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的燃点 30位思想巨匠的顿悟时刻
内容
编辑推荐
★聚焦西方思想巨匠的灵光一现,从柏拉图到但丁,从黑格尔到尼采……本书汇集了西方历史上30个伟大思想家、作家、科学家的“顿悟时刻”,重现西方思想目前的决定性瞬间。
★见微知著。以灵动的笔触勾勒伟人肖像,集中笔墨重现他们人生中的某一决定性瞬间,通过充满戏剧性的日常,走近伟大的思想。
★人文关怀。文字生动细腻,震撼人心,游历他人的顿悟时刻,寻找自己的灵感启蒙。
★一次贯穿西方思想史的美妙之旅。
内容推荐
对柏拉图来说,是与苏格拉底的相遇;对黑格尔来说,是山中的远足;对契诃夫来说,是一封信……本书汇集了西方历史上伟大思想家、作家乃至科学家的“顿悟时刻”,重现西方思想目前的决定性瞬间。作者以极具哲理性的细腻笔触,讲述了不同时代的30位思想巨人(柏拉图、伏尔泰、歌德、黑格尔、尼采、康拉德、里尔克、托马斯·曼等)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轨迹,以及当今他们对于我们的意义。我们将在作者引导下,沉浸于他们的思想、作品和生活,开启一次贯穿西方思想史的美妙之旅。
目录
前言
生命的基石 柏拉图:火花
拿起,读吧! 奥古斯丁:宿命的瞬间
心灵的密室 但丁:通往光的道路
未知的哲学 伏尔泰:有的自由生活
你的科学是人性的 休谟:混乱的生活方式
魔鬼抓住了他 狄德罗:知识的吸引力
我知道,所有的土地上都有好人 莱辛:对理性的信仰
有目共睹 歌德:伟大的整体
初恋般的感觉 席勒:思想的自由
在冬日的暖炉边 费希特:现实的根源
阿尔卑斯山的精神 黑格尔:攀登哲学之路
像是一种机器 达尔文:多样性
在遥远与隐秘中 克尔凯郭尔:寂静的崇高
一位原始人 梭罗:按照自然去生活
幸运的一瞥 尼采:欣赏自己
在水晶球纯净的内心 康拉德:未来的使者
一切都与它原本的样子不同了 契诃夫:与人类的相似点
精神世界观 施泰纳:内心世界
纯粹时间的一小份 普鲁斯特:幸福的信号
应该到来的声音 里尔克:一个夏天的幸运
游戏也有尊严 托马斯·曼:世界的时间深度
更多的欲望就是满足 黑塞:生命的阶段
漂浮 卡夫卡:未活过的生活
困难、黑暗、破碎的冰 布洛赫:尚未知晓
解释总有尽头 维特根斯坦:语言的边界
梦想家希望如此 本雅明:乌托邦的日常
有限的可能性 布莱希特:文学的使用价值
他身边的墓穴 弗洛姆:人类的市场导向
夜晚的精神 齐奥朗:腐朽的真理
唱反调的人 斯洛特戴克:思想的优选收获
参考书目
书评(媒体评论)
精彩页
     生命的基石
柏拉图:火花
有时,人们在出发前必须先后退几步。柏拉图被认为是哲学家中的大师,他的名字代表着许多哲学思想——但存在的轻盈绝对不在其列。然而在还没有成为哲学家之前,他其实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时至今日,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仍是他的哲学成就。他当年接受了自己哲学家的身份后,就再也不想提及之前的文学生涯了。他将自己早年在诗学艺术上的成就看作误入歧途,甚至是某种不可原谅的“失足”,因此必须用沉默来掩盖。然而实际上,他的那些作品具有诗意的画面感,尽管只留下些断章,依旧包含着某些惊世骇俗的东西。据我们所能读到的这些来看,柏拉图绝不是一个俗气的蹩脚诗人。正相反,他给我们留下的33首箴言诗全在书写生活的阴暗面和令人望而却步的神秘力量,而这些正是我们这位未来的哲学家再也不触及的东西,他简直是以决绝的姿态一头扎进了光明的理念世界。他淡忘了那些干扰他的东西,坚持着那句时至今日仍有待检验甚至饱受质疑的格言:不该存在的东西不能存在。然而年轻的柏拉图在其诗作中承认,他和我们一样,也拥有某种渴望,搅扰一生,却无法最终实现。即使到了最接近成功的时刻,我们也会再次被拽得偏离目的地。因此可以说,也许根本没有什么能够持续的幸运。无论如何,众所周知,这就是思想的翻飞,即使它长久地表现为倒退,甚至在某些未知的氛围中悄悄溜走,它总还是围绕着圆满的瞬间兜圈子。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设想这种氛围,但最偏爱的还是天上:“抬头仰望辰星吧,我的星星,哦,如果我有上千只眼睛/天空,我会用它们俯瞰着你。”
