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走向田野与开放的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博士生论坛文集 2021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为有“田野方法论”“超越日常:明清士人的关怀和寄寓”和“艺术的自律与他律”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下有6篇论坛讲座后形成的文章,同时有相关专业老师的点评,是一个思想碰撞、新知获取和自由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让学术研究的互动更为多元、更具可能。 内容推荐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博士生论坛自2020年12月启动至今,已近两年。其间论坛形式多有变化,然举办的初心与宗旨始终不变:勉励同学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用知识来经天纬地,用对话开拓视野;鞭策艺术学系加强师生互动、协同学科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为同学们提供更优质、更前沿、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展现中国艺术研究院“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校训,凝聚学脉艺魂、立足时代新需,作积极尝试。秉承着这样的初心与宗旨,经过艺术学系的精心准备、兄弟院校的真诚合作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们的大力支持,本书终于结集成册。 目录 第一期田野方法论 陈宇峰:基于田野调查的有关非遗当代存续问题的若干思考/006 李睿康:寻找常识之外的动人之处/012 张孜伟:田野之眼 ——关于实地调查的多域经验的串联/021 评议与讨论/027 王宇翔:传统年画的信仰构建与精神内涵/034 郭旭东:“建筑”作为一种方法? ——以贵州侗族堂村萨岁坛“营造过程”为例/045 卜颖辉:民族营造技艺的文化生态 ─—基于云南三村的田野调查/054 评议与讨论/062 第二期超越日常:明清士人的关怀和寄寓 韩琛:方以智的奇石之癖与学问寄寓/078 戴子喻:陈继儒的隐居生活 ——以《岩栖幽事》为中心的考察/083 许云瀚:台阁官员李东阳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092 凌彤:何以经典:《十面灵璧图》的身份认同和晚明 文化生产图景/105 张晶元:《玉延秋馆图》长卷和法式善晚年的文化生活/115 庄振富:张岱的艺术世界与闲赏美学/123 评议与讨论/129 第三期艺术的自律与他律 张万静: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营销策略/148 评议与讨论/155 杨青:丝绸之路上艺术经济模式探索/160 评议与讨论/166 孟竹:后疫情时代韩国在线电影产业观察/170 评议与讨论/176 李维则:中短视频流量规模和风险的同向性/180 评议与讨论/18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走向田野与开放的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博士生论坛文集 202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伟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742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54000 |
出版时间 | 2024-0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