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科学童话系列(杨红樱作品精选导读)
内容
编辑推荐

杨红樱作品是国内最畅销的童书,其号召力、影响力与艺术特色,已成为中国出版界的重要现象。“杨红樱作品精选导读”是对杨红樱二十余年创作成就的重要回顾与精心整合。

本书为“杨红樱作品精选导读”之《科学童话系列》,由著名专家学者从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多维角度,深入浅出、细致到位地阐述作品的独特风格和多重内涵。导读以读者为本位,沟通起孩子、家长、社会等多重读者基础,对少年儿童的阅读写作、心灵成长、教育关怀等进行多方面的指引,让读者能从中得到启示并找到力量。

本书系题材丰富,涵盖全面,体例新颖。除杨红樱作品精选、专家导读外,还有杨红樱深度访谈,深入解析其作品内涵和心灵世界。另外,还附有杨红樱创作年表、获奖记录,以及杨红樱的珍贵影像资料等。给读者提供超文本阅读和交互式阅读的全新体验。

内容推荐

杨红樱的作品是一个丰富而广大的儿童世界,这既是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更是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杨红樱的作品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一贯注重打造文学精品与读者接受意识的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经过精心设计、精心选择、精心编制,邀请国内一批熟谙杨红樱作品的年轻学者撰写导读,出版了“杨红樱作品精选导读”丛书。这是一套真正意义的经典性、可读性、时代性兼具的新世纪儿童文学原创佳作。

本书为“杨红樱作品精选导读”之《科学童话系列》,由著名专家学者从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多维角度,深入浅出、细致到位地阐述作品的独特风格和多重内涵。导读以读者为本位,沟通起孩子、家长、社会等多重读者基础,对少年儿童的阅读写作、心灵成长、教育关怀等进行多方面的指引,让读者能从中得到启示并找到力量。

目录

《骆驼爸爸讲故事》

穿救生衣的种子

 导读:种子与生命

无情鸟

 导读:小杜鹃不懂得感恩

犀牛和犀牛鸟

 导读:互惠的共生

绿色卫士

 导读:和谐生态

藏松果

 导读:小松鼠的小松林

梦屋

 导读:希望是美丽生活的开始

最后的晚餐

 导读:有趣的食物链

《背着房子的蜗牛》

没有房子的蚯蚓姑娘

 导读:蜗牛的人生观

一心想要新房的新娘

 导读:“爱”在共有的新房

林中的婚礼

 导读:缝叶莺对“爱”的践行

蚂蚁城堡

 导读:蚂蚁永远在创造房子

寂寞的玫瑰花儿

 导读:“刺”与“房子”的启示

黑蜘蛛的诡计

 导读:孤芳自赏的苦果

一件愉快的事

 导读:帮助他人可以获得快乐

海滩上的别墅

 导读:占有与利用

梦中的乐园

 导读:“房子”变成了“翅膀”

《森林谜案》

森林谜案

 导读:森林中的奥秘

幼虎之死

 导读:母老虎的生存困境

连环大案

 导读:可怕的生态失衡

旅鼠行动

 导读:悲壮的旅鼠

狂猫跳海

 导读:水是生命之源

《寻找美人鱼》

小蛙人和鲫鱼波卡

 导读:跟随小蛙人游大海

海底烟幕战

 导读:调皮的自卫战

鲸鱼家族

 导读:认识鲸鱼

海豚救鲸群

 导读:透明的情感

寻找美人鱼

 导读:距离的美感

故乡河

 导读:大马哈鱼的生命旅程

最后的悲歌

 导读:鱼的思乡

爱河长流

 导读:用生命去爱

不速之客北极熊

 导读:“大熊”与“小人”的友谊

南极企鹅城

 导读:告别大海,再见小蛙人

《猫头鹰开宴会》

湖在天边

 导读:幻影的美丽

小密点儿和小黄点儿

 导读:小小动物的快乐世界

毛腿沙鸡

 导读:聪明的沙鸡

失去的乐园

 导读:可恶的灰伯劳

沙漠运动会

 导读:做生活的强者

寻找野马群

 导读:消失的野马

再见野骆驼

 导读:玲儿的期盼我们的期待

深度访谈

珍藏相册

获奖记录

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穿救生衣的种子

秋天的池塘,水映着蓝蓝的天和洁白的云,显得非常清凉。鱼儿们成群结队,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条小鲤鱼游到池塘中间,她看见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漂啊漂。“嘻嘻,真好玩!”