击中柏拉图的灵感,也许从文学角度来看,更近似某种消极体验,因为它促使原本潜力非凡的诗人主动转向了其他行业。这灵感有一个名字:苏格拉底。这位哲学家在雅典声名赫赫,他以一种胸有成竹的主持人风格操持着思考这一高级技艺。除了将自己的同乡绕进令人厌烦的原则性讨论中,他似乎什么也没做。对此没有兴趣的人,一瞥之下就能迅速逃离;然而一旦这位哲学家开始向他的听众友好攀谈,再要走开就为时已晚了。苏格拉底精通于提出似乎无害的小问题,而他所持的答案总是有益于认识的,这些答案会引出更进一步的问题,由此延伸出的思考过程,似乎恰好是哲学家事先设置好的。因此,苏格拉底断言,知识只能由人们在无意识中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获得,而且只有当人们将其提升到严肃思考的层面上时,才能真正实现。
生于公元前427年的柏拉图,直到三十岁这一相对微妙的年龄,才第一次遇到苏格拉底。这次相遇带来了何种直接后果,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我们可以猜想,它一定给年轻的柏拉图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原本只不过沿着早慧的道路前行的小男孩,如今被这种印象攫住了。于是,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第二次会面——据编年史史学家研究,发生在七年后——成了一次决定性的经历。苏格拉底被一群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簇拥着,对自己的哲学思想侃侃而谈,这时,柏拉图闯了进来。这次会面预示着诗人柏拉图将就此退出诗人的舞台,而此时,他本人对此一无所知。这就像一见钟情,柏拉图看着那位人群中的哲学家,听着这个智者所讲的一切,确信从这一刻起,应该为自己的一生施加一种接近不同于之前的重量。思想的自由翻飞曾经造就了诗歌,它将遥远的事物紧紧相联,因而万物都以令人感动的方式从属于世界上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如今,它的目标和方向显得徒有其表,是那么肤浅。柏拉图绝不是一个敷衍了事的人,他走上了哲学这条路,也许不算早,但也不算太晚,还带着皈依者般的传教热忱。这一点就连苏格拉底也无法否认。
根据哲学史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这种传教热忱太显而易见了,苏格拉底甚至不需要特意寻找接班人,因为接班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有这样一个故事。苏格拉底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的膝盖上有只天鹅的雏鸟。他眼看着雏鸟迅速长出了羽毛,有了飞翔的力气,在空中越飞越高,欢快地大叫。几天后他就遇到了柏拉图。对此,他曾说,柏拉图就是那只雏鸟。柏拉图首先在学院中开展自己的哲学研究,后来在克罗诺斯花园里……当他想要用一部悲剧参加戏剧比赛时,他依照苏格拉底的劝告,在狄奥尼索斯剧院前烧毁了自己的作品……从那时起,他就成了苏格拉底的忠实听众。”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之间的师生关系持续了八年——这是雅典历史上卓有成果、毫无压力的八年。然而一旦涉及雅典政体,冲突显然不可避免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以斯巴达人的胜利结束后,三十个贵族掌握了雅典的政权。在这些贵族中,有一些是年轻的柏拉图的亲戚,毕竟他出身于一个富有且极有影响力的大家庭,但他对新的掌权者寄予的希望却落了空。他不得不承认,现实政治有一套自己的规律,公民大会的决议在它的惯性影响下与崇高的理想背道而驰,无法达成一致。他后来一再强调这一点。他的第七封信是现存最有价值的自传式证据,其中写道:“我以为,他们(那三十名贵族)会从不公正的现状中吸取教训,从而将一种公正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的燃点 30位思想巨匠的顿悟时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奥托·A.波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169026
开本 32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20000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05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