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西方民族性格比较地图
内容
编辑推荐

芸芸众生,千人千面,东西方国家或民族的人们,由于地理、历史、文化、基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信仰……当然也有着迥异的民族性格。本书选编了国内外报刊、图书、网络上业已发表的近百篇文章,以轻松、优美、生动的笔触,从婚姻、饮食、教育、家居、待人处世、文化等多种角度,勾勒出谦虚的中国人和自信的美国人、坚韧的韩国人和严谨的英国人……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比较和了解了东西方国家或民族的性格异同之后,你或许还会对东方(尤其是中国)和西方这两个不同的地域有新的发现、新的感触,你会对周遭的人群和自己所处的世界有所想、有所悟!

内容推荐

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中国乞丐和外国乞丐,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为什么西方人会“车让人”?美国人到底笨不笨?有红绿灯为啥还要交警?……读完本书,或许你会找到答案;同时,你会进一步了解东西方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性格异同。按图索骥,你还会找到你或你周围人的影子。

本书观点只是管窥之见,但相对客观公允,既有国内作者对东西方有关国家或民族性格的亲身体验和细致比较,也有知名学者对中西方文化和性格差异的深入探讨。文字或轻松幽默,或深刻严谨,深入浅出,发人深省。配图清新典雅,寓意深刻,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读来赏心悦目!

