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硬朗的直线(拉斐尔前派)/艺苑下午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硬朗的直线:拉斐尔前派》一书里,编者刘晓洁尽可能全面地将拉斐尔前派及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们的艺术追求及逸闻趣事呈现给广大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品味出那多姿多彩的真谛,读出思想,品出文化。

内容推荐

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婆娑的树影和帷幔,浸润过芬芳的薰衣草花香,投洒在身上、衣裙和点点斑驳的角落,品着淡淡幽香的下午茶,翻阅起沁着淡淡幽香的书简,开始那迷人的艺苑之旅吧……

《艺苑下午茶丛书》全力打造权威的艺术赏析名篇,截止目前共推出西方绘画赏析类25种,本书《硬朗的直线:拉斐尔前派》就是其中的一种,介绍了:圆桌骑士——拉斐尔画派,千年悲叹——忧郁而伤感的罗塞蒂,爱与诗的歌者——米莱斯,朴实无华的亨特,回望维多利亚等内容。

《硬朗的直线:拉斐尔前派》由刘晓洁编著。

目录

硬朗的直线

第一章 圆桌骑士——拉斐尔画派

第二章 千年悲叹——忧郁而伤感的罗塞蒂

第三章 爱与诗的歌者——米莱斯

第四章 朴实无华的亨特

第五章 逐梦人

第六章 回望维多利亚

第七章 梦醒时分

参考文献

拉斐尔前派大事记

试读章节

对于英国的艺术,大部分人都无法像对意大利、法国的艺术那样侃侃而谈。早在1821年,英国著名画家康斯太勃尔就曾悲观地预言,在三十年之内英国艺术必将濒于灭亡。应该说。康斯太勃尔的话并非空穴来风。在当时,意大利绘画的伟大时代已经过去,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德国、佛兰德斯、荷兰、法国和西班牙在艺术上也曾显赫一时。而那时,英国自己的画家还很少,并且仅仅是一般人材,君王们只邀请外国画家来为他们,为他们的家族、朝臣以及其他显要人物画像。像荷尔拜因、凡·戴克都曾受到皇家和贵族们的大力赞助并在英国定居下来。到了18世纪后半叶,几乎是一片空白的英国绘画界,相继出现了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 1727—1788),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 1776—1837),泰纳(Joseph Mallord Tumer 1775—1851)等画家。这个原因就像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一样。是时代的趋势使然。而英国画坛的这种状况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关。那时的英国正处于扩张的时代,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殖民地都已相继形成,而且伴随18世纪以来的产业革命,生活上发生的变革,此时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历史进入“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史中最为充实、隆盛的时期。

或许下面狄更斯的话可以帮助我们去体会拉斐尔前派的青年人所处的时代……

“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混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是长夜晦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的冬天;我们眼前无所不有,我们眼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径直奔向天堂,我们都径直奔向另一条路……”

这个时代的画坛,皇家美术学院的艺术思想主宰一切创作,他们始终以拉斐尔的艺术为典范,竭力弘扬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许多有思想和见解的艺术家对社会上流行的维多利亚时代的那种秀媚甜俗和空虚浅薄的匠气艺术颇为不满。

特别是一些青年画家,如亨特、米莱斯和罗塞蒂等,他们发现文艺复兴初期的作品中蕴涵的真挚的感情、朴实生动的形象,正是他们所向往的艺术风格!同时,他们也热切地希望借发扬拉斐尔以前的艺术来挽救英国绘画,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Mannerist)画家。

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Academicart)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学院派绘画内容空洞造作、形式僵化保守。既不符合时代精神,又无法表达艺术家的真情实感,绘画艺术必须返回到学院派的鼻祖——拉斐尔之前的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中去,才能找回艺术家创作的灵魂归所。他们成立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即拉斐尔前派,该艺术团体的核心人物就是我们上文所提到的三个年轻人。

