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世民的奋斗(下)
内容
试读章节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唐朝发生了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这就是李世民修订《氏族志》。不就修一本书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不要小看这本书,那可是小中见大的重量级大事,因为唐朝的统治阶层本来是以关陇贵族为主,加上山东、江南士族以及部分庶族豪强,正是在这些“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唐朝才得以迅速建立。为了中央集权的巩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李世民除了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有所作为,还十分注重协调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氏族志》的修订,便被视为其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氏族,就是士族,而在唐初有“权威认证”的士族,都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遗留下来的旧士族,这些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这里有必要简述一下他们的“光辉历程”。

士族在东汉时期开始崛起,源于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到后来,要想做官,都要先看你的门第出身,只要有士族的牌牌在手,绝对优先考虑。魏晋时期,政治上出现九品中正制,更让士族特权完全制度化,成为所谓的门阀,门阀以外的称为庶族。两者不但政治地位悬殊,社会地位也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不能通婚,连生活习俗都有严格限制。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战乱,士族遭受很大打击,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士族的品牌价值依然不容小觑。唐初时期,他们仍然是人们心目中的贵族,拥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连李唐皇室在这方面都要稍逊一筹。正是拥有这些资本,山东士族便以自己门第高贵而高高在上,甚至在通婚这个问题上,都不把皇室放在眼里。李渊早就对此耿耿于怀,公开批评他们妄自尊大;而李世民更是对他们借其他家族想“攀高枝”的心理而敲一笔聘礼的卖婚行为非常不满,指责这是挂羊头卖狗肉。为了提高李唐新贵们的社会地位,巩固政权,李世民下令进行士族大普查,统一全国谱牒,为什么一定要干这事?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刊正姓氏,对全国的士族身份进行重新认定。

二、考其真伪,打击冒充士族的“假冒产品”。这是一个细致活,要进行严格的“审计”和考证,其主要方法就是‘‘质诸史籍”,就是说找历史根据,追查先世身份。

三、褒忠贬奸。其实就是对拥护李唐王朝的进行褒奖,而反对的便打击了。这是基于维护政权的现实利益考量,因为在古代,宣扬忠君思想才能更好地维护其统治——支持我就是忠,反对的自然就是奸了。

由此可见,李世民修订《氏族志》,其最终目的就是重新确立封建等级,构建一个忠于李唐王朝稳固的统治集团,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

在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时,他就下令以吏部尚书高士廉为首,联合御史大夫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蕖(音fen)、中书侍郎岑文本负责这项工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氏族志》终于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完成初稿,进呈御前。

李世民看后,却大为不满,要求重修。

原来这个《氏族志》不符合他的心意。高士廉等人虽然对全国各地的族姓和谱牒非常熟悉,但门阀观念依然很重,依照传统按郡望高低定等级,将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就是所谓的“尚姓原则”。而李世民呢,他要求“尚官原则”,即不管以前的规矩,另起炉灶,以今日的官爵高下作为新标准,其目的就是“欲崇重今朝冠冕”,意思很明白,重新确立当朝高层人士的社会地位。

其实当初李世民有过暗示,只是没有明说,无奈高士廉领悟力不高,搞出这么一个本本,也怪不得李世民要质问为什么仍把崔氏放在第一等了。道理很简单,我这个皇帝往哪里放?本来叫你们重修,就是要制定新规则,最后却弄出这么个玩意来糊弄人,那就只有重来了。

没办法,高士廉他们只好“回炉重炼”。

P1-3

书评(媒体评论)

读汤浩方的文字及故事,无疑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不经意司,信手拈来,轻松而不刻意,宛如茶余饭后可口的小甜点,一路读来亦有收获。

——著名作家、剧作家和资深文学评论家王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诚地希望汤浩方能够以年轻人的智慧,透过历史的迷雾,找寻往事之真相。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军

如今,愿意沉下心来读书的人少了,愿意埋头古典文献的人更是寥若晨星,汤浩方国学功底深厚,著述丰富,实乃国之幸事。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日新

有志者事竟成,汤浩方能在逆境中奋斗并取得如此成就,令人敬佩!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绪山

目录

第一章 个性人生

第二章 灭高昌

第三章 魏征

第四章 太子谋反

第五章 征高句丽(上)

第六章 征高句丽(下)

第七章 四大冤案

第八章 击灭薛延陀

第九章 西域大战

第十章 巨星陨落

序言

序一·远古的游历

王斌

汤浩方与我,结识于网络,我们共同迷恋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这样一个神奇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相识.似乎也有了“奇异”的可能——或许无需太多的语言、太多近距离的接触,在虚拟空间中留存的文字,就足以让相知却不相识的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与汤浩方便为典型一例。

汤浩方隶属“80后”,如今这一称谓,也成了一个颇为时尚且时髦的名词了,它的后缀还要引申出诸如任性、骄狂、自私、沉迷于网络且追逐流行及时尚的诸般解说。而在这一切的解说中,却暗含着对这一代“沉沦”的叹息。我亦属“叹息”一族。所以汤浩方的出现让我惊诧,他告诉我说,写了近百万字的历史小说,并且正在写历史,希望我能为此写篇序。接着,他的部分文稿也随之出现了,我留心地看了一遍,一时无语。

坦率地说,在汤浩方驾轻就熟的历史知识面前,我自愧弗如。他告诉我,少年时就迷上了历史,他像一位好奇且又执拗的“探险者”,一头扎进了历史的汪洋之海中,开始了漫长的游历。

而我的少年,却在狂热地“挥霍”着“读书无用论”,我们逃学、打架、戏弄老师、嘲讽长者,以学习为耻。历史在那时的我看来了无生趣,我鄙夷且不屑一顾。在残酷的青春岁月中。我们虚度光阴,于今想来,悔之晚矣!

