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化部前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东方人生哲学!

奉献生存大智慧 释放青春正能量,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鼎力推荐。

季羡林、罗国杰、冯骥才、徐惟诚、李希凡等数十位知名学者、教授推崇的处世哲学!

本书名为《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意思是道德修养堪称人生命的第二次成长,中国当代青年应该谨记心中。作者高占祥从一名印刷童工成长为共和国的部长、世界文化名人,本书堪称高占祥先生一生宝贵经验的总结和概述,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品读。

内容推荐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前常务部副部长高占祥先生寄语当代青年的重要著作。全书由121篇短文构成,以讲故事的形式,在修养、道德、性格等方面对当代青年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融古今中外学理人事于一炉,荟国学、西学、个人经验心得于一书。本书内容广博,堪称青年人生小百科全书,对当代青年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意思是道德修养堪称人生命的第二次成长,中国当代青年应该谨记心中。作者高占祥从一名印刷童工成长为共和国的部长、世界文化名人,本书堪称高占祥先生一生宝贵经验的总结和概述,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学习借鉴。

目录

出版前言

1.21世纪的生存智慧与东方人生定理

2.修养: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3.志存高远为人生的天地之道

4.追求者得,探索者获

5.伏尔泰的“查第格之谜”

6.惜取“三余”:延长生命的百验良方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辜负了生命的“英雄时代”

8.是什么在决定你的社会生存等级

9.我的“三善”读书法

10.记住马斯洛对他的研究生的忠告

11.在人生之路入口处的两块路标

12.有欲则刚方显本色

13.用青春热血谱一曲当代“正气歌”

14.淡泊未必安贫,进取自有乐道

15.“宁”者万事小,“静”处乾坤大

16.明大臣的“伪”与澳总理的“诚”

17.衾影无惭,俯仰不愧

18.古人的“一介不取”与领袖的“不便再荐”

19.医治人类创伤的“两大名医”与“三节论”

20.嘉庆痛哭师相为一廉

21.穷人的财富与富人的智慧

22.不合道义,一饭不受;无违节操,天下可取

23.世无净土有净心,纤尘无染莲花白

24.无尚者唯好仁,欲仁者仁自至

25.人知道自己错时,便是走向伟大的开始

2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7.私以情论,公以事分

28.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29.主敬涵养是人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30.别被傲慢的流沙把自己吞没

31.河豚是怎样丧命的

32.“莎士比亚激情”与“制怒”辩证

33.不要辜负莎翁对人类的赞美

34.高明者容人,志大者能忍

35.幽默: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

36.永远不发毕业证的一所大学

37.“勇敢”面面观

38.不要为了别人的脏嘴巴活着

39.杯子最有用的地方是它的空虚之处

40.“三思而后行”与“两次足矣”

41.“爱”、“自爱”、“五爱”

42.读一读孟子的“养气说”

43.与人为善,广结千缘

44.知足者自常乐,唯节欲可知足

45.齐白石与梅兰芳的“雪中送炭”

46.成人之美者成就自我美德

47.恻隐之心:不可泯灭的人类良知

48.人的品位在无私,人的价值在奉献

49.自助者自立,助人者自乐

50.不念旧恶不计前嫌者可大成

51.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仇人少堵墙

52.感恩:不只是人类的良知美德

53.施惠于人,千万别记在心上

54.知命者不怨天,自知者不尤人

55.“好心”为什么常常会不得好报

56.言约旨远:一语定乾坤,十字胜万言

57.天下能感人成事者,唯“诚信”二字

58.谎言:林肯如是说--

59.谗言不可听,谗夫不可为

60.诽谤者:人类中最卑劣而可怜的一个品种

61.在妒火中毁灭的不只是他人

62.流言止于智者,畜类恣肆唇舌

63.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

64.萨迪说:只会讲空话的人并不比畜生高明

65.爱因斯坦给青年人开列的“成功公式”

66.是什么在决定你的命运

67.诺贝尔怎样成就为“诺贝尔”

68.掉进同一奶罐中两只青蛙的不同命运

69.长果子的树挨石头

70.抱朴“三戒”,守拙“二歌”

71.墨染三池水,笔下自生花

72.澡身浴“三德”,沐德洗“三心”

