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全集(珍藏版)(精)/受益一生的智慧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能使我们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实的人生。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这也是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其中蕴含的道理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当然也绝非我辈随意能参透、所能悟出的,它需要生活的积累,需要生活的历练。

本书试图说明一种人生哲学:要低调做人,要高调做事。本书通过叙述、举例等方式分章节地向读者介绍做人、做事的道理。

内容推荐

中国有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照、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保持做人的低调。这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而做事我们应奉行高调原则,高调做事,指的是做事的高标准、高目标、高要求、高姿态和高志向。有了高标准才能高屋建瓴,有了高目标才能高瞻远瞩,有了高要求才能高歌猛进,有了高姿态才能高义薄云,有了高志向才能高视阔步。本书以独到的人生视角、辩证的思维方式深刻地阐述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社会意义,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傲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指导。

目录

上编 低调做人编

第一章 藏锋露拙,韬光养晦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3

坦然面对名利,化不利为有利/4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7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9

做事不可强出头/11

藏巧于拙是做人成功的要义/12

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对方的靶子/14

第二章 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欲望无止境,知足者才能常乐/17

不要被欲望、金钱所累/18

清心寡欲,见志向/21

万不可如蛾扑火,焚身乃止/23

敢于对权力地位说“不”/25

安于贫贱,望富贵如浮云/28

第三章 谦卑处世,为而不争

谦卑处世人常在/33

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和事/35

控自己的情绪/36

恃才傲物是做人大忌/39

忌拿对方的缺点开玩笑/41

盲目攀比,容易走极端/42

学会夹起“尾巴”做人/43

第四章 以退求胜,聚沙成塔

“怀才不遇”是最沉重的负担/47

不急功近利的生活哲学/49

让别人先行一步/50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51

善待对方,成全对方的好胜心/53

肯折中就能争取双赢/54

退一步,进两步/57

第五章 贵而不显,华而不炫

人应该经常自省/60

要保持平常心/6l

崇尚简朴,低调行事/63

居功而不自傲是做人的根本/65

聪明的人从不炫耀自己的才能/67

收起你的优越感/68

第六章 言不说尽,人不做绝

说话忌伤人自尊/71

祸从口出,谨言慎行/73

说话低姿态是一种艺术/74

三思而后行,莫逞一时口头之快/75

莫心性浮躁,口出狂言/77

沉默是金/79

第七章 刚柔并济,以柔治人

软绳子能捆得住硬柴火/82

柔中含刚,刚中存柔/84

温柔比皮鞭更有力量/85

以柔克刚,硬话软说/86

以柔道安定人心/87

第八章 舍得有限,赢得无限

功成身退让你远离祸患/90

得与失的转化/92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93

该放手的就要放手/95

不靠损害对手获益/97

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100

第九章 隐忍宽容,豁达大度

与人相处,容人之过/103

不要死死地盯住对方的缺点/105

说“你错了”不如承认“我错了”/106

咽下一口气,让别人一码/108

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严/109

凡能“忍”者,必能成大事/112

第十章 主动示弱,不骄不狂

骄横易导致败家/116

人和为宝,狂傲丢命/118

得意之时请不要忘形/120

尽量让自己成为那朵不显眼的花/122

适当地露点儿瑕疵/123

设法让别人保住面子/125

学会尊重别人/127

有时求败就是隐藏实力/129

放下身段更能提高身价/13l

第十一章 学会低头,能屈能伸

该低头时就低头/134

主动吃亏,路才能越走越宽/136

大丈夫能屈能伸/137

低姿态也是一种奋斗/139

等待时机,学会暂时妥协/141

学会低调屈从,反客为主/143

学会低头,才能出头/145

下编 高调做事编

第一章 自动自发,主动执行 148

自动自发,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149

勤奋主动使平凡变得伟大/152

不要等着别人来安排/155

让人感觉到你的热忱/158

机会需要主动努力去争取/161

机遇对于主动者是成功的火种/163

第二章 劳心治人,绝对负责

责任止于我/166

不要自我设限/168

每天多做一点/171

责任体现忠诚/175

责任体现在细节中/178

用心才能见微知著/181

负责任就是从细节做起/185

第三章 全力以赴,舍我其谁

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191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193

