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彼得2.0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从彼得1.0到2.0,一项超越人类想象力的技术突破,记录了一个人类赛博格的诞生。 ★一段非凡经历的生命记录,亦是一个关于希望、爱和勇气的动人故事。作为一位机器人专家,也是英国第一代机器人科学家,斯科特-摩根博士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资源,以及生命去探索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可能方案。 ★引发关于生与死的边界,人与机器区别的思考与讨论。手术后,斯科特-摩根博士与外界的交流将通过一个类似于“阿凡达”的外挂大脑来进行,他的生命形态也将通过AI与大脑神经的互动得以延续,这对于人类生命的定义,生与死的边界,都是一次的改变。 ★英国电视四台、BBC和《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等多家媒体深度报道! 内容推荐 彼得是一位机器人科学家,他在2017年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病(MND),俗称“渐冻人症”。他被告知这一疾病将损害他的大脑和神经细胞,导致所有肌肉萎缩,并在大约两年内夺走他的生命。 彼得拒绝向命运低头,他不愿失去挚爱的一切,家人、朋友、周游世界的能力,尤其难舍跟他患难与共的伴侣……基于他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了解,以及他对这一领域未来发展的见解,他决定将这次绝症视为一次机会,把他对机器人技术的迷恋付诸实践,将自己改造成赛博格(电子人)。这项改造需要经历一系列极其复杂和危险的手术,手术完成后,作为人类的彼得1.0正式转变成作为赛博格的彼得2.0。尽管过程充满艰辛,彼得对未来却十分乐观。他将这次转变视为实现自己科学抱负的好机会,也希望借此为人类探索新的选择。 目录 彼得的宇宙第一规则 人生无常 美好的十六岁 人生乐事 残疾人 痛苦 进展惊人 到我了 自我发现 人生选择 翌日清晨 美国独立二百周年纪念 一派胡言! 永生不灭 别具一格的运动神经元病 彼得的宇宙第二规则 …… 书评(媒体评论) 引人入胜……斯科特-摩根的确卓尔不群。这本书的成功在于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动人故事,这比那些关于成为赛博格的技术细节更重要。 ——《泰晤士报》 彼得的故事震撼人心,他将自己的人类身体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赛博格。他的创举不仅让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看到新的希望,还改写了人类的未来,改变了整个世界。 ——GQ 生而为人意味着什么,什么又是技术可以实现的,这本书做出了不凡的说明。 ——《星期日电讯报》 令人惊讶的是彼得始终如一的乐观、勇敢,以及他为让英国最聪明的头脑感到困惑的问题找到终极答案的能力。 ——《每日电讯报》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本探讨人何以为人的书:在逆境中拥有巨大的勇气和灵感,充满希望,最重要的是爱。 ——保罗·威尔汉姆,塞雷普罗克(CereProc)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语音合成解决方案的创造者 一份面向未来的非凡宣言,人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会合作而非竞争。充满幽默、悲悯、希望与极富挑战性的想法,《彼得2.0》探讨了我们未来必将卷入的哲学困境。 ——马库斯·杜·索托伊,牛津大学教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彼得2.0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彼得·斯科特-摩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4968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27000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5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