73.播种的时候,别老想着收获

74.移山志,蹈海言,何如一行无前

75.聪明人让自己适应世界,愚蠢者让世界适应自己

76.大路万千,唯中道可通达天下

77.大道一而何求其他同

78.取人之长续短,取人之厚补薄

79.谨防玫瑰色的陷阱

80.耳、目、心、足、手的知行“五到论”

81.一耳不聪,一目不明,一足难行

82.人生大丈夫,无暇忧得失

83.人与人的差别在“闲”不在忙

84.悔中求悟“三段论”

85.一失莫叹千古恨,浪子回头必过人

86.慎独:暮夜有四知,畏己不畏人

87.“四大亡国预言”与“白帝遗教”

88.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

89.美,并不难

90.街头恶少怎样成了诺贝尔奖得主

91.耻莫大于无耻之耻

92.骄傲也许不使人落后,却足以致人于死命

93.学会“会说话”与“说好话”

94.学问之道的“五端说”

95.天才的定义是“不断地注意”

96.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

97.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98.不谄上,不渎下,分清师、友、贼

99.文明交往中的“三不失”与“三十忌”

100.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难成

101.怎样对待小人

102.忠肝义胆正气,神敬鬼钦人怀

103.养亲是义务,敬爱为孝心

104.程门立雪与朱子嫁女双美谈

105.友谊: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106.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107.善群者存,不群者灭

108.良心:人身上优于禽兽的地方

109.功过面前看境界

110.待人以“四心”,足令世人悦服

111.乌鸦笑猪黑,人苦不自觉

112.自我平衡是基本的生存法则

113.三事清、慎、勤,万福在一忍

114.既然不愿国王统治,各自就去管好自己

115.人贵有立身自力之骨

116.虚荣:只结苦果的恶德之种

117.希尔顿怎样成功于母亲的微笑

118.宽可容人,不容人者无亲

119.坏事做绝了,天人不容

120.人生的三大杀手——自暴、自弃、自卑

121.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试读章节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大学》

现代的东方人羡慕西方人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高水平,而西方人却景仰东方人的纯朴典雅、注重伦理和家庭关系。中华民族注重修养及其修养程度历来是举世著称的。乃至一九八八年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集会的宣言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很早就认为修养是把社会道德规范变为人们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的关键环节,修身养性受到特别的重视。儒家典籍《大学》、《中庸》,不仅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并提,而且把修身作为前提和基础来看待:“身修尔后家齐,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与儒家对立的墨家学派,亦著有《修身》、《所染》诸篇,认为修身为人生所必需。

中国传统的修养观还认为:修身首先要正心,修身的意思绝不仅限于外表的修饰,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即所谓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更应该深刻认识进行道德修养的必要。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可能与生俱来,只有通过长期的修养才能形成。所以说,这也是所有想成为合格的中国人毕生必修的“功夫课”。

修养是实现道德规范的关键环节,必然具有历史的内容与多层次的结构。在奴隶社会,强调修养,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权威,形成奴隶对奴隶主的屈从和人身依附,以及对奴隶主的绝对忠诚。在封建社会,除了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外,还有围绕仁、义、忠、孝、礼、智、信、善等一系列道德规范的信条,尽管其中被掺进了许多封建毒液,但其中亦包含了不少合理的因素,不可一概地批判抛弃。这八个字的本身,至今仍有它的价值。天底下没有把孩子与脏水齐泼掉的,罂粟花的本身并没有罪过,有罪的是滥用了它的人。

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研究学问,修养道德,终于成为圣人。从孔子的例子看来,伟大的人格,是从不断的修养得来的。

封建社会的道德观不免带有历史的局限,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们的道德观升华到新的境界,但“浩然之气”的修养却始终是人生修养的核心内容。

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人,谁就必须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舍此别无他途。

向称“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历来就讲究道德修养,讲究高尚的情感和坚贞的节操。

在光辉灿烂的中国历史上,有多少高风亮节的英雄豪杰!“精忠报国”,体现了岳飞的高尚情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格言佳句,更是为历代人民所反复传诵。

有一段赞美花的格言,其实正是对高尚情操之美的形象赞誉:“人们喜爱花,因为它无私地为美化人间而盛开;人们赞美花,是因为它无畏地为人间丰收而自落。”

