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因为是医生
内容
编辑推荐

陈罡所著的《因为是医生》是一本由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医生执笔的小说体原创作品,作者以小说的形式展示了医生的工作状态,包括医生处理病患、医患沟通、医患纠纷、职业暴露、医生过劳、医生情感等,因本书作者是医生,书中对疾病诊断的处理过程逻辑清楚,展现了很强的思维能力,是本书区别于其他医院医生话题小说的一大特色。适合青年医生、医学生和关注医疗事业发展的人阅读,普通百姓也可以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因为是医生》是陈罡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因为是医生》讲述:“医学是一种不确定的科学和充满变数的艺术。”

2012年4月7日,清明小长假刚刚结束,程君浩听罢前任总住院医师交代的“生存守则”,便与另外三名年轻医生沈一凡、米梦妮、苏巧巧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总住院生涯。这一年里,他们过得无比精彩:失败过、胜利过、受伤过、关爱过、摸爬滚打过、昂首挺胸过……这一年里,发生在病房里的故事足以让人感受世间百态:欢喜、期待、感激、希望、失望、绝望、喜极而泣、破涕为笑、对生的渴望、对死的畏惧、对生命的感悟,所有的一切,每天都在上演……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大学教科书里没有的规则

未选择的路

关不上的“盒子”

夺取死神手中的镰刀

四处救火的“消防员”

剑宗和气宗

守望,守住了才有希望

各自的黄金周

达摩克利斯之剑

灵魂的重量

花之绽放,一瞬的美丽

春天的脚步

雕刻时光

试读章节

大学教科书里没有的规则

二零一二年四月七日,上任内科总住院医生第一天。

三天的清明小长假刚刚结束,当清晨的曙光将这座城市从慵懒中唤醒时,路上的车辆零星,行人无几,我骑着自行车飞驶在通往地铁站的林荫小道上,不经意间看到路边枝芽上新发的一抹樱红色,孤寂,却又透着无比的惬意。

北京地铁的拥堵被广大市民所诟病,于我而言,感觉并不那么强烈,在医院里工作,阜出晚归早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习惯又渐渐地演化成了生物钟,要真有运气好到能准点下班的时候,反倒因为生物钟的紊乱而变得浑身不自在,也正是因为这种难得的奢侈享受,我才领教了什么叫地铁的客流高峰。

下了地铁,离北京熙和医院就没几步路了。这里是城市的中心地段,医院紧邻着玉府井,曾经是这一带最恢宏的建筑群,后来随着东方新银座、雅宝汇等建筑群的崛起,古老的楼房已然相形见绌,但那些精雕细琢的红色砖墙和绿色琉璃仍显露着昔日王府的威严和霸气。这里,交汇着两条名字俗气的街道——金玉街、银龙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行色匆匆,有夹着公文包一路小跑的白领、有西装革履刚迈下豪华车的老板、有风尘仆仆的旅客、有路边吆喝的商贩……古老的医院就这么孤静地立于其间,仿佛在提醒着人们:这个忙碌喧嚣的世界里,依旧存在着生命的轮回。

住院楼分为老楼和新楼,我走在通往老楼的过道——我们呢称“新加坡”——看着一步步靠近的内科办公室大门,突然有一股复杂的感觉交织在一起,排山倒海般地从心头涌出,刹那间将我淹没:五年住院医生的日子到此结束,迎面而来的是一年更为艰辛的总住院医生生活。这一年究竟会有多累我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常人的娱乐,正常人的双休日,正常人的旅游度假……,这一切的一切,对我而言,都将只是一些熟悉而遥远的名词。

推开办公室的门,四位穿着白大衣的人围坐在会议桌上:玩弄着iPad的沈一帆,沉稳的眼镜背后透着一双睿智的眼睛;翻阅着《The Lancet》的米梦妮,眼睛盯着杂志的同时,精致的小嘴正品着一杯咖啡;脖子上还挂着听诊器的苏巧巧,脸上透着疲惫,不用说,一定是昨晚值了个忙碌的夜班;这三位和我一样,也是今年选拔出的内科总住院医生,他们先于我几周上岗,我们将共同度过这一年的“难关”。还有一位杨总,他已经圆满完成了一年的总住院医生生涯,今天即将把岗位交付给我,“修成正果”的他此刻正悠闲地坐着,精瘦,面色轻松地哼着一曲不知名的小调。