小鲤鱼用头去顶了一下,只听“哎哟”一声,那“小球”叫了起来:“谁在撞我呀?”

“对不起,我是小鲤鱼。”小鲤鱼连忙给她道歉,“我还以为你是个小球呢!”

“我不是小球,是睡莲的种子。”

“真奇怪,种子都是长在地底下的,你怎么浮在水面上?”小鲤鱼惊奇地问。

种子得意地说:“你没见我身上穿着救生衣吗?”

小鲤鱼仔细一瞧,这种子身上果然穿着一件充满空气的救生衣,怪不得她在水上自由自在地,一点也不用担心会沉下去。

小鲤鱼和种子玩了一会儿,便告别了她,找妈妈去了。

穿救生衣的种子在池塘里漂啊,漂啊……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第二年夏天。红的花、绿的树,映在池塘里,好看极了。

那小鲤鱼也长大了,她长成一条美丽的红鲤鱼姑娘。

一天,天气晴朗,树上的乌儿在快乐地歌唱,池塘边的柳树在轻轻地舞蹈,红鲤鱼姑娘也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她一会儿扎进水底,一会儿跃出水面。突然,她看见静静的水面上,躺着一朵粉红色的花,她飞快地游了过去。

“你怎么掉进水里了?”

“我的家就在这里。”那朵花说,“我的名字叫睡莲。”

红鲤鱼姑娘惊喜地叫道:“你是那个穿救生衣的种子开出的花吧?”

“是啊。”

“你的种子不是在水上漂吗?怎么又跑到地底下去了?”

“我的种子在水里漂了很久很久,救生衣里的空气跑掉了,种子就沉到水底,到了春天,我就生长出来了。”

睡莲幸福地生活在池塘里。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她仰起脸儿,向着太阳一个劲儿地笑。傍晚,太阳下山了,她也悄悄地把花瓣合拢,进入甜蜜的梦乡……

导读

种子与生命

《穿救生衣的种子》是杨红樱1981年写给孩子们的第一篇科学童话,也是她的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虽然是起步阶段的文学创作,但是良好的艺术感觉与优美的文字内容奠定了这篇处女作重要的地位。

科学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一种特殊的文体。它以科学知识为基本素材,用“童话”的文学形式作生动表现,让孩子们在与故事的亲密接触中轻轻松松认识世界。这对作家的创作其实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首先她的大脑要像一个百宝箱,那里储存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其次,她能用优美的语言编故事,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转化成具体可感的童话世界。这双重的高难度要求限制了人们去涉足这个领域,所以科学童话在儿童文学家族中一直没有兴旺地发展起来。

杨红樱勇敢地挑战了这个艺术难题,应孩子天然的对科学童话的心理需求,创作了大量的有关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物性的科学童话。作为杨红樱儿童文学创作的第一阶段,科学童话奠基了其突出的文学成就。

《穿救生衣的种子》讲的是睡莲种子的传播方式。睡莲海绵质的浆果结构十分奇特,它是“水上漂”传播种子的典型。作家如何把孩子生活之外的这个常识种在他们心里,是很见文学功力的。

这篇童话文字简洁,情节单纯,人物对白亲切,故事情境温馨怡人,满篇的童心之美,荡漾在作家所创造的“池塘”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自然处所中。阅读作品,孩子感悟的就是睡莲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关于睡莲“是什么”的说明,这就是“科学童话”与“科普读物”的根本区别。P1-4

序言

清晨,当我打开电脑,动笔为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新版的“杨红樱作品精选导读”丛书草写这篇序言时,窗外正飘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这是今年京城的第一场春雨。护城河边的柳树绿了,迎春花含苞待放,一声声鸽哨掠过天空,从阳台望出去,河对面的太平湖地铁总站正缓缓地驶过出站的车辆。北京的早春,多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大地的春雨是如此珍美,滋润心灵的春雨更是珍美,尤其是滋润少年儿童心田的那一滴滴、一丝丝、一阵阵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儿童文学的春雨、童诗童话的春雨。杨红樱正是这样一位播洒儿童文学、播洒童诗童话春雨的春的使者,爱的使者,美的使者。