目录

世界民族性格漫画  张远山/文

不同秉性的“地球村村民”  界上/文

餐桌上的“民族精神”  杨晓珍/文

人是难忘故土的

——当今世界的民族认同感  王晓琳/编译

移民群像在美国  苏逸平/文

现代世界中的文化多样性  [美国]S·卢卡斯/文李斯/译

东方人和西方人  卢秋田/文

商业背后的民族性格  佚名/文

人是不一样的  思果/文

骆驼故事及其续写  吕萍/文

一个老大娘摔倒街头的几个版本  刘激扬/文

斜眼看老外  章开元/文

我的异国同事  龚济民/文

我的四任室友  毛羽/文

调侃比邻  翟华/文

问路  许翼云/文

一方水土 一方“医药”  沈农夫/文

寂寞芳邻  何小航/文

世界各国的生活节奏  王银泉/文

足球比赛与国民精神  郑汉根/文

象棋中的民族性格  佚名/文

世界各地女人风情  张振中/文

东方女人的梦醒时分  新井一二三/文

五花八门看美女  蒙妮坦/文

形形色色的离婚  巫剑珊/文

女人需要什么?  阿忍/文

东西性趣谈  周腓力/文

英国杜蕾斯的全球“性”调查报告 佚名/文

中国人与西方人咒语的比较  吴玲瑶/文

环球大“厕”试 欧诺/文

艺术马桶的风波  任天愁/文

各国的“不方便”  佚名/文

东西方的异样眼光  郭莹/文

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  母国政/文

欧洲的翅膀与中国的云彩  张结海/文

为什么西方人会“车让人”  吴灿新/文

中国人 西方人

——从词汇看人格  佚名/文

东方和西方手牵手  萍子/文

“洋插队”带来新观念  汪一新/文

海外华人四海为家

总是说错话 方澍/文

各国乞丐不一样 筱俞/文

中美不同幸福观  周瑜棠/文

我看中美面子  王安妮/文

相互误解的中国人和美国人  唐若水/编译

谦让的中国人和自信的美国人  荀遂山/文

中美比较

——缺少拥抱的中国人  鲁鸣/文

美国人到底笨不笨?  王安妮/文

有红绿灯为啥还要交警  茅于轼/文

中国知识精英的美国情结  朱世达/文

中美官场规则比较  吴思/文

一个留学生眼里的中美之间的差距  小点点/文

致师妹的信  宗鹰/文

菜地缘  晓鲁/文

选择权是谁的  冯骥才/文

施受之福  洪兰/文

罂粟花儿红艳艳  [美国]涵子/文

嫁给美国黑人  孟小丽/文

唐餐馆为何萧条  周腓力/文

看欧洲人喝酒  邢世嘉/文

分手的理由  陆勇强/文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陈大超/文

我的洋婆婆 赵桂/文

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差异  豆苗/文

教ABC读华文  翔云/文

我在英国教汉语  郭莹/文

中英乞丐比较  困困/文

在加拿大遭遇尴尬  解艾玲/文

儿子的世界  [加拿大]郭丹青

中澳华洋婚姻的文化差异  蔡淑玲/文

和老外接吻  张田勘/文

把中国谚语挂嘴边  翟华/文

在法国撞车  赵华/文

在法国转向  刘萌/文

年轻的滋味  [法国]张宁静/文

安全套中存在的文化歧义  佚名/文

德国女人和中国女人脸上的差异  [德国]黄雨欣/文

节俭的德国主妇  阿汤/文

中国人的“规矩”  廖钧/文

一顶皮棉帽  黄乾/文

一见“中”情匈牙利  陈得胜/文

我平凡,我快乐  [挪威]埃瑞克/口述郭莹/文

山姆大叔与桃太郎  未琦/文

美日家园大不同  何小航/文

认真极处是执着  林子明/文

墓地 王开岭/文

中西文明的对比  [英国]罗素/文秦悦/译

趣话中西思维方式  卢秋田/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前瞻

——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说起  醒华/文

中西文化比较概论  辜正坤/文

试读章节

  印度人

印度人总是令人迷惑不解——他们矛盾得如此和谐。他们甚至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因为他们对统一根本不感兴趣。他们永不寻求统一,而是让矛盾双方——狂欢与苦行、圣洁与罪孽、创造与毁灭——对立而且并存。

而这一切,源于征服者雅利安人(婆罗门)与被征服者达罗毗荼人(其他种姓)的对立和并存。征服者既不消灭被征服者,又阻止任何一方与对方同化,而几千年来这条种姓隔离的禁令竟得到了如此彻底的执行,实在是令人震惊的奇迹——在其他地方,任何禁令迟早会被另一条禁令所代替,或者一开始就是一纸空文。

因此,印度几乎没有历史,它是最早的文明古国,而至今依然故我,仿佛超然于时间之外。

任何民族,都不像印度人那样视狂欢为天经地义。在印度,寻求欢乐是第一宗教。湿婆的男根——林伽,被视为擎天之柱。没有一个文明民族,会像印度人那样公开陈列男女交欢的艺术品;没有一种伟大宗教,会把男女交欢的雕塑——欢喜佛——奉为神像。

任何民族,都不像印度人那样视苦行为最高德行。在印度,寻求痛苦也是第一宗教。肉体的苦行——瑜伽,被视为神的奇迹。没有一个文明民族,会像印度人那样永远尊敬一个自虐狂患者;没有一个伟大领袖,会像甘地那样,把自我折磨——绝食和主动入狱当做斗争的基本武器。而甘地居然胜利了,因为惯于逻辑思维的英国人被吓坏了。

甘地缔造的现代印度,会与古代印度有所不同吗?

  犹太人

人作为动物而非静物,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无法遏制的冲动——流浪。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犹太人和吉卜赛人是相映成趣的两大奇观。他们都与流浪结下了不解之缘。

犹太人像候鸟一样,他们的流浪具有某种被动性;他们像西绪福斯一样是不情愿的、宿命的流浪者,仿佛是受了诅咒的该隐。上帝对该隐说:“你必无家可归,漂泊一生。”当他们不愿做埃及法老的奴隶时,当他们成为巴比伦的囚徒时,当他们最终失去祖国时,当他们一次又一次浪迹天涯时,犹太人更渴望的不是流浪,而是家园。然而摩西为犹太人找到的家园——迦南,并非真是“牛奶与蜜”的乐园。这使犹太人成了最具悲剧性的民族,犹如人类总体命运的象征。

犹太人终于在世界各地定居下来,但定居下来的犹太人无法忘怀被放逐的噩梦,他们把这种“内驱力”外化成对物的搬运——无休止的商业贸易。物最终变成了物的魔术形式——钱,在他们的腰包里定居下来,而他们在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放逐和屠杀——希特勒的排犹运动以后,终于又把整个民族搬回了摩西的祖国。但愿这是犹太人的最后一次迁徙。

      P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西方民族性格比较地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孔宝//焦方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32127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55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28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