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历史审美与历史地理论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历史审美与历史地理论集》是马强教授近二十多年来个人学术论文选编,主要由“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篇” “历史地理学篇”“区域历史与文化篇”“历史人物篇”“序跋篇”等部分构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篇”主要由作者的“历史审美”论文及《史记》新研究为主,是“历史审美”学派的代表性论著,曾经在国内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历史地理学篇”则涉及中国王朝定论评论、古代蜀道生态环境、历史地理学文献、中国古代对西南地区的地理认知、西部矿藏地理发现与认知等;“历史人物篇”则包括对汉代、三国、唐宋士大夫阶层诸多历史人物的评论。 目录 上编 史学理论与文献篇 历史审美初论 历史的审美与诗化——司马迁历史美学观初探 历史审美及其价值——一次研究生史学理论课堂的师生讨论 近现代西方诗化主义史学述评 高校历史美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历史科学与青年一代的人文素养培育——在重庆历史教师“国培计划”培训班的演讲 《史记》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史记》与中国神秘文化 论司马迁的西部人文地理思想 历史真实与艺术再现的探索——新时期革命领袖题材影视剧述论 关于红军长征研究的六个理论问题 下编 历史地理篇 地理环境因素与汉末三国历史进程 论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下降与迁移——兼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开端问题 论汉晋至唐宋间大巴山地区的北向交通 唐宋时期关于定都与迁都之议 论北宋定都汴京 论唐宋时期对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的考察及意义 论宋代历史地理学文献兴盛原因 唐宋时期西部气候变迁的再考察——基于地志与诗歌文献的考察 唐宋时期西南地区瘴气、瘴病的地理分布及其认知——以滇、黔、川、桂为主的考察 蜀有异兽:唐宋士人对巴蜀动物资源的观察与认知 论唐宋西南史志及其西部地理认识价值 唐宋时期对西部地理认识的若干特征 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陆游与南宋川陕历史地理 关于宋蒙钓鱼城战役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土司历史地理研究刍议——以西南地区土司地理为主的考察 试论客家文化研究的历史地理学视角 再论土司研究的历史地理学视角——兼及碑刻与奏疏资料在土司地理研究中的意义 略论赤水河流域的历史地理地位及其意义 构建武陵山区历史地理文献学概说 明清时期川渝地区洪水灾害与社会救济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审美与历史地理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10998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4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80000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7-53,K928.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