历史上任何一次飞跃,都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先导的。人的素质主要靠修养,靠“后天习来”。它包括思想特性、智力特性和体质特性。这些成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力量。

修养,要注入时代的新鲜内容。

修养,不是要我们成为畏首畏尾、谨小慎微的人。富于开拓精神,亦是修养的重要目标。

修养,并不是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同一个样式。人的才能和性格各有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禀赋和长处,向好的一面尽量去培养和发展。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好好地修养自己的身心。

修养,是使人成为人才的通途,它的目的是使个体的人具有人类中先进人物所共有的精、气、神。

修养,不是束缚,而是解放。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进行过一项连续三十年的实验,他挑选了一千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跟踪实验。这些智力相近的优秀儿童,后来成就却相差很大,有的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的则平庸无奇。

心理学家仔细研究了百分之二十最有成就的对象和百分之二十最无成就的对象,发现他们之间最大和最显著的差别,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意志、信念、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智慧与修养是一对孪生子。人的修养程度,决定自身的潜在智慧能否充分发挥,从而决定人在事业上的成败。以上,也许是西方的现代科学实验,为我们的人生所证明了的一条定理吧:一个人的修养程度,与他人生的高度成正比。P1-3

序言

高占祥同志既是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又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名人,而且是一个毛泽东所说的那种一边做事,一边“布道”的人物。他称得上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布道者,且毕其一生,力图将我国的优秀道德文化传统,努力转化为现代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转化为人们的道德践履。为此,他不但不惜大声疾呼,且从不惮动手亲耕力作,甚至在晚年时仍不懈地为少年们撰写《新三字经》、《新弟子规》一类的新蒙学读物,有的甚至进入了课堂、校园。如黑龙江省在中小学生中学习推广《新三字经》。在他的经历中,曾有一段中国青年领袖的社会工作生涯,他在各个时期也写下了许许多多与青年朋友谈人生的著述。其实他自身半个世纪的形迹,对青年人而言,就是一本很有启迪意义的“人生教科书”。

他不过是一个解放前的印钞童工,解放后的一个印刷青工,但却一路成长为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虽然没有闪光的高等学历,却少小苦读、政余为文治艺,著作等身,多才多艺,蜚声享誉于海内外。而在这些成就、荣誉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的艰辛,也许只有他自己能说得清楚。哲学家们只讲应该怎样生活,而从不讲自己怎样生活。而高占祥同志却用自己怎样生活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而且我们不能不说:他是有足够的资格来谈人生的。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热衷于弘扬民族的优良道德文化而不泥古封闭,吸纳了诸多现代科研成果与世界先进文化思想,立论准确而不偏颇,既唯物又辩证,面对历史、时代、社会现实条分缕析、循果溯因、探本求源、力求周延、游刃有余,而不搞绝对化、一点论、一概论;既立场观点旗帜鲜明,臻大道达至理,而又绝无官话、套话、废话、假话、训话之病,更无误人子弟之谬谈。而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融古今中外学理、人事于一炉,荟国学、西学、个人经验心得于一书,娓娓道来。本书撷取了作者经典作品《人生宝典》中的精华部分,并进行了全新修订和编辑,虽然文字总量不多,但内容广博,堪称青年人生小百科。诚望此书的出版,能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欢迎与钟爱。

编辑部

2013年4月于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书评(媒体评论)

高占祥同志的新著《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是一本指导青年进步成长的好书,是值得青年朋友乃至国人研读和思考的有价值的作品。

——李启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名誉副会长)

高占祥同志在十多年前就感到,在我们新社会中亮点虽多,但是不亮之处亦复不少。社会道德水平亟待提高。于是拿起笔来,“妙手著文章”,给人们提供榜样。

高占祥同志从各个方面思考人生道德修养问题,细大不捐,了无遗漏;用简明朴素的语言,阐明平常而又深刻的道理,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典范。

——季羡林(国学大师)

占祥同志既是一位硕果累累的卓然大家,又是一位不断开拓的先行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出了一部又一部有关人生修养的著作。

——梁宗强(文化名人)

他的一种时代的责任感使然,他的笔一支紧紧触及在生活的脉搏上。

——冯骥才(著名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占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64051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66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