行动比心动更重要/194

忠诚是执行的最大动力/196

难也专注,成也专注/198

第四章 快马加鞭,效率至上

提高你的工作效率/201

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202

一分钟也不要拖延/207

凡事马上行动,现在就做/210

日事日清,让拖延去见鬼吧/213

一事二清,也要讲究方法/215

成功还是失败,就取决于你挤时间的能力/217

每个员工都必须把问题一次性解决/220

决不做无效的“能人”/222

第五章 真抓实干,落实结果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天/227

坚持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229

踏实苦干的人,随处都可以立足/230

成就大事,还得从小事做起/233

集中优势兵力,首先在点上突破/234

把工作交给那些真正用心工作的人/236

只有做好了,才叫做了/239

用正确的方法做事/242

第六章 不忘大局,精诚合作

只有依靠集体,个人才能创造出成绩/245

甘于争当“配角”/248

把别人放在心上/249

合作与分享共同造就成功/251

一个人的成功85%取决于人际关系/254

目标的达成多取决于有效的沟通/257

聪明的人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259

能和不喜欢的人相处合作/261

第七章 愈挫愈勇,永不言败

人生没有那么多的“万一”/264

千万别为失败找借口/266

变“我不行”为“我能行”/268

逃避与借口只能带来更多的危机/270

掌握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和方法/272

把单位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去解决/274

不放弃、不抛弃,将工作负责到底/278

把每件任务当成自己唯一的追求去做/279

以敬业成就事业/282

以平常心看待失败/284

第八章 厉兵秣马,目标高远

目标远大一些,对成功有益无害/287

利用昔日的梦想找出未来的人生目标/290

必须从最低级的事情做起/292

志向高远,姿态低矮/294

让梦想每天壮大一点点/295

第九章 跳出平庸,追求卓越

没有主人翁精神的员工不会成为好员工/299

“差不多”就等于“差太多”/301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303

学会从平凡中脱颖而出/304

你从一开始就必须坚定决心/306

激发追求卓越的信念/307

凡事都要力求做到100%/310

试读章节

万不可如蛾扑火,焚身乃止

庄子说过“穷亦乐,通亦乐”。所谓“穷”是指贫穷;“通”是指富裕。庄子认为,凡事顺应命运,过随遇而安的生活。无论顺境或者逆境,都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贫穷时能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尤其是如今人们生活不太富裕的时候,更要达观一些,不羡慕那些有钱的明星或个体户,不抱怨自己命运不济。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不仅不能“安贫乐道”,而且过高地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捞钱目标,而坠入深渊。他们很多人都出身贫苦,正因为从小就感受到处在社会底层所受的轻视和贫苦生活的滋味,当拜金主义之风刮来时,这些本来对钱看得很重的人,对金钱的欲望便会随之无止境地增长。这也许正是他们没见过钱、一直缺钱状况的“反弹”。

山东省的大贪污犯、原泰山市委书记胡建学出生在鲁西南贫困地区东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是灰色的。满目灰茫茫的沙土衰草,破败低矮的房屋,以及春荒三月随处可见的讨饭人群……这一切,都刻进了胡建学的记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的爷爷为了给胡建学这个孙子省下一块窝头,七天七夜没有吃任何东西,最后活活饿死了。日后,每每提起此事,胡建学便泣不成声。他认识的第一个字,就是“穷”字。他恨穷,深知挨饿的滋味。下意识里,他一生都在躲避“穷”字。

原北京西城白云伊盟联营公司副经理刘生武,出生在内蒙古与陕北接壤的老、少、边、穷地区。他上小学、中学时也和所有的农村孩子一样,摆脱不了沉重的农活。他穿的是实纳的布鞋,棉袄外捆一道绳子,家里一年吃不上几顿肉,身上从来没有几个钱。他从少年起,就对自己的命运产生了强烈的不平和愤慨。特别是随着他的文化程度的提高,他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越多,就感到和现实的反差就越强烈。因此,他那时就向苍天发誓:将来一定要赚很多很多的钱,特别当他来到北京以后,看到大都市里丰富多彩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看到灯红酒绿的夜景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许多自己叫不出名字的美味佳肴,他感到自己太亏了,一定要加倍地补偿回来,要过得比大城市的人还好,拥有让他们都羡慕的生活。于是,他便利用职权拼命捞钱,捞到疯狂的程度,也花到疯狂的程度。他就是这样成为了内蒙古建国以来的最大贪污犯。最后,仍然是被押回他的家乡——那块贫瘠的土地,去寻找他的最后归宿。