在当时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的影响和支持下。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的青年画家们一开始就以革命的、真诚的态度去开创自己的艺术事业。通过学习早期文艺复兴绘画技术他们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写实性绘画技巧,凭借“自然主义”美学观来表达自己朴素纯真的艺术情感。跟随基督教道德复兴运动的改革思想来实施他们改良社会的道义和责任。

然而,这毕竟是一群缺乏社会磨砺的年轻人,尽管他们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高度成就,但他们改良社会的美好理想却仅仅寄托于通过艺术感染来启迪人们的良知,他们建立在“自然主义”美学观上的写实技巧也并没有如罗斯金所期望的那样走上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而是遁入唯美、神秘的个人精神世界。其美术创作大多取材于圣经故事和经典文学作品,有着浓厚的文学氛围和道德说教气息。

拉斐尔前派的绘画艺术风格写实而严谨。含蓄又不失激情,表露出知识分子阶层特有的优雅与浪漫,然而,一种特有的怀旧和伤感情绪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拉斐尔前派每一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中。这种特有的“伤感美”构成了拉斐尔前派绘画最重要的艺术特色,也为英国19世纪末的唯美主义文艺开了先河。

尽管他们否认,但拉斐尔前派常被看做是艺术中的前卫派运动。

在他们的心目中,诗歌的偶像是但丁,绘画的偶像则是乔托(乔托·迪·邦多纳)。三个年轻人成立的“拉斐尔前派”虽然活动时间并不长,但对英国绘画产生的深刻影响无疑是标注史册的。

拉斐尔前派坚信:艺术是达到某种非世俗目的的手段。他们的艺术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回到中世纪文化传统的倾向,因此。在艺术史上又有人将之称为“消极的浪漫主义”,而这种消极的浪漫主义在当时的英国绘画中具有一种革新的意义。

P4-7

序言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恬淡地泡一杯浓茶,慵懒地靠在休闲椅上,翻开一本具有清新艺术气息的书籍,细细地品味其中的滋味,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有人说,艺术如同生活一样,是一本打开的书,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读法,自然也就有一百种感受。正如品茶要品出滋味一样,读书也要读出品味。品味艺术,感悟人生,总不免有所感触,或长叹,或欣然,感触愈多,收获愈多。

从一部书籍,可品味人生,无论这世间事物如何变化,只有艺术,才是最有品赏价值的,而品赏出来的艺术真谛,更是永恒的,它教导人们用艺术的眼光去探究世界;用艺术的眼光去品味人生。

在书里,我们以一个个艺术流派和活生生的艺术家们的艺术追求及逸闻趣事,尽可能全面地呈现给广大的读者,通过阅读品味那多姿多彩的真谛。相信在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画家和流派中,读者自会有自己的一番仁智见解。因为我们相信,从书本中可以读出思想,从叙述中则可以品出文化。

全书力求从文化艺术普及的角度入手,使人们在不经意间浏览了从爱琴海的古希腊到亚得里亚海的意大利;从阿尔卑斯山麓的德国、奥地利,到具有浓烈狂放和浪漫气息的西班牙和法兰西;从恬静理智的英格兰到宽广豪放的俄罗斯……

通过这一系列的艺术之旅,使我们感受到:艺术来自艺术家的灵魂,它并不羞于面对富于挑战的文化,也不试图去匹配社会的标准。艺术是艺术家们要传递的思想,尽管有时在外人看来并不是完美的。

艺术家是生命杰作的创造者,他们用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来书写人类文明的华彩乐章。他们为人类生命世界带来了光明和欢乐、梦想与希望,为我们的精神创造出了广阔的自由生存空间。

当下,无论在世界还是中国,人们迫切需要心灵得到某种补给,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艺苑下午茶丛书”具有令人难以忘却的浓郁茶香的味道,使得我们在匆忙、烦琐和躁动的生活间隙中,得以品味艺术的美妙和真谛,从而近距离地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无穷魅力。

邓国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硬朗的直线(拉斐尔前派)/艺苑下午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晓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864418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09.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4
153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