认识杨红樱至少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十多年前,我在重庆一所高校任教,杨红樱是成都一家文学刊物的编辑,但同时她己连续两届获得海峡两岸童话小说征文一等奖(1992、1997),在四川和西南地区已是响当当的儿童文家作家了。杨红樱的那篇获奖佳作《寻找快活林》,得到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林良先生的高度赞誉,并预言杨红樱的创作会有大发展。进入新世纪,当我再次见到杨红樱,是在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颁奖典礼(2004)上,她已成为被孩子们像明星一般追捧的“大腕”作家,已成为中国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突出代表。

综观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时代规范与审美嬗变,我们大致可以将儿童文学作家分为五代。第一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文学启蒙的一代,代表人物有叶圣陶、冰心、茅盾、郑振铎等。第一代主要是开创之功、奠基之功,而且一开局就是大手笔。第二代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争环境中革命和救亡的一代,代表人物有张天翼、陈伯吹、严文井、贺宜等,他们用文学直接切入现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革命救亡等时代命题。第三代是共和国“十七年”运动语境中的一代,代表人物有金近、任大霖、任大星、葛翠琳、洪汛涛、鲁兵、任溶溶以及孙幼军、金波等。他们创造了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原创生产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同时在文学配合“中心”、“运动”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着痛苦的探索与民族化追求。第四代是经历过“文革”、“上山下乡”,终于迎来改革开放的一代,代表人物有曹文轩、秦文君、张之路、沈石溪、班马、董宏猷、周锐、冰波、郑春华等。他们的特殊人生经历铸就了他们对儿童文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品格的执著坚守。无论是“追求永恒”还是“感动当下”,他们都在努力地践行着用文学塑造未来民族性格,打造少年儿童良好的人性基础。

第五代作家大致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逐渐成名,如今正在成为中国儿童文学最具创造力、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群体,代表人物有杨红樱、汤素兰、彭学军、薛涛、殷健灵等。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文学道路与前四代作家截然不同,他们是在一个安定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当中,是在市场经济、传媒多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从整体上看,第五代作家更为重视读者意识与社会接受,因而他们的创作紧贴当下现实生活,紧贴当代少年儿童的精神生命成长与审美接受心理,注重作品的时代性、可读性以及作品被转化为其他艺术产品(如影视、动漫)的衍生性;他们带着更为青春、滋润的灵气,更富先锋、张力的姿态,更加紧贴、把握新世纪少儿世界的行动,正在日益成为新世纪儿童文学创作新的生力军。

在这支正在崛起的第五代作家队伍中,杨红樱无疑是具有独特追求与影响的一道生动的风景。

杨红樱的创作经历了从科学童话到人文童话,再到儿童小说,以至小说、童话“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过程,而其小说则有短篇、中篇、长篇,以至系列长篇。她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校园小说“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成长小说系列《女生日记》、《男生日记》、《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等,童话“笑猫日记系列”,科学童话系列《寻找美人鱼》、《森林谜案》等。无论其创作的题材内容如何变化、文体形式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始终高扬“爱儿童、为儿童、写儿童”的美学旗帜,始终坚守“儿童本位”的写作立场,选择“儿童视角”的叙事模式,倾注“儿童情结”的诗性关怀,践行“儿童话语”的审美追求,从而使其作品如同水乳大地般地融入到当代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获得了千百万孩子们真心实意的喜爱,创下发行近2000万册的中国文学神话、全球多语种版权输出的当代文化奇迹。如果要说杨红樱作品的畅销有什么“秘密”,全心全意为儿童服务,这就是“秘密”。

