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法学写作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法学论文写作是法律专业人士学术科研的基础要求和实际工作的推荐技能,也是检验法律基本功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首先从对法学作为规范科学、实践科学的理解开始,说明法律论文选题的三种来源;然后讲述,选题之后如何进行规范、案例和文献的检索整理,动笔之前应做何种内容与程度的准备工作;接着分析,标题如何拟定才能信息充沛并且简洁“吸睛”,摘要与关键词承担何种功能,论文应如何初步确立结构,导言、正文和结语分别包含哪些内容,怎样谋篇布局、起承转合,材料如何排比,如何先“粗写”后“细写”,如何引注以支撑论证并保证文气贯通;最后,文字需要打磨,作者讲述了日常在“义理”“辞章”上如何积累从而提升论文的语言水平,增强论文的“悦读感”。 内容推荐 法学论文写作是法律专业人士学术科研的基础要求和实际工作的常用技能,也是检验法律基本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本书中,张翔教授基于自己写作的具体经验,从实操角度讲述如何撰写法学论文。除了“楔子”“附录”“尾声”之外,本书正文分为四个部分:“选题与准备”“结构安排”“具体操作”“修辞与积累”,几乎是“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将作者撰写法学论文的心得和经验讲授给读者,内容系统、完整而语言简洁明快,以十几万字的篇幅,贯穿法学论文写作中从选择主题和标题、确定结构、查找资料到完善文字和修辞的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全书内容脉络如下: (1)从对法学作为规范科学、实践科学的理解开始,说明法律论文选题的三种来源; (2)选题之后如何进行规范、案例和文献的检索整理,动笔之前应做何种内容与程度的准备工作; (3)论文应如何初步确立结构,导言、正文和结语分别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谋篇布局、起承转合; (4)选题初定、结构初分后,如何具体操作:材料如何排比,如何“粗写”后“细写”,如何引注以支撑论证并保证文气贯通,摘要与关键词承担何种功能,标题如何拟定才能信息充沛并且简洁“吸睛”; (5)法学写作的修辞,以及在“义理”“辞章”上的日常积累。 目录 楔子/00 作为技能课的法学写作课/00 “自我剖析”教学法/00 “勤读书而多为之”/00 课程的四个部分/0 选题与准备/0 题目要自己选/0 法学的学科品格/0 法学论文选题的三个来源/0 从实践中来/0 从规范中来/0 从理论中来/0 规范、案例和文献的检索/0 阅读、标记、批注、笔记、综述/0 00 00 结构安排/0 导言要说哪些话/0 从一个idea开始强分结构/0 写作中的细分、合并、取消、重拟/0 正文的谋篇布局/0 逻辑、逻辑、逻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0 写好承转的句子和段落/0 结语要写些什么/0 具体操作/ 结构甫定,排比材料/ 资料梳理的几个问题/ 粗写与细写/ 永远要有读者视角/ 注释/ 短文与长文/ 摘要怎么写/ 关键词是干啥的/ 标题怎么拟/ 修辞与积累/ 修辞三句话/ “诚实”与“细密”/ 法律语言:“自我选择的贫乏”/ “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 消极修辞的原则/ 消极修辞的例子/ 积极修辞:修行在个人/ 如何提升积极修辞的能力/ 怎么改文章/ 学术的日常积累/ 积辞与积义/ 附录/ 尾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学写作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翔 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5521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34000 |
出版时间 | 2024-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0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