“嗨,兄弟,快换上白大褂,我们正等着你呢!苏巧巧刚和我们分享了昨天晚上惊心动魄的抢救经历,你已经错过了。不过也没什么可惜的,抢救对总住院医生来讲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你自己很快就能遇到。趁你第一天上岗,我告诉你内科总住院医生的生存守则,把这些守则记牢了,你这一年的生活就可能好过一些。”杨总性急,刚一见面就像机关枪似地吐出一长串话。

“生存守则?你是说总住院医生的日常工作安排吗?”

“哈哈,才不是呢。那些所谓的流程,你上岗一两天就能摸得一清二楚,杨总要传授于你的,是他担任总住院医生期间攒下的心得,免费奉送噢,这可是你在医学院的那几十本教科书中找不到的。”米梦妮啜一口咖啡,眼睛依然没有离开面前的《The Lancet》。

我顿时萌生兴趣,换着白大衣,迫不及待地说:“那还等什么,就快点告诉我吧。”

P1-3

序言

刚拿到文稿时,我迅速地浏览了一遍,感觉这部小说就是一个专业人士以医院为背景,把医生工作中的流程和感悟写成了一些故事,一些有关医学的故事。在目前医患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这本基本写实的书不失为一种类似科普的书籍,为大众了解医院真实医疗过程提供机会,对于大众了解医院并知道如何和医生有效交流起到一些作用。

几周过后,静心再读,竟又有了许多感想与感慨。

作者陈罡是北京协和医院一位优秀的年轻医生,因此有机会担任大内科总住院医生,也因此,有了书中各位总住院医师栩栩如生的描述。书中黄金周几位患者的成功救治,来源于年轻医生们数年来工作之余不间断看书学习、随时相互讨论并交流病情练就的扎实的基本功,有赖于他们平时“泡在病房”的积累。每一位患者的转危为安,绝不仅仅是读文献、上网搜索就能解决的。这本书中,每位总住院医师经历过的诊断与治疗,他们处理患者和带教下级医生的技能,看似一蹴而就,实际上却是他们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大内科不同临床一线科室轮转磨炼的结果。

由于曾有过同样的经历,我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甚至常常以为是在读医师们的工作日志。我想医院这一多年浸淫似的住院医师和总住院医师锻炼,是医师培训的精华所在,我为年轻医生们度过了在很多医院都不可重复的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阶段而由衷喜悦和骄傲;在目前短平快节奏的现实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中国的年轻医生选择坚持,我也为此而由衷地感谢他们,我愿意向所有有志于医学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

我每天都在和年轻医生们接触,看着他们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有喜悦,也有担忧。总认为他们有很多没有经历过,不放心、不放手,怕他们那样,告诉他们要这样,犹如那烦人的中学生家长,不停地批评,不停地唠叨。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孩子”已经能够很好地独当一面了,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我们,真是令人欣慰。

他们如此的有思想,他们如此的优秀。似乎在我们不惑、知天命的年龄才体会领悟到的东西,这些年轻的医生们已有领悟并在行动中体现。

从“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对他们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心生敬佩。这些年轻的医生们,他们兢兢业业,非常难能可贵;通过“守望”,我感受到了他们真善美的饱满情感,他们都如此善良。这些年轻的医生,他们具备了作一名好医生难能可贵的品质。

这本书值得细细品读!

李雪梅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书评(媒体评论)

最好的医学小说还是应该出自专业人士之手!这部小说,无论是从医学方面还是人物的命运轨迹探寻,作者驾轻就熟的叙述方式,得心应手,不啻是智性的掘进,更是一次职业情感的渲泄,且达到了举重若轻、淋漓酣畅的效果,令我一口气读完。

——作家 刘元举

从“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对他们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心生敬佩。这些年轻的大夫们,他们兢兢业业,非常难能可贵;通过“守望”,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他们真善美的饱满情感,他们都如此善良。这本书值得细细品读!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 李雪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因为是医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91823
开本 32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328688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