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温情社会 共富实践 杭州临平有机更新的探索之路 |
内容 | 编辑推荐 城市更新是当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系统性、复杂性工程。城市更新的试点工作也刚刚起步,仍在探索之中。本书从城市更新概念内涵与相关理论讲起,深入剖析城市更新的国家层面、杭州层面和临平层面的相关政策,然后聚焦于关于生活改善、基础设施、共享空间、文化传创、产业增效和城乡共富等方面的临平城市更新实践案例,最后提出城市更新的未来展望。全书共四章,分为理论篇、政策篇、实践篇和展望篇,供行业管理者、参与者和相关研究机构等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临平的城市更新实践为例,重点从理论、政策和实践三个维度,梳理和总结出临平的六组美好场景。 临平的生活是“温情”的。 自古以来,临平便是繁华之地。昔日的临平山下,香蒲摇曳、鲜荷盛放、街巷宜人。北大街、东大街和西大街一带以及小斗门、干河罕、木桥浜等地曾是当时方圆数十里内的商业中心。往事越千年,临平久经岁月洗礼。随着城市融合加速推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区的布局和设施已渐显陈旧,提档升级迫在眉睫。 临平老城的城市更新并未大拆大建。因循传统的街巷肌理,浸润无痕的点状更新,补充优质的城市公共配套,重新聚集人气,重新变得热闹。这,便是临平城市更新塑造“温情”的核心路径。2021年,通过拆除部分C、D级危房及老旧住房,利用边角低效空地等途径,完成老城区内的“一廊七园”建设。“一廊”即文化艺术长廊,“七园”即七个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优质便利的公共服务。2022年,完成临平山西侧体育公园建设,将闲置的汽修厂升级为体育公园,做热场子,做旺人气,激发了城市的活力。 临平的格局是“山水”的。 临平,集山水毓秀之美,兼古今相融之韵。临平的锦绣,从来不止电视剧《宫锁连城》里的浪漫香雪海。探访临平,你会发现那些古人留存在岁月里的匠心和太多精彩。一千年前,杭州通判苏轼站在临平山上,极目远望,一首《南乡子·送述古》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临平山自古多柔情,沿山之古迹名胜,纪述颇多。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开凿秦河(现上塘河),这成为杭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别酒未阑山鸟唱,短篷撑梦过临平”,描写的正是上塘河上一路的景致与兴意。上塘河是临平的母亲河,承载着临平的历史记忆。 目录 前言 1 理论篇 1.1 时代背景 1.2 概念阐释 1.3 国际视野 1.4 国内经验 1.5 理论解析 2 政策篇 2.1 建设沿革 2.2 省市举措 2.3 临平行动 3 实践篇 3.1 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3.2 基础设施改善提升 3.3 居住区综合改善 3.4 山水资源活化利用 3.5 文化传承及特色风貌塑造 3.6 产业聚能增效 3.7 城乡共富发展 4 展望篇 4.1 发展研判 4.2 临平展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温情社会 共富实践 杭州临平有机更新的探索之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尊景 沈灵之 李哲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303151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305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984.255.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