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时间·空间·仪式 陶云逵《碧罗雪山之栗粟族》重访民族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以历史对照当下的视角,呈现碧罗雪山傈僳族生活图景,展演并探讨了傈僳族文化历史源流,尽显西南边陲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历史底蕴,体现了人类学者的学术洞见与理论素养。 内容推荐 生长于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向来是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早在古代就已和中原民族相互“观察”和“审视”。本书从民国时期人类学家陶云逵的傈僳族研究为起点,援引从《云南志》到《滇缅界务北段调查报告》的大量史料,向前回顾三江并流区域傈僳族走过的漫长岁月,向后则延伸了学科发展及傈僳族研究逐步深入的路径,着重分析了傈僳族的生计方式、时间制度、祖先崇拜与丧葬仪式等习俗,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呈现了碧罗雪山傈僳族的社会生活图景,由此揭示出傈僳族独特的时空观乃至哲学观。 目录 导论 相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一一重访碧罗雪山傈僳族 一、陶云逵与碧罗雪山傈僳族 二、从“山国”“族国”异文化的陌生人到“云南通” 三、陶云逵面对的傈僳族多重时空叙事 第一章 时空交集视野下的碧罗雪山腹地同乐傈僳古寨 第一节 空间:自然与文化空间叠合的同乐古寨 第二节 时间:山林到村寨的同乐建寨历史 第三节 靠山吃山:同乐山地生计中的时间、空间及其转换 第二章 多民族共生空间的生成与傈僳族时空观演变 第一节 历法:区域族际关系与多套时间制度的并行 第二节 村民生计方式变迁与时空观演变 第三节 神圣空间里的现实社会地位等级呈现 第四节 神圣仪式中的时空观与国家化呈现 第三章 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中的时空认知与仪式实践 第一节 依赖自然、亲近自然的山民 第二节 山神:靠山吃山民族最亲近的自然神 第三节 敬畏自然而产生的氏族图腾崇拜 第四章 祖先崇拜中的时空观认知与仪式实践 第一节 祖先神话里的异族同祖异域观念 第二节 氏族祖灵的善恶分类与时空联隔 第三节 葬俗中的生、死时空转换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时间·空间·仪式 陶云逵《碧罗雪山之栗粟族》重访民族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志英,杨晓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1785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0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5.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