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村妖物志
内容
编辑推荐

妖物志,顾名思义是关于“妖怪”的传说,其实更多是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怪异事物和现象,无关传统意义上的鬼怪。

殷德杰的《古村妖物志》是个短篇合集,共21篇短文,故事各自成篇又相互关联,都是发生在一个叫怪屯的地方,不单囿于鬼怪传说,还涉及到当地的风土传奇。有《鬼吹灯》的叙事风格,文笔流畅,情节丰富。

内容推荐

洞天幻境为何能任意操控人的生死?空荡的阁楼竟会在午夜响起木鱼声?阴兵过路、鬼市灯影、黑自二士……你的家乡是否也有一些这样的“传说”呢?你的爷爷奶奶是否也会在你的耳边悄悄地说起这些神秘事件呢?不如来看看《古村妖物志》。

有人说,这是抽风捉影,可是《古村妖物志》作者殷德杰分明在告诉你,这些事情确实发生过。鲁迅先生亲自写信询问过,县志里也有明确的记载。这到底是怎么圃事儿?

目录

楔子:关于怪屯

月牙桥

黄姑娘

苍狼

疯美人儿

花鱼儿

树怪人妖

鬼捣蒜

黑白二士

义犬祠

阴兵

喜娃盗宝

旱鹰

洞天杀人记

疯人冢

黑子

鬼店义商

地仙

鬼市

鹤妞

侠骡

仙人脚

后记

试读章节

月牙桥

怪屯东边那条河,就发源在村子东北边的升龙崖下。这里有一个梭型罅隙,从罅隙里泄出一股清冷的泉水,曲曲弯弯地从怪屯东边流过,顺着大东峦一直流到水北县城,像玉带一样环城半匝,向南流过一片平原,注入汉水,汇进长江,融入东海。怪屯人管那条泉眼叫“哇唔眼儿”,管那条河叫“哇唔河”。“哇唔眼儿”是怪屯人对女人阴道的独特叫法,有文化的人觉得很不雅,所以县城的人,还有志书上、官方文字上,都叫这条河为“花溪”。这名字很美,很雅,同时又很有深意,显出文人酸溜溜的狡黠和诗意的猥亵,会其意者,仍会忍俊不禁。

月牙桥就在哇唔河上,在怪屯的东南方一里处。东峦上是一条通县城的大道,人们从东峦上下来,过月牙桥,走怪屯,给哎哦庙(见《哎哦庙》)插柱香,爬升龙崖,惊异地望一眼地根,然后上卧虎山。卧虎山上有炼真宫,敬的是邋遢张(即张三丰),香火很盛。

桥不知建于何代。拱型,青石条砌成。桥上有石栏杆,栏杆上刻的都是仙、道、童子,还有鹤、松、曼陀罗花。桥下是一潭清水。站在一定的角度上看,可以看到弧形的桥洞在水潭的另一边印一个明晃晃的月牙。这就是月牙桥的来历。但活了126岁的老人李二槐却不这样说,他说为啥叫月牙桥哇?是因为桥顶上镶了一块石头,石头上刻有一个月亮,月亮照到水里,一晃一晃的;特别是漆黑的夜里,竟也能在水里看到那个月亮,像一盏红灯笼挂在水底。

这就有点神了。可惜已无法验证,因为此桥已不存在了。1922年夏,直奉战争爆发后,吴佩孚和张作霖的部队在这里打过一仗,一颗炮弹落在桥上,桥被炸塌,在桥上行走的一个外乡女子和在桥下洗澡的两个怪屯男人被炸死。从此,大东峦通往炼真宫的路也就改了道,原来的一条古路便长出了特别茂盛的蒿草。

但这条路上并不是没有人行走了。怪屯在桥那边有几十亩坡地,有蚕丛茅子,必须得从这里过河。所以,一年以后,怪屯人又用垮塌的青石板担在河上,修了一座简易的桥,3孔,两块石板并着,能走独轮车。桥面离水很低,坐在桥沿上,脚往下一耷拉就伸到水里了。

虽然简易,但仍叫月牙桥。

这样,关于月牙桥,便有了新的传说。

说是有一天中午,从大东峦上下来一个卖菜的。他顺着荒芜的小路往岗下走,小路两边旺盛的蒿草直挂拉他的货篮子。等走到桥上时,他放在篮里的秤锤就“咘噔”一声掉进了桥下的水里。他想完了,潭里的水黑森森的,不知有多深呢。但没有秤锤,这生意还咋做呢?他就放下担子,准备下河去摸秤锤。可是他扭头一看,那铁砣子竟没有沉下去,而是在水面上一漾一漾地漂着。菜贩子出了一身冷汗,知道是秤锤下面有个鬼在托着,引逗他下水来捞。这菜贩子又机警又镇静,说:“呀!沉不下去我就放心了,干脆把担子放到河对面,脱了衣裳下去捞吧!”他又担起担子向河对面走去。可是两脚刚一踏上对岸,就“妈呀!”叫了一声,撩开腿向怪屯村上跑去。

说是怪屯有个男人,一天微雨,挑担柴进城去卖。走到桥上,看见一个女人打了把红油伞,坐在桥边“呜呜”地哭。男人以为这女人在家生气了,要来这里寻无常,就放下柴担来劝她。他喊了声大嫂,别哭了,回家吧。就用手拨开伞,想伸手去拉她。可是伞一拨开,他看见那女人披头散发,一脸血道子。男人“哇!”一声就跑,跑到家屙了一裤子,就死了……