而汤浩方的少年,却悠游自在地与历史为伴,他在其中发现了乐趣,也发现了自我的志向所在。终于在今天,他要启动他所执掌的历史巨轮,起航了。

中华民族历经劫难,在沉重的历史迷雾中一直在追寻着民族的大义。这一被冠之于“春秋大义”的精神,于今几经沉沦后,终于在萌动中苏醒了。可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喧嚣,众家各显神通地挥舞着个性的大旗摇唇鼓舌,并以“卫道士”角色自喜。我高山仰止,自惭形秽,因历史于我是一片空漾的崇山峻岭,虽心向往之,然毕竟才疏学浅,即便窃自潜心研读,试图跟进时代的步履,可还是徒叹奈何。少年的轻狂,让我耽误了大好时光,只能怆然自叹了。

所以我对汤浩方示以敬意,他的文字亦如“80后”之风格,轻盈、率性、不拘一格、随意挥洒,而且俏皮风趣,极具才情。

在这一代人的眼中,历史失却了它故有的那份沉重和苍凉,失却了岁月的凌厉和悲壮,仅仅是一个好玩的故事,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

于是他潇洒自如地轻松道来,看着有趣,让人心生快意。

读汤浩方的文字及故事,无疑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不经意间,信手拈来,轻松而不刻意,宛如茶余饭后可口的小甜点,一路读来亦有收获。这收获是对历史事件及人物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起码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在那样的一个冷兵器时代,或者说是铁血年代,我们中华民族诞生了许多伟大而有趣的传奇人物,无论他们出于什么样的缘由和欲望,毕竟无意中缔造了中国历史,缔造了中华记忆,成为我们后来者的集体无意识。

中华民族的文化遗存再度被发掘与发现,说明了一个民族在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之后开始走向真正的成熟和觉醒,开始在历史的千年流变中,重新找寻我们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个性和位置。

我们的确迷失太久了,太多纷纷扰扰的“西式”思想及做派让我们无所适从,让我们盲目地亦步亦趋。我们忘记了一个民族要真正获得世界的尊重,恰恰不是因为“大同”式的共性,而是自强且自信的民族个性。

汤浩方目前似乎更多的是在发掘历史的故事,他那“80后”典型的游戏心态驱使他要将历史“还原”于一个充满“喜剧感”的叙事。因为是隔岸观火,因为年轻,让他一时还难以梳理出隐藏在这貌似“游戏”的历史背后的分量和气韵,以及随处可能散出的中华精神。但他毕竟已然“生活”在了历史中,这就足以让我惊叹了!

我们还不能要求他做到把历史作为反观今天的一面镜子,他太年轻了。终究有一天,他也会带着他散发着风尘的经历重新走进历史。那时,或许他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因为历史的发现,是需要岁月磨砺的。

2007年5月25日于北京

内容推荐

作者汤浩方自幼酷爱历史,潜心研究历史多年,虽历经磨难,然愈挫愈勇,始终不曾放弃!本书是作者隋唐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所有史料均来自《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唐会要》《通鉴考异》《贞观政要》等数十种相关文献典籍与敦煌文献、各类出土墓志以及碑文等,作者以极其严谨的态度,极具特色的语言和有目共睹的诚意,终将这部大作呈现于世。

翻开《李世民的奋斗》,你将真正领略到李世民的雄才伟略和文治武功,真正感受到他的手段与谋略,他的痛苦与陕乐。这是一本你绝对没有看过的李世民,它是1363年来,最真实、最好看、史料最全的李世民全传,也是国内首部全景式讲述千古一帝李世民创业、夺权与奋斗的传奇一生的经典之作!

关于李世民,你又真正了解多少呢?他为什么要在危难时刻铤而走险发动玄武门之变?为什么能够在决定唐朝命运的决战中面对重重困境一举击败两大巨头王世充与窦建德?为什么要执意出征导致隋朝灭亡,凶猛彪悍的高句丽?为什么要突然废黜已做了十八年太子、自己极其宠爱的李承乾?为什么要立懦弱的、与自己妃子武则天还有暖昧关系的李治为最后接班人?等等这些谜团,本书将为你一一解开。打开这本书,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李世民的奋斗(下)》为此书的下册。

编辑推荐

杀兄屠弟的李世民,为何会成为一名后世颂扬的千古一帝?汤浩方著的《李世民的奋斗》是国内首部全景式讲述千古一帝李世民创业、夺权与奋斗的传奇一生,同时也是1363年来,最真实、最好看,史料最全的李世民全传。打开本书,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李世民……

《李世民的奋斗(下)》为此书的下册部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世民的奋斗(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汤浩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59534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2014241173
中图分类号 K827=421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6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