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明及其不满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弗洛伊德集大成之作《文明及其不满》初版于1930年,是弗洛伊德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其毕生精神分析学说的集大成之作,还是社会心理学与文化批评的先声。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文明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本书重新受到重视,弗洛伊德对人类文明与群体心理的剖析,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明的核心裂痕”。*用精神分析学说剖析世界文明与历史进程本书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人类社会和历史分析,开创性地提出了“文明的历史就是压抑本能的历史”的观点,独到地解释了战争、暴力、仇恨、压榨背后的集体心理。危险与希望并存的时代,更适合阅读本书,去理解文明的代价与原罪。*林宏涛德文直译版首次出版台湾大学哲学硕士、德国弗莱堡大学博士林宏涛,专攻德语哲学与心理学著作翻译,出版六十多种专业译著,文风简洁古朴,多部译著评分在9分以上。本书为林宏涛德文直译本《文明及其不满》简中版首次出版。*独家全彩插图典藏版此版本《文明及其不满》增添数十幅经典的壁画、油画、肖像画,再现文明与历史的关键瞬间,直观感受弗洛伊德当时所看所思,让这部专业著作更加易读、好看。*硬壳锁线精装,特种纸+纯质纸印刷封面采用特种纸印刷,装帧采用硬壳锁线精装方式,内文使用80克重纯质纸印刷,适合阅读,也方便收藏。 内容推荐 《文明及其不满》最初出版于1930年,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政局动荡的情势下,弗洛伊德探讨了人类文明的本质与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并进一步反思:高度发展的文明,为什么无法给人类带来幸福?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历史,就是压抑本能的历史。文明的进步,建立在压抑人类的欲望与需求之上,社会规范与道德约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个人的自由和快乐。人们无法满足自我本能,进而导致了焦虑不安与精神官能症,最终化为自我毁灭式的“死亡本能”和“毁灭本能”。《文明及其不满》融合了精神分析理论学说与社会文化,形成独特的观点,不仅是社会心理学的先声,在文化研究上也具有开创性意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同时本书增加了数十幅插图,并收录了《为什么会有战争?》(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的通信),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的论点。 目录 一个幻觉的未来 1第一章 2第二章 13第三章 22第四章 32第五章 39第六章 48第七章 56第八章 69第九章 78第十章 86文明及其不满 99第一章 100第二章 117第三章 134第四章 151第五章 164第六章 178第七章 188第八章 204附录:为什么会有战争?——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的通信 221爱因斯坦致弗洛伊德 223弗洛伊德致爱因斯坦 22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明及其不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22993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38000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0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