 | 2024-06-01 |
印刷时间 | 202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14 |
CIP核字 | 2024064108 |
中图分类号 | G127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3 |
宽 | 171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