挣大把钱、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也是原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高森祥早年的奋斗目标。1941年秋,高森祥出生在广东梅县山区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目不识丁。由于家庭的窘迫,他过多过早地尝到了贫困的滋味和世态的炎凉。开始上小学,母亲给他缝了一条蓝布裤,放学回家,母亲怕裤子弄脏弄破,硬要他脱下来,光着屁股去放牛。读中学时,因家里穷,连每月3元钱的膳食费也交不起。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脑海里萌发了这样一个念头,要好好读书,挣大把钱,改变穷苦的命运,光宗耀祖。当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之后,在思想深处仍没有放弃他早年的这些“抱负”。清明时节,他回乡扫墓,前面是银行的押钞警车开道,中间是由5部轿车组成的车队,后面是专门的行李车,一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派头。同时,他开始大把地捞钱。有一次,他曾经十分露骨地对向他行贿的陈某说:“在北京穷怕了,现在不管它什么,就是要钱。”作为银行行长,只要他想要钱,那就绝不会缺乏送钱的。因为,他们明白,只要高森祥大笔一挥,他们“孝敬”他个人那些钱,就会打滚翻番成几十倍地从银行里流回来。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他就在这样加速度“挣大把钱”的过程中,走完了自己最后的路程。

胡建学、刘生武、高森祥等人的不幸,就在于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格被扭曲的人。开始是被贫困和低下的地位所扭曲,后来是被金钱和滥用的权力所扭曲。在他们短促的一生中,人们看到的始终是个被欲火焚烧的人。没有权、没有钱时,充满了对金钱和权力的渴求;有了权,有了钱,仍然充满没有止境的贪欲和拼命地享用权力和金钱的纵欲。结果,他们始终被欲望牵着鼻走,直至“如蛾扑火,焚身乃止”。

敢于对权力地位说“不”

在中国,权力与地位几乎等同。所谓权力地位,其实就是官衔职务。而有了官衔职务,也就有了名利。正是由于权力地位与名利联在一起,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争夺权力地位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环环相扣,一旦投入其中,便会越滑越快,越陷越深,乃至不能自拔。从古至今,在争权夺利的残酷斗争中,最终导致毁灭自己和家庭的事例,真是触目惊心啊!

因此,我们想要活得潇洒自在,要想过得幸福快乐,就必须做到:淡泊权力地位,视其轻如鸿毛。未做官,不去用金钱买官,不去溜须拍马仰人鼻息要官,不去昧着良心陷害他人换官;当上官,不去盘算着如何使权弄权,不去千方百计夺取更高的官位,不去挖空心思谋求更大的权力。否则,太看重权力地位,太沉湎于权力地位,让一番争夺毁掉宝贵的一生,太不值得,也是愚蠢的人生。学会以淡泊之心看待权力地位,乃是免遭厄运和痛苦的良方,也是得到人生幸福和快乐的智慧所在。

实话实说,一个人勇于、敢于对权力地位说“不”,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里,最关紧要的是要淡泊名利享受,割断权与利的联系。惟其如此,才能做到不买官,不争官,不要官。为什么要这样下结论呢?因为千百年来,官和权,权和利是环环相扣的。官就是显赫的权,有权就有利,就是人上人,就是福中福,能享受,能高人一等,能充满优越感。诚如梁衡先生撰文所说:多少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做官是福,更是显耀。在封建社会,官帽不是乌纱帽便是红顶,官员的出行,或鸣锣开道,或静街回避,就是要显赫一番。这种显耀或为显示权方,或为显示财富,总之要显出高人一等。现在这种显弄之举更有新招,“比坐位,比上镜头,比好房,比好车,比架子”。正因为做官能如此有权、有利、有福、有享受,所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想方设法去做官的人,多如牛毛。当上官者很得意很快乐,当不上官者饱尝无奈、愁闷、痛楚的苦味,给自己和家庭罩上了无限的阴影。基于此,学会淡薄名利享受、割断权与利的联系,切切实实做到权之“忍”,无官不去争,有官不去斗,位高不自傲,位低不自卑,欣然享受清心自在、坐卧随心的时光,欣然享受生活的快乐和惬意,实在是理智生活,智慧人生。

曾受教于高人黄石公的张良,全心全意辅佐刘邦打天下。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各领一支起义军分头向秦国都城咸阳进发。临行前,楚怀王有言在先:“刘邦、项羽谁先攻进咸阳城,谁就在关中称王!”刘邦领兵向西首先攻入咸阳,把军队驻扎在灞上,自己进了皇宫。刘邦一进秦王朝的宫室,看到富丽堂皇的建筑,取不尽用不完的金银玉器,数以千计的漂亮宫女,便想留下来在皇宫居住。樊哙劝他不可久居皇宫,他不听。张良劝他说:“正因为秦朝皇帝的无道暴虐,才落了个惨败的下场,沛公你才能够来到这里,而为天下人铲除残民之贼,应以崇尚俭朴为本,现在刚进秦国,就要安享逸乐,这就是俗语所说的‘助纣为虐’了。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望您能听取樊哙的劝告!”张良苦口婆心一番话,使刘邦幡然大悟,于是刘邦立即出了皇宫,住到灞上的军营中,并下令与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者治罪,偷窃者处罚。除此以外,还将秦朝的苛法统统废除。关中的百姓们于是都欢喜异常,争相拿着牛、羊、酒食来慰问款待刘邦及其官兵。得到关中老百姓广泛拥护,此谓张良的头功一件。以后,在项羽设的鸿门宴上,张良救了刘邦,使刘邦免遭项羽杀害。此谓张良的第二大功。

