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细菌持留性分子机制:基础理论与实验指导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将系统介绍持留菌形成的不同分子机制及相关实验研究的经典操作规程,为从事细菌持留性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帮助科研教学人员深入探索持留菌的遗传学与生物学特性,同时指导高校师生开展与持留菌相关的实验教学活动。填 内容推荐 持留菌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随机形成的规模小、呈休眠状态且高度耐受抗生素的菌体亚群。已有实验证明,细菌持留性与临床上细菌慢性感染及耐药性的产生相关。由于细菌持留性的分子机制复杂多变,给人类健康带来诸多挑战。作者从细菌持留性的基本概念、分子机制研究及相关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重点讨论了开展细菌持留性科学研究的相关方法,以及不同分子机制实验研究的具体操作规程。本教材阐释系统、图表简洁,兼具理论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性,可作为国内高等院校开展相关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指导用书,也可供从事细菌持留性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借鉴参考。 目录 第1章 细菌持留性的基础知识001 一、细菌持留性的概念001 二、细菌持留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002 第2章 持留菌形成的分子机制概论004 一、毒素-抗毒素系统004 二、遗传因素对持留菌形成的影响006 三、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007 四、细菌“社区”网络的形成010 第3章 持留菌生物表型的鉴定013 一、Ⅰ型/Ⅱ型持留菌生物表型的鉴定013 二、持留菌分离及鉴定的实验操作014 三、ScanLag实验法对Ⅰ型/Ⅱ型持留菌的定量测定017 第4章 重要持留菌形成的分子机制与临床疾病020 一、大肠杆菌持留性的分子机制020 二、沙门菌持留性的分子机制023 三、鲍曼不动杆菌持留性的分子机制030 四、结核分枝杆菌持留性的分子机制034 五、铜绿假单胞菌持留性的分子机制036 六、肺炎克雷伯菌持留性的分子机制037 …… 书评(媒体评论) 选填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细菌持留性分子机制:基础理论与实验指导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建华,马晓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360484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8-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51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