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城市批判与当代价值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城市学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重要性。靠前,梳理了“一盘散沙”式的学术见解,对马克思主义城市学重点人物的主要观点进行了主动的“盘点”,使之成为更加规范的学术理念。第二,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城市学的研究从盲从、前反思的阶段转向自觉的、反思的阶段。第三,使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城市学的研究中,以更加积极、更有效的方式与西方学术界进行对话。 目录 引言/001 第一章大卫·哈维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追问/010 第一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市阐释/010 第二节卢森堡和列宁的城市阐释/024 第三节芝加哥学派的城市阐释/031 第四节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城市阐释/035 第二章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诞生脉络/051 第一节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形成阶段/052 第二节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概念阶段/054 第三节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规范阶段/058 第三章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逻辑演绎/070 第一节大卫·哈维城市研究的主线与逻辑框架/070 第二节大卫·哈维城市研究的方法论取径/078 第三节城市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083 第四节辩证法的城市批判/088 第五节“社会过程决定空间形式”的范畴阐释/094 第六节思考与启示/098 第四章大卫·哈维的城市经济批判理论/103 第一节城市土地使用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104 第二节城市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主义批判/114 第三节城市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123 第四节空间布局与建成环境的马克思主义批判/144 第五节垄断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158 第六节资本城市化的马克思主义批判/161 第七节思考与启示/172 第五章大卫·哈维的城市政治批判理论/177 第一节劳动力的地理学与资本主义景观/177 第二节劳动力的空间分配与城市革命/183 第三节阶级联盟与城市政治/200 第四节抽象力量与城市群体意识的批判/213 第五节思考与启示/226 第六章大卫·哈维的城市社会批判理论/232 第一节城市与空间的社会属性/232 第二节城市权利不平等与城市贫困/237 第三节社会正义和空间正义/245 第四节后现代的城市文化/255 第六节思考与启示/262 第七章大卫·哈维城市研究的当代价值/271 第一节大卫·哈维城市研究与当代西方哲学的“空间转向”/271 第二节大卫·哈维城市研究与当代人类的城市实践/280 第三节大卫·哈维城市研究与中国城镇化实践/290 后记/300 参考文献/302 附录一大卫·哈维出版和公开发表的书籍与文章/30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城市批判与当代价值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赫曦滢 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039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3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28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7-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9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