为儿童写作是一门艺术,英国的格尔姆在其《怎样为孩子写书》中曾说:“想开采这个矿脉的诸君,必须留心的是,绝对不可以认为是小孩的东西嘛,随便写写就可以了,或者以为有诚意写作,就会获得儿童的感激,这种自我陶醉或随便的想法是很严重的错误。如果你想成功,必须有相反的态度,也就是放弃命令的姿态,准备一切服从小孩,因为小孩是在支配你的写作。”(保尔·亚哲尔《书·儿童·成人》)这说明为儿童写作的艰难,也体现了“儿童本位”的创作指导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儿童为本位,我认为杨红樱的“回归童年状态”的写作就是很好的回答。“回归童年状态”使她能“感到内心中的坦率、天真、孩子的单纯以及某种神圣的东西”。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她才能始终以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以儿童的思维去把握,并以儿童的标准去剪辑,以儿童的语言去表述。这样才能使儿童感到读她的作品就是在读自己的生活、自己同龄人的生活。杨红樱曾经说:“儿童作家要蹲下身来,与小孩子们处在同一个平行视角上写作”,“帮他们说出他们想说的话”。儿童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唯有与他们视角齐平才能真正传达出他们的所思所想,笔下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儿童世界,或者说是儿童憧憬的世界。忽视或轻视儿童的感悟,或想当然地以成人的语言代替儿童的语言,其所创造的世界只能是成人的儿童世界,而不是儿童的儿童世界。

“回归童年状态”使杨红樱能够与儿童成为真正的朋友。一个成人作家要打入儿童世界,没有与儿童做朋友的诚恳是不行的。杨红樱的《女生日记》以她读六年级的女儿为原型,真实、准确地展示了女孩渴望长大而又害怕长大的心路历程。与女儿成为朋友是她成功的关键。是朋友就可以平等对话,能平等对话的,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和信任,没有了代沟,消除了隔阂,只有心与心的沟通和理解。

儿童是用率真的清晰的心去阅读的,充满智慧的儿童对作品有自己的鉴赏。正如安·卡洛·摩尔在其《通往童年的道路》一书中所言:“不过真正说起来,在这领域中最适切的评论家,应该是儿童。”加拿大的李利安·H·史密斯认为:“儿童们总是以高明的技巧,顽强地守护着自己选择读物的自由,儿童们的判断力是不好分析的,不过很明白的可以了解那个根基是在——乐趣。对没有乐趣的阅读,纵使读了,心理还是很不情愿的。”(李利安·H·史密斯《欢欣岁月》)杨红樱深深理解、尊重和践行孩子们的阅读接受心理,因而她的作品才能令孩子们真心喜欢。有一次,她在北京签售时,一个男孩怀疑地问道:“这书真是你写的吗?你怎么知道我们的生活?”这话既是对其作品的肯定,也是对其“回归童年状态”的写作指导思想的肯定。

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与艺术魅力在其受到小读者喜欢的一刻就已体现出来了。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难道还有比受小读者的追捧、欢迎更为得意与荣耀的事情吗?难道还有比能使小朋友尽情欢笑更值得幸福与高兴的时刻吗?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高洪波宣称:“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适合9到99岁的人阅读。”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贾尼·罗大里动情地说:儿童文学作家“带着激情,真诚地、富于想象地去寻找”,“去写能使孩子们欢笑的故事。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笑更美的了。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一起欢笑,所有的孩子,无一例外,那么这一天将是伟大的一天——让这一天到来吧!”

进入新世纪,一个走向“多元共生”的原创儿童文学新格局正在形成。所谓“多元共生”,是指儿童文学的创作形态、作品门类、艺术手段呈现出真正的“百花齐放、百鸟和鸣”,而不是只有几朵花放,几只鸟鸣。这种“多元共生”的新格局,首先表现在多层次的儿童文学创作景观。我国儿童文学较长时期内存在着“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即服务幼年期的幼儿文学与服务少男少女(中学生)的少年文学作家多,作品也多,尤其是少年文学,更是集中了一大批精兵强将;但服务童年阶段(小学生)的童年文学,则相对薄弱。这种局面的改善与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等的走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杨红樱的创作有一个明确定位:服务服从于童年阶段(小学生)的孩子,作品内容集中在小学校园生活与家庭社区生活,作品角色以小学生与老师为主,作品基调明朗、向上,作品风格追求幽默的、快乐的、轻松的,在娓娓道来的有趣故事情节中,融入一些浅近的立身、处事、为学的人生道理。虽然评论界对杨红樱的作品有不同批评,但她的作品深受小学生年龄段的孩子们欢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淘气包马小跳”几乎成为孩子们无人不晓的文学明星。

有一次,我问杨红樱儿童文学创作的“技巧”,她说了三句话:一是要有好看的故事,二是要有记得住的人物形象,三是看了能感动。这实在是经典之谈,远胜于那些《文学理论教程》的滔滔宏论。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如果真有吸引人、打动人的情节,丰满鲜活的典型人物形象,感动人、影响人的深刻内涵,怎么会不受孩子们的欢迎,怎么会不产生文学的精神灯火与生命营养的作用?