从此,就没人敢从月牙桥上走了。桥那边有地的人,不走不中,上地时就结伴而行,而且迟上工,早收工,避开早、中、晚3个时辰。这样,大东峦上的地侍弄得不及时,就荒芜了,种一葫芦打两瓢。偏偏有一家往屋推红薯,独轮车推到桥中间,连人带车翻到了水里,淹死了。桥东边总共5家人有地,两年以后,那4家纷纷把地贱卖给了一家。这家户主叫李子棠,是李干奎的父亲,李长树的爷爷。李子棠捡了个大便宜,几乎等于一下子白捡了58亩地。30年后,他家凭着这58亩坡地,被荣幸地划成了地主,儿子也死了,孙子也死了(见《鬼捣蒜》)。此是后话。

现在还说李子棠。他为什么要买这58亩地?因为他胆子大。别人不敢从桥上走,他敢;而且敢中午走,敢夜里走。所以,他不仅不卖地,反而把那4家的地都买了下来。从此,他每天都要起早贪黑,从桥上走十趟八趟,而且都是独往独来。有时热了,脏了,还会圪蹴到桥上,撩着潭水洗一洗。“碰到啥动静没有?”许多人担心地问他。他总是摇摇头,笑笑。

这里的“动静”,怪屯人念“动应儿”,专指鬼神显应之事。

其实,李子棠碰到过“动应儿”的。

那天锄花生,锄到老晌午。收工走到月牙桥上,他把草帽、锄、搭在锄把上的小布衫往桥上一扔,坐到桥沿上,把双脚垂到了水里。他想洗洗脚,把鞋壳篓里的土抠抠磕磕。那时的农民,整天跟土打交道,鞋壳篓里的土经常半指厚,隔几天都要磕磕,用手抠抠。李子棠正在抠鞋壳篓里的土,就觉着有一只很柔软的手在抚摸他垂在水里的脚。他以为是条鱼在啃他脚上的老茧子。低头看了看,却什么也没有。没有吧,却又分明是一只手在他的脚上抚弄着,一会儿揉他的脚背,一会儿搓他的脚趾旮旯子。他将脚踢了踢,但是踢不掉,被那只手轻轻地拍了一掌。他忽然心里动了一下,知道“那话儿”终于让自己碰上了。

“哈哈哈哈!你是给我洗脚的不是?洗净点儿,花生结了我给你拿花生吃!”李子棠笑道,心里并不紧张。

那只手就挠他的脚掌心,挠得他忍不住“呵呵”直笑,一边挣扎着,两只脚踢腾得水花乱翻。可是那只手不饶他,拽着他的脚掌还挠。“哎哟!哎哟!呵,呵呵呵呵……”他痒痒得又难受又舒服。

正闹着,妻子站在村头李二槐家的大槐树下喊他“当家儿哩吔!回来吃饭吧!当家儿哩吔!……

P4-6

后记

拙作《古村妖物志》出版了。它其实有三个名字,第一次我叫它《怪屯记异》,第二次我叫它《百年灵异》。我的编辑朋友晋壁东灵机一动,又改成了《古村妖物志》。出版社比我聪明,这一改,就雅俗共赏了。特约编辑崔冰认为,书名就是个衣服外套,不管沿用哪个名字,都有其中的道理。我很感谢他们。

看完《古村妖物志》,你一定会认为作者是一个满脑子封建迷信的人。你错了,笔者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他不信鬼神,不信一切虚无的东西。他承认有地外生命存在,却不相信UFO。因为既然外星人智慧到能驾UFO来到地球,那为什么又愚蠢到至今不与地球人交往沟通?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上帝,只有自然法则。

那么,你为什么要写《古村妖物志》?你为什么要写这些神神鬼鬼的神秘事件?你不是在宣扬封建迷信吗?

我写这些神秘事件,是因为我痴迷于这些事件里蕴藏的美感和意蕴。世界上,哪个人不知道几个神鬼故事呢?哪个人不曾津津乐道地讲过神鬼故事呢?人们乐于讲,乐于听,甚至乐于信。为什么?因为这些故事能带给人们刺激,带给人们享受。它是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当然它又是民间封建迷信的重要传播载体。我想借助这个载体,把里边的美感和意蕴剥露出来,升华为艺术。因为加入了“灵异”的质素,这种艺术的感染力是很特别的,我在写作时深深感觉到了,我相信读者在阅读时也一定会感觉到。

那么,你写这些事件都是真的吗?

我只能回答说不知道。这些事件都是几十年来听身边的人讲的,他们有的言之凿凿,是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也有人说是听别人讲的,一传十、十传百而已。有一点,这几十个故事中,没有一件是笔者亲历的。但肯定也有些事件是真的。但决不是鬼神所为,只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而已。我认为这些事件是科学与迷信之间的空白地带。这可能是科学的另一级阶梯,我们看见了,但却无法攀登上去。我想把它记下来,留给后人,来考验和启发他们的智慧;有一天他们或许会踏上这道阶梯,使人类的文明又向前跨出一大步。这是我写《古村妖物志》的另一个初衷。

南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村妖物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德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63757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29
16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54:09