鸿门宴之后,楚汉战争打了很长时间,双方相持不下,不能决定胜负,而此时双方又各有难题,于是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立妥了和约,项羽仍解阵引兵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张良和陈平劝说刘邦:“今汉有天下之地的大半,诸侯也都归附于汉,而楚却正是兵疲粮绝之际,这正是灭亡楚的时候!不如乘楚兵的疲乏无力,趁机加以攻取。如果现在有此机会而放走了楚兵,不加攻击,这就是所谓养虎而自留祸患。”

刘邦听信了张良、陈平的劝说,改变主意,引兵追击项羽,又接张良和陈平的建议,将大将军韩信封为齐王,又给彭越加封,命令他们立即发兵共同进击楚军。这样,韩信、彭越和刘邦领淮南王英布的二路大军,各自为战,向楚进攻。终于迫使项羽退到乌江西岸,挥剑自刎而死!至此,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土崩瓦解,楚地都归了汉王刘邦,此是张良的第三大功。

三件大功足以证明,张良谋略过人,功盖天下。他辅佐刘邦打天下。建立汉朝,成为开国元勋之一,实在是功不可没。刘邦本人及其父亲、妻子,儿女,都非常感激、非常器重张良,对他委以重任,赐以重金,以表谢忱。作为刘邦在楚汉之战的一位出类拔萃的军师和功高盖世的谋臣张良,倘若有论功行赏、封妻荫子的念头,乐于接受刘邦的封赏,自然也是人之情理中事,丝毫不为过。然而,张良却淡薄权势,把权力地位看得轻如鸿毛,不愿接受重任,不肯多掌权力。

像张良如此豁达淡泊,可渭明哲智慧,善保其身之举。看似糊涂,其实比刘邦在楚汉之战中的另一位功臣韩信要聪明得多。韩信以其功高,自请封为齐王,终于得罪于刘邦,被吕后所诛。张良赢得了刘邦的恩宠,也赢得了刘邦夫人、父子的青睐,固然与其赫赫功劳分不开,然而,如果他不那么淡泊权力地位,他的命运很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P23-27

序言

这是一个张扬的时代,年轻的,人人都在追求特立独行,成年的,人人在追求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其实,历史的长河里,那些能够经得住历史沉淀的,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和事,更多秉持的是一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处世原则。

低调是一种古老的智慧,是一种优雅的人生态度。它代表着豁达,代表着成熟和理性,它是和含蓄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之一。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的地位。低调做人是做人的最佳姿态,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低调是一种显示为柔弱,但是比刚强更有力的生存策略。低调的人表面上常常给人一种懦弱的感觉,但低调决不是懦弱的标志,而是聪明持久的象征。在条件不成熟时,潜心努力,积蓄能量,蓄势待发。为下次机遇地到来,做准备。这样的低调,是摒弃浮躁的心态,沉入生活的底层,返璞归真,实实在在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这样的低调,是聪明人明智地选择;是普通人正常地生活基调。

为人处世,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高调做事是人生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做事应有的态度。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看的透彻,把握根源和关键,漂亮地做好做成功,这就是高调。高调意味着无论面对什么事情,要有积极和自信的心态。好的心态和态度是做好事情的最重要因素。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存高远,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而对挫折,必然会奋发图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功业,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做人和做事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彼此相互配合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高调做事,就是不论做什么事眼光都要放远一点,目标定高一点,并对做成这件事有足够的信心。而做人,要低调。这并不意味着降低做人的标准,而是要谦虚做人。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谁都有不足,人们常常只能发现别人的不足,而不善于审视自身的缺点。另外,做人要自信,而且自信要适当。如果过于自信会让人感觉你不自量力,尤其是没有资本的自信。当发现别人的缺点时,应首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存有与他相同的缺点,当别人远离自己时应该先从自身找错误,而不是将责任推向他人,一味的抱怨。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则就是你的短处;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则就是你的长处。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能使我们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实的人生。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这也是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其中蕴含的道理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当然也绝非我辈随意能参透、所能悟出的,它需要生活的积累,需要生活的历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全集(珍藏版)(精)/受益一生的智慧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863260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6
177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