成长是生命的标识,成长是儿童的天性。行走在成长之路上的儿童总会面临困惑,总会彷徨不安,渴望通过读书来获得成长的满足,享受成长的喜悦,也希望有一些书能让自己怀着趣味来阅读,同时又有益于自己人格的形成。杨红樱的作品明朗快乐,那些穿流在生动感人的故事底下的思想释放了儿童心灵的重荷,提供了成长的指引。

杨红樱主张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性别教育”,并认为“这对人生非常重要,让男孩子知道女孩子会喜欢什么样的男孩,让女孩子知道喜欢什么样的男孩会给你带来幸福”。在《女生日记》里,杨红樱就是想传达这种思想。袁小珠的父母要离异了,全班同学没有歧视没有惊讶,还在班上就她跟父亲还是母亲展开了认真而激烈的讨论。孩子们都很理解父母:感情不在了,爱情消失了,婚姻就该结束了,何必找什么诸如“为了孩子”之类的借口凑合。父母不快乐,孩子也不会幸福。孩子们惊人的洞察力和对父母的理解让成人震惊。有位打算离异的父亲正苦于不知怎么向孩子开口,看了杨红樱的作品就赶紧买了给孩子看。儿童渴望成长,并不拒绝迈进成人的世界。“他们拥有丰富的发展性,他们住在无限的可能性里”(保尔·亚哲尔),如果给予正确的启蒙和引导,他们就能获得健康的成长。儿童在成长中遇到生理变化、情感变化、家庭变化,成人有责任解答,儿童有权利知道。

人性关怀是杨红樱作品所要传达的另一个理念。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被种进人性关怀的种子,那么同情、怜悯、关爱、友善等这些人类高贵的感情就不可能开花结果。如果一个孩子面对生命、面对死亡无动于衷,那么这个孩子算是完了。笨女孩安琪儿送了一对珍珠熊给好学生丁文涛,但丁文涛轻视的态度又让她为珍珠熊的命运担忧,最终要回了珍珠熊。不喜欢生命的人又怎么会爱惜生命呢?

杨红樱笔下的“坏小子”们与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个站在悬崖边、守望孩子们的少年在精神气质上如此相似。他们守望着自己的天空,自由、平等地生活。在人生短暂的旅程中,只有童年这一段,无需承担生活的重担和烦恼,无忧无虑地享受这甘美愉快的欢欣岁月。可是成长总是伴随着迷茫,不过这群生命力顽强的小家伙们机智、富有同情心,放心,他们自有法子。倒是成人不解童趣,常常引来孩子们的戏弄。我们不该反省一下吗?杨红樱既是在为孩子写作,也是在调解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纠葛。每个人都曾有一个顽童的梦,读顽童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成长,琢磨那份童真,不禁会有种淡淡的忧愁,毕竟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伙伴守望,站在自由天空下,“坏小子”们慢慢地长大了。伴随他们的是对生活的热情,机智、勇敢地面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待人的真诚。让我们祝福这群可爱的“坏小子”吧,这群自由天空的守望者。

杨红樱的作品是一个丰富而广大的儿童世界,这既是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更是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杨红樱的作品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一贯注重打造文学精品与读者接受意识的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经过精心设计、精心选择、精心编制,邀请国内一批熟谙杨红樱作品的年轻学者撰写导读,出版了“杨红樱作品精选导读”丛书。这是一套真正意义的经典性、可读性、时代性兼具的新世纪儿童文学原创佳作。我由衷地祝贺这套丛书的出版!祝福千百万少年儿童拥有美好的感动人的文学精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科学童话系列(杨红樱作品精选导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